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第7章 (第2/6页)
远平,以备万一?” “程大人是在玩笑么?”彭汝愚道,“什么‘飞天之术’?国家用兵,乃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绝非读书人写两篇传奇话本!”他的语气颇为严厉。本来就不怎么欣赏这个不通兵法的书生,况董鹏枭又说了许多程亦风的“风流韵事”,让彭汝愚直以为自己不在兵部,某些人就开始乘机为非作歹了。“就算土匪能翻下山崖,”他道,“他们还有四十万石粮草,绝不可能从山崖运下去——即使运,也费时费力,若真有此举,反而让我军有机会攻占山头,将他们一举歼灭。程大人大可不必浪费兵力——真有一万闲兵,还不如一并派给董将军,也好确保剿匪万无一失。” 派给董鹏枭,那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程亦风不想顶撞彭汝愚,所以不说话。 董鹏枭愤然“哼”了一声:“你们以为他真想带人去鹿鸣山救冷将军么?他分明是素日和冷将军有积怨,这时要公报私仇,是在说风凉话!” 殿上的气氛一时紧张了起来,竣熙尴尬万分,赶紧打圆场:“董将军怎会有此误会?程大人一向把人命看得比金子还重,在落雁谷诸位就该体会到了。他和冷将军平日纵有意见相左,也决无见死不救之理。此外还有那四十万石粮草,蜀州的饥民都还等着赈济,朝廷虽可另发赈灾粮,但国库一旦空虚,后果不堪设想。以程大人公忠体国,怎会袖手旁观?” 好大的一顶帽子!程亦风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皱着眉头,心里更浮出了一丝新的忧虑:其实冷千山好歹也是一个将军,率领千余士兵,怎么可能被百多名山贼擒了去?莫非他被俘也是假的?是了,他不走官道,偏偏走山路进入鹿鸣山,难道最初的目的地不就是远平城吗?也许他现在已经在远平计划着怎样打过大青河了! 这个念头叫他骇然。 竣熙不明就理,还谦逊地询问:“程大人,究竟要发多少兵,强攻还是巧取,您有何意见,不妨说出来。” 程亦风寻思着对策:不发兵是说不过去的,发兵太少也要落下话柄,既得查明事实真相,又不可叫河对面的玉旒云怀疑……“三千人。”他说道,“东、西和南面各一千,足矣。” “这不是公报私仇是什么!”董鹏枭吼了出来,“我看程大人不仅和冷将军有仇,和我也有仇,巴不得我也被那山贼杀了,他此后就更可自说自话了!” 程亦风淡淡地看着他:“你们都说山贼不过百余人,若每面一千兵马,则总数三十倍于他,这样还不能将其击溃,传了出去,樾国那边自然要笑话我朝中将帅无能,而我国百姓只怕也不敢再信服朝廷了吧?” “你不用砌词狡辩!”董鹏枭怒道,“程亦风,你是落雁谷的大英雄,我是无能之辈。你说三千兵马能把山贼剿灭——那么你亲自去剿灭好了!” 连彭汝愚也道:“老夫听说程大人足智多谋,连樾国的赵临川都被你斩杀。也许你只用一千兵马就能把山贼打得落花流水——毕竟,山贼和赵临川比起来,算是什么! 程亦风万没有想到彭汝愚竟然会和董鹏枭联合起来逼他去领兵。他又惊又怒地瞪着两人,半晌说不出话——他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得很——连纸上谈兵都还是半瓶子醋,真刀真枪地干起来,他能做些什么? 然而,竣熙信任及请求的目光已经递了过来,满殿的文武官员也都幸灾乐祸地看着,这都好像是无形的巨手,按着他的头,向下,再向下。 他就垂着头想:连月来,冷千山一派利用崔抱月在凉城内外煽动百姓,时常会有数十人在他府外请愿;几位将军北上之后,虽然“和”“战”的争论少了,但兵部还是时不时会接到“请求出兵”一类联名折子——可见无论是司马非一派还是冷千山一派都还不死心。如今董鹏枭竟然能联合彭汝愚公然要求调兵,且不论冷千山遭遇山贼是真是假,如果当真给了他两万兵马去鹿鸣山,鞭长莫及,恐怕就再也别想收回来了! 局势一旦发展到那时,程亦风确信,自己压不住。 但如今,要设法阻止发兵,除了他去走一趟,还有什么别的法子? 自己固然是绝对没有领兵的本领,不过,圣人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死国,也算是死得其所! 想用这些书上的话语来鼓励自己,但是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最后,突然在心里学那武夫似的骂了句粗话:妈的,也不见得就死,我就豁出去跟他们斗一斗,不就是山贼么?我好歹从平北将军阵前保住了凉城,从玉旒云的杀阵中逃出一条老命,又把赵临川击败,就不信斗他们不过!我且到鹿鸣山走一趟,有山贼则剿灭山贼,没有山贼,则揭穿冷千山的诡计! 想着,他向竣熙矮身跪下:“太子殿下,臣愿领三千兵马,剿灭山贼,救出冷将军,请殿下恩准。” 几乎没有什么准备,三千人马很快就点齐了。程亦风本来还预备董鹏枭会坚持“随同”以图不轨,可他半句反对的话也没有,竟还来给他送行。臧天任自然也来饯行,对老友道:“老哥哥早知道你会揽上麻烦,但是这一个也太大了些。不是做朋友的说话不吉利——这伙人还不是等着山贼替他们除去你这个心腹大患?你也真是太过冲动,三千兵马,有几分获胜的把握?” 程亦风虽然心里没底,但也不能让老友担心,笑道:“臧兄何必过虑,多年的交情你还不了解小弟么?小弟旁的本事没有,怕死却是无人能比的,而运气之好天下属不了第一,大概也能马马虎虎排个第二。臧兄只消费心替小弟看好朝中之事,不叫‘搅屎棍’有机可乘,小弟便感激不尽啦。” 臧天任知道劝不住,更加圣旨已下无从阻止,只好敬两杯水酒为好友饯别,送程亦风上路。 过了半个月,一行人就来到了鹿鸣山脚下。 这片山地背向大青河,自东而西,郁郁葱葱绵延数百里,像一条巨大的苍龙盘踞在楚国的北境上。传说这山本叫“连云峰”,楚国开国太祖皇帝征战天下之时,曾在这里遇到一头通体雪白的鹿,用蹄子在土地上划了一横,既而向楚太祖“呦呦”而鸣。太祖先不明其意,但自那以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开创了一片天下。那时再回头想,“土”上加“一”乃是“王”,“王”上加“白”,乃是“皇”。那白鹿竟不是寻常畜生,而是来给他通报天意的。他因而将此山定名为“鹿鸣山”,封鹿为山神,严禁猎杀。 程亦风多年前读《四方山水志》,里面记载鹿鸣山因为禁猎而鹿群成灾,附近田里的秧苗都被这些“山神”吃得一干二净,百姓无法,只好往南方逃荒,惨不忍睹。 如今在鹿鸣山跟前,却并见不到成群结队的野鹿,反而低缓起伏的丘陵中田舍井然,安居乐业之相,与京城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程亦风心中暗暗诧异,但也无暇多想,吩咐士兵就地扎营,不可sao扰百姓。但自己信步朝村里走去,意欲打听些关于土匪的情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