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去镇上 (第2/2页)
上,得早起。 吃过早饭,天也刚亮,太阳刚刚升起,陈乖宝猜测此时顶多五点。 今天去镇上是坐牛车,但他们一家五口包一个牛车的话,很奢侈,所以陈三牛去找了陈大牛和陈二牛,大家都是刚分家,需要买的东西有很多,陈三牛的提议得到另外两家的响应,于是三家合包了一辆牛车。 陈三牛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到了老院子,这时候陈李氏领着小米过来了,陈大牛一家也收拾好了,这次只有陈大牛和陈宋氏去。 牛车已经牵过来了,一行人上了牛车。陈乖宝两辈子为人,这是第一次坐牛车,牛车的速度虽然慢,而且也很颠簸,但好在视野宽广,空气清新。 驾车的是陈大牛,牛车慢悠悠的出了山河村,陈乖宝坐在陈杨氏的怀里,背靠着陈杨氏,陈乖宝两个眼睛东瞧西看。 第一次出山河村,陈乖宝很兴奋,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但说了一会儿,陈乖宝没兴致了,而且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一条还算笔直的道路,道路两边栽种着树木,再外看瞧,便是望不到头的田地了。 如今是七月份,田地种的大多是玉米,景致很单调,陈乖宝只看了一会儿,便有些昏昏欲睡,她年纪小,瞌睡多,今天一大早的爬起来,如今兴奋劲儿过了,她便开始打瞌睡了。 陈杨氏瞧了瞧打瞌睡的陈乖宝,她柔声开口道“乖宝,瞌睡了?” “嗯,想睡。”陈乖宝迷迷糊糊的应了一声,小身子动了动,在陈杨氏怀里寻了一个舒服的位置,嘟嘟小嘴,就要沉沉睡去。 陈杨氏温柔笑笑,摸摸陈乖宝梳的整齐的小辫子,换了换坐姿,好让陈乖宝睡的更加舒服点。 这副慈爱的画面看得陈宋氏眼睛疼,她阴阳怪气的说道“乖宝还真是个有福气的丫头,木莲你可是把她当成宝呐。” “乖宝的名字中就有宝,她自然是我和三牛的宝贝。”陈杨氏笑笑答道。 “在别人家,从来都是孙子当成宝贝,在咱们老陈家,反而是孙女当成宝贝。”陈李氏摸摸小米的脑袋,也有些阴阳怪气的说道。 她和陈宋氏生的都是儿子,放在别人家,那可是喜事,可在老陈家,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甚至是有些憋屈的事,这真是让陈李氏气苦。 面对着两位嫂子的挖苦,陈杨氏早已经习惯,话不沾身,而且又不是什么严重的话,笑笑也就过了。所以陈杨氏看看两位大嫂,只是笑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陈宋氏和陈李氏得不到回应,有些无趣,便也不再开口说话,于是一车子的人静默了下来。牛车摇摇晃晃的向前进。 一个时辰之后,牛车走到了青牛镇。 青牛镇以前是个不大的小镇,没有围墙,也没有大门,,只有一条几十米远的街道,街道两边是商铺,商铺后面,便是镇上的居民,大概有几十家。青牛镇不繁华,平日里只有赶集的日子才热闹,是周边几个村子赶集的场所。 但自从十年前青牛镇上出现了青牛书院之后,青牛镇热闹了起来。在现代,一个学校往往能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古代也不例外。 青牛书院的名声很大,原因无他,因为有传言说,书院的主人刘远山是当今皇上的老师。这个传言让青牛书院美名远播,周边几个县城的富裕人家都把孩子往青牛书院送。 青牛书院是一月放一次假,在这一个月内,学生的吃住全在书院内。一个月放三天假,周边县城离的最远的有一百多里,这两天还不够一个来回,于是那些盼子成龙的人便干脆在青牛镇或者是平原县买了房子,长期在这里住了下来。 青牛书院的束脩不便宜,一年二两银子,普通人家上不起,能上得起的,都是家里有钱的。所以,青牛镇在这些人的影响之下,慢慢的变得繁华了。 以前的青牛镇只有在赶集的日子才热闹,如今的青牛镇,不管是不是集市时间,都很热闹。而且青牛镇不再是以前那样只有几家商铺,几十米远了,如今的青牛镇虽然还是没有大门,但街道已经扩展到几百米远,两边全是商铺。 而那些没有商铺过来卖些农产品的人,则是在街道上摆摊,卖农产品的人很多,这不,等陈乖宝这一车的人来到时,街上已经熙熙攘攘的全是人了。 陈乖宝被陈杨氏喊醒,一睁开眼睛看到的便是热闹的人群,她的兴奋劲上来了,小爪子揉揉脸,便跳下牛车东瞧西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