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家人焦心如焚(二合一) (第2/3页)
为落脚?” 小顺子看着手里那一捧铜钱,哪里还有不答应的理儿?连连点头,一边将铜钱往口袋里揣,一边拔脚就朝后院准备屋子去了。 锦曦和蔡庆阳一道出了门口。孙氏早已迫不及待从车厢里探出头来。瞧见锦曦朝这边过来,她忙地急问:“曦儿,咋样了?你爹刚才又抽搐了,就跟给啥东西给咬了似的。痛得身上的青筋都爆出来。急死我了……” 锦曦对孙氏挤出一丝宽慰的笑。一边让开身帮着蔡庆阳将梁愈忠弄到他背上,蔡庆阳大步跑进了铺子。后面,锦曦搀扶着孙氏往里去。一边道:“娘,王老大夫不在家……” “啥?那咋办呢?”孙氏愕然。 “娘,你莫急,我跟小顺子要了一间屋子,等会你先陪着爹在屋里歇息,我去找医馆里的郑大夫,他就不远,就在镇上,一会儿功夫我就来了,啊……” “那郑大夫,医术咋样啊?咱是冲着王老大夫来了,成不成啊?”孙氏心慌担忧和无措下,将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幸好郑大夫这会子不在跟前,不然,锦曦苦笑了下。 “娘,王老大夫既然能让郑大夫坐堂,那医术自然是能独当一面的,至少不比咱村里的李大夫差。好了,你赶紧进屋去吧,我让庆阳哥赶车送我过去一趟,很快就回来。” …… 当锦曦和蔡庆阳簇拥着一个白净面皮,形容严肃,留着两撇胡须的中年男子进屋。孙氏连忙从床边站了起来,脸上露出拘谨和期待的神情。 “娘,这位就是郑大夫。”锦曦在一旁为孙氏引荐,孙氏忙地屈身跟郑大夫施礼,眼眶又红了。 郑大夫虚扶了一把,面无表情道:“夫人不必多礼。” 说完,郑大夫便绕到床前,梁愈忠躺在被子底下,双目紧闭,脸色铁青,额头上不时还会有汗渗出。 他先是拨开梁愈忠的眼皮,观察了一会,继而又把手指搭在梁愈忠的手腕上,开始给他听脉。屋子里的人都不敢大声呼吸,锦曦和孙氏屏气凝神的看着郑大夫脸上的神情变动,连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郑大夫看了一会儿,目光继续落在梁愈忠的脸上,口里询问起病症和病发的时辰来。 孙氏眼泪又下来了,在那抹泪,这些话自然是锦曦来告诉郑大夫,吐字清楚,条理清晰。以防遗漏了要点,说完后,锦曦还跟孙氏求证,孙氏连连点头。 郑大夫捻着自己的一边小胡须,在那思忖起来。锦曦扶着孙氏站在一旁,蔡庆阳把凳子搬到母女俩的身后,母女俩谁都没坐,眼睛一瞬不瞬的在躺着的梁愈忠,及坐着的郑大夫身上来回的转。 瞧见郑大夫久久都没有出声,且神色变幻莫测,孙氏的身子在微微颤抖。 “……先前在家中,还忽冷忽热,似在发烧。这会子渗出了汗,是在退热么?”孙氏在一旁哑声轻问。 “此汗非彼汗,这乃冷汗。”郑大夫沉吟道。 孙氏脚下一软,锦曦赶紧扶她在后面的凳子上坐下,问郑大夫道:“郑大夫,我爹这是啥病?” “初步诊断,似是胃疾,可似乎又有些不太尽然。”郑大夫斟酌了下,旋即又道:“你们村大夫开的药方呢?” “在这里,请你过目。”锦曦从袖底取出李大夫开的药方,双手递给郑大夫。 郑大夫接过细细一看,捻着胡须道:“是对症下药,不过,这胃疾实乃一个统称,其中分门别类,又能划出大同小异十几类。你们村医开出的这药方,是针对通常胃恙之人的中庸之方,倒也不为过。” 小顺子在一旁连连点头,孙氏和蔡庆阳听得一头雾水。锦曦也大概能听懂郑大夫的意思。 打个比方说。就好比在现代,胃痛胃酸胃胀不消化,以及溃疡,痉挛等等等等,锦曦能报出名儿来的就有好几种。但凡是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在现代,都是几支藿香口服液就能了事了。 针对梁愈忠这情况,李大夫开出的,就是类似于藿香口服液这类型的中庸安全型用药。 “显然,我爹的情况。已经超出了中庸之道。还请郑大夫重新对症开药。”锦曦道,弯身对郑大夫施了个大礼,孙氏连忙从凳子上起身,也如此。 郑大夫站起身。道:“救死扶伤乃医者职责所在。两位不必如此大礼。” “这样吧。我先写副方子,从前那方子的药就先停了。照着我这方子的药来喝俩顿,以观后效。二位意下如何?”郑大夫道。 锦曦和孙氏对视了一眼,也只能如此。于是,锦曦送郑大夫去前面大堂写药,又让蔡庆阳送他回了家。锦曦事先跟小顺子那打听了郑大夫每回出诊的诊金数目,并照着他寻常的数目翻了一倍,放在蔡庆阳身上,让他等会把人送到再给。 这边,受了锦曦丰厚打赏的小顺子,把后面的小灶房也让了出来,方便锦曦给梁愈忠熬药,烧水。还给梁愈忠和孙氏的屋里,送去了一只取暖的火盆子,这才回屋去睡觉了。 满打满算,还有五日便是大年。王家医馆里,王老大夫带着家里的两个仆人风风火火去了县城,几个药徒也都告假回家过年去了。这几日,都是郑大夫白日过来坐半日的堂,然后其他时间都是小顺子看门,顺便给人照方子抓药。 小顺子告诉锦曦,等过了二十七,他和郑大夫也都要告年假,这么说来,梁愈忠只能明日再跟这里住一日,后日也必须要家去了? 锦曦蹲在灶房煎熬药汁的小炉子边,看着红泥小瓦罐底下兹兹冒出的火苗,脑子里飞快的转动着。若是爹喝下了郑大夫开的药,病情得到明显好转,那倒是放心回村,若是不然,只有去县城了! 锦曦将熬好的药汁端回那边的小屋,让孙氏喂给梁愈忠喝,自己又转身脚不沾地的去了灶房。 当她端着一盆热水送去那边的小屋,蔡庆阳已经回来了,正坐在床边,从后面托着梁愈忠,孙氏在前面,正一小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