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田园地主婆_第三百六十三章 残废了(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三章 残废了(二合一) (第4/4页)

镇上吧?这日头都快要落山了。”孙氏挽留道。

    “不了大姐,这临近年光铺子里事务繁杂,我得赶回去。趁着这日头尚未落山,还来得及!”孙二虎道。

    “那也成,我送你出院子门!”梁愈忠道。

    “文鼎,你好生歇息,心思放宽,我铺子里还有事,过两日再来看你!”

    “好,你尽管忙去,无须惦念,请恕我不能远送!”文鼎欠了欠身,微微一笑,道。

    “你我兄弟,说的哪里话!”孙二虎拍了拍文鼎的肩,笑了下,在梁愈忠的陪同下,转身大跨步出了屋子。

    孙氏留在文鼎的屋子里陪着他,不一会儿,屋外有脚步声传来,随即,便见锦曦端着一只木托盘稳稳进了屋子,托盘上,有一只青蓝色连枝花的海口深碗。

    随着她的进门,一股nongnong的葱汁鸡香味,在屋子里迅速弥漫开来。

    “娘,董妈在外面找你,说是有事儿要跟你那请示呢!”锦曦从孙氏身边经过时,笑吟吟道。

    孙氏起身,出屋子前还特意循着那香味绕道桌边,看了眼桌上大海碗里面的食物,不禁笑了起来,道:“嗯,瞧着这卖相还成,就是不晓得味道咋样。”

    说罢,又转身跟文鼎道:“文兄弟,你先吃着垫吧下肚子,我这就去准备夜饭。你想吃点啥?”

    文鼎撑着身子坐正了,对孙氏恭敬回道:“婶子,无需为我另作,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文大哥,用在乡下人的话来说,你还真是个不挑不拣,好养活的!”锦曦正在那摆弄筷子和调羹,闻言撩眼打趣一笑,道。

    孙氏和文鼎都笑了。

    “娘,文大哥受了重伤,虚不受补,饮食还是忌油荤,宜清淡。”锦曦还是跟孙氏正色叮嘱道。

    孙氏会意的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屋子。屋子里就只剩下锦曦和文鼎二人,文鼎徐徐吐出一口气。整个人似乎放松下来,靠在床上目光追着锦曦,看她忙忙碌碌,跟个小大人似的。

    锦曦从一旁取来一块干净的帕子,将帕子递给文鼎,然后将托盘一道端到床上。

    “鸡汤小馄饨,馄饨皮儿是昨日简嫂子擀好的,鸡汤是家里早上熬的,馅儿是我刚刚临时剁的,后面菜园子里撇的菠菜粉丝儿香菇馅儿。你尝尝看好不好吃!”锦曦拉过一把小凳子来。坐在床边伺候着文鼎吃鸡汤馄饨。

    “只要是你做的。必定是味道极佳的。”文鼎目光从面前冒着热腾腾香气的碗里扫了,抬头对锦曦笑道。

    锦曦撇撇嘴,道:“实践出真知,文大哥还没吃呢。倒先夸赞起来。几时学会的油腔滑调?快快快。趁热才好吃呢!”

    “呃,这鸡汤颜色有细微的深色,是因为我搁了一点酱沫子油提色。”

    文鼎温和一笑。不再说话,修长的手指一手执筷一手执调羹,开始进食。径直坐在一旁的小矮凳上,一手托着下颚专注的看着他细嚼慢咽的吃东西。

    即便是双腿不能动弹,但他那用餐时的优雅从容的模样,汤勺和碗口几乎是不碰撞的,细嚼慢咽,慢慢品味感触和回味的样子,一看就是有教养的人家调教出来的。

    他人生得俊美,看他吃东西,真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且还是立体的,能活动的。相比下,锦曦想起自己进食时,有时狼吞虎咽的样子倒有点汗颜了。

    锦曦端着见了底,连半口鸡汤都没剩的海碗步伐轻快的回了后院灶房,一路上回想着文鼎那回味无穷的样子,暗暗为自己的厨艺而高兴。

    后院灶房里,孙氏和简氏正跟锅台边,拿漏斗在那装倒东西。孙氏扫了眼锦曦送进来的空了底的海碗,也挺高兴的。

    “娘,你们往那酱油壶里倒啥呢?”锦曦站了一下,随口一问。

    “晌午炒菜时酱油就用得一滴不剩,这不倒酱油么!”孙氏头也不抬道。

    锦曦原本已经要转身出灶房,听到这话,脚步不由打住,转身蹬蹬几步走到锅台一侧的木架子上,手指在其中一格摆着的一排外形无甚明显差异的油壶上一一掠过,然后取了其中一只油壶来,揭开壶盖搁到鼻子下方一嗅,她整个人瞬间傻掉了。

    难怪文大哥一边喝,一边忍不住轻轻的抽抽气儿。

    “文大哥,你怎么有点抽抽呢?”她当时托着腮坐在一旁,傻儿巴叽的问。

    “哦,肝火旺盛,牙龈有点刺痛,无妨。”文鼎道。

    “嗯,鸡汤不会上火,那你多喝点,全喝下肚。”她叮嘱道。

    “嗯,好,好的。”

    “……”

    锦曦家的醋,是这一带正宗且声誉在外的汾西老陈醋,颜色颇深,跟酱沫子油有八分相似。嗅着不觉着如何的刺鼻泛酸,可是吃在口里,那后劲儿却是极大!有两回蔡庆阳吃鱼,鱼刺卡住了喉咙,就是喝了两口这种醋,给软化了鱼刺,再用饭团给推了下去。

    当然,因为酸性太强,蔡庆阳的胃黏膜也受了创,一连喝了两幅温沙养胃的药草,这才痊愈。

    “幸好我只搁了一点点醋,不然,也有得文大哥受了!”锦曦后怕的想着,决计等会回了屋子,得做几张便签,贴在这些调料的油壶上面。

    夜里,梁愈忠和孙氏来到锦曦屋里商量事情。

    “下昼我进村去,本是想找陈医正,可真是不凑巧,陈医正带着林儿,还有胜小子一道去了县城。今日早上动身的,桃枝说,应该要过两日才能家来。”梁愈忠道。

    “他们去县城做什么?这年根底下的!”孙氏不解道。

    “上回胜小子和桃枝成亲,陈大人把县城那套宅子送给了他们做贺礼,这趟听说是过去改户主姓名的。”梁愈忠道。

    他这样一说,孙氏和锦曦就都了然了。没错,的确是有这事,桃枝已经私下里跟孙氏和锦曦这说了。起初胜小子和桃枝,怎么都不肯接受陈医正的这份大礼,但是,却耐不住陈医正的坚持和固执,最后,只得收受了下来。

    “那也罢,就再等等吧,横竖文大哥要在咱家将养!”锦曦道。

    于是,文鼎就这样,在锦曦家住了下来。梁愈忠和孙氏,是那种永远只记得住别人对他们的好,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何况,文鼎于锦曦一家的照拂和相助,在梁愈忠和孙氏看来,那可是黄水之水都不及的。

    一直想着能为文鼎做些什么老报答,却一直都难以找到机会。这趟,文鼎双腿受了重创,梁愈忠和孙氏正好借此锲机,竭尽全力的照顾文鼎。

    文鼎的到来,虽然锦曦家没有去外面宣扬,但大家在一个村子里住着,这个消息很快便被全村人知晓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