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章 小摩根 上 (第2/2页)
人制度的开端。日后美林、高盛等等无不照搬这套制度,再后来欧美各种行业也开始实行,到最后就连赛里斯的阿里巴巴和腾讯等高科技新兴行业也是如此。 JP摩根终其一生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在1907年美国“大恐慌”这场经济危机之前,这一金融集团和超过20万的主力金融机构互相连结,总值近200亿美元,占有全美金融资本的三分之一! 另外还有125亿美元的保险资产,占全美保险业的三分之二! 生产事业方面,全美35家主力企业中有摩根公司的47名董事,包括美国钢铁、通用汽车公司、肯尼格特制铜公司、德州海湾硫磺公司、大陆石油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好几家铁路公司。 摩根体系拥有740亿美元的总资本,相当于全美所有企业资本的四分之一! 整个美利坚共有167名董事执行着由华尔街23号发出的指令。 就是靠着这样的庞庞……大大的资本,JP摩根可以自己扮演央行的角色,硬逼着美国各大银行降低准备金率给恐慌的市场注入海量的资金,安然度过了1907年的“大恐慌”。 当时上面说,“权力集中到私人手中的这种程度,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不过说真的,如果黑色星期四发生的时候有这么一根“中流砥柱”,大萧条不一定会席卷全球。 就像JP摩根自己说的那样,“我们就应该摒弃那种站不住脚的教条,即认为自由竞争能保护公众利益”。在他看来,将行业交给他这样的人来管理才能有序运行、确保公众的利益。 这是何等霸气冲天的霸业! 这是何等力大无比的力量! 这是为什么林登万他们谁都不炸就跑来炸摩根财团的缘故了! 想到此处,我们的袁大师不由得心潮澎湃,老子要是能成为摩根财团在东北亚地区的高级合伙人,何愁大事不成啊。 现在是1921年的5月底,距离“民十信交风潮”不过半年,正是最好的时机。 也不用多,从摩根财团这里借个一、两千万美金就行了。 自己最快七月份就能带着这笔钱回到赛里斯,先在股市里面兴风作浪一把,把行情举高高。 同时再来个金融创新,用那些“金融衍生产品”把能圈的钱全都圈进各级交易市场。 用这些高杠杆投资工具,不要说工资存款了,就是主妇们的小菜铜钿和小孩纸们的零花钱,袁燕倏都有信心让他们交在自己的手上。 自己暗搓搓做个大空头,等到明年春节前银根紧缩的那个时候,让整个市场摔碎碎。 想想看,这一波能赚多少钱?弄死多少人? 不对,要弄死人干嘛啊?! 到时候自己就是收拾残局的大善人,拿出点钱来托个底,那还不让人交口称赞啊。 再把低价收购的那些债头转成实际的股份,入主自己看中的银行、钱号、企业和交易所…… 当然啦,说说容易,做起来少不得要洋人的撑腰,军阀的帮衬和地下势力的效劳。 嗨,有了这一千万美金,这三者还愁没有吗?。 只需要短短一年都不到的时间,自己就是赛里斯的摩根了啊! 什么“身先士卒孙檀香”,什么“从不买票曹仲珊”,什么“学富五车张大帅”,什么穿林北腿,什么天魔传人,什么军道杀拳……都逃不过余之一握! “皮卡皮卡。” “哎……” 这次袁燕倏连回嘴的兴致都没有了,只能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老子本来能当站在世界之巅俯视众生的众神之王……至少也是王族一员吧。 现在有了这个破系统,只能当个狗屁大师。居然还有人问为什么老子要带着这个破系统?! “BOSS,他们请您上去呢。” “我知道了。你们两个自己去吃午饭吧。” 意兴阑珊的袁大师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心情,打发了自己的女秘书和男司机,跟着引路的办事员来到了顶楼。 “笃、笃、笃。” “请进。” “摩根先生,袁博士来了。” 办事员闪开身子,露出了一间宽大豪华却绝对不能说奢侈的办公室,还有办公室中坐着的几位绅士。 其中自然有他认识的乔治-贝克先生,不是老的那位,而是乔治-贝克先生二世。 有着一副运动员般的好身材的贝克先生利索地站起来迎接道:“尼奥,你来了?” 袁燕倏快速地摘下礼帽,风度翩翩地躬身道:“是的,贝克先生。我们很久没见了。” “是啊,我们是很久没见了,上次还称呼你密斯陀,现在要称呼你道可托了。” 小乔治-贝克先生开了一句玩笑,便道:“袁博士,我来给你介绍一下。” 贝克先生二世指着身旁一位瘦瘦高高的中年人道:“这位是托马斯-拉蒙特先生,现任摩根财团的副总裁。” 原来就是那位把墨索里尼和罗斯福并排挂在一起,还有着“摩根财团史上最成功的总裁”的高级合伙人。 “拉蒙特先生,很高兴认识你,” “袁博士,我也很高兴能认识你这样的大文学家。对了,我听人说你还是一位非常有见地的经济学家。” “拉蒙特先生,这都是经济学界前辈们的鼓励,请不要当真。” 贝克先生又一指一位身材敦厚留着络腮胡的绅士道:“这位是乔治-惠特尼先生,他马上就要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 没错,这位就是把倒吊男称为伟大的爱国者,还认为节制是挽救德国的大英雄的NYSE主席。 “惠特尼先生,那我要恭喜你了。” “袁博士,我也要恭喜你获得Phd.啊。你的我也拜读过了,写得相当不错。” “惠特尼先生,这是我的荣幸。” 听听,老子跟着两位实在太有共同语言。 “而这位便是……”贝克先生二世指着屋中最后一人。 此君上唇留着一副一字胡,眉毛浓密,眼神深邃,鼻子高大,和他父亲倒是很有几分相似。他看上去六十左右,正是大人物们最为黄金的年龄。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们的袁大师一见之下就觉得人家贵气逼人。 果然就听乔治-贝克二世介绍道:“杰克-皮尔庞特-摩根先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