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事件 六 (第2/2页)
DDLEEASTSEA。 北洋政府的所在地是一个会***的名字,所以你们都懂的。 话说冯巩他爷爷“北洋之犬”冯国璋在这里当大总统的时候,还发生一件趣事。他让人把金水河里面的鱼都打捞上来,然后沿街叫卖。一时间,北京城内到处都在叫卖“总统鱼”。 据说这些鱼卖了八万块大洋,全都进了冯大总统的私囊。 等到老冯去世之后,有人作了副对联:“南海鱼何在,北洋狗已无。”。 如今此地已经换了主人,不过也算是北洋的人。 当大总统府家的正是不怎么当中华民国家的徐世昌,徐大总统。 他是1855年生人,今年也有六十六岁了。老人家早上都容易醒,何况如今正是夜短日长的夏季。 徐世昌今天也起了一个早,就在他老人家在金水河边遛弯的时候,外交总长颜惠庆急匆匆地带着顾维钧的电报来到了MIDDLEEASTSEA。 然后,中华民国大总统就看到这份“迥电”…… 这里要解释一下,我大清开通电报之初,因为发送电报非常昂贵,按字论价,“字字是金“,所以节约用字就非常重要。 为此有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纪日办法,用地支代替月份,用韵目代替日期。这种方法在电报领域一直延用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前后使用了70余年。 在其他领域也有使用,甚至有些人日记都是以韵目代日。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事件也是以此命名的,如:马日事变、灰日暴动、文夕大火、艳电、皓电等。 那么24日的韵母是什么呢?没错,就是“迥”字。 而“723大事件”发生在格林威治时间晚上八点半,那个时候东八区的赛里斯已经是24日凌晨了,加上北洋政府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24日上午。 于是这起事件在赛里斯被称为“迥日事件”,也有人叫做“迥日义举”。 这份“迥电”顿时就让堂堂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囧囧有神啊。 本来就长得十分精神的徐世昌瞪大了双眼,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两撇胡子道:“骏人,这是真的吗?顾少川这不会是跟我们开玩笑吧?” 圆头圆脑还带着一副圆框眼镜的圆滚滚的颜总长抬了抬眼镜,苦笑道:“大总统,这怎么可能是假的呢?顾公使也不是那种爱开玩笑的人啊。下官已经和他再三确认过了……” 这位外交总长也真是不容易,大半夜就被外交部值班人员叫醒。 当时他也觉得不可思议且不敢置信,所以亲自到了外交部的电报室,和英国那边再三确认了之后才亲自送到了大总统府。 “……” 徐世昌再次带上了老花眼镜看了一遍“迥电”。 “哎……”他突然长叹一声,背着手面向金水河,曼声吟道,“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哎……” 这次轮到颜惠庆叹气了。 像他这样的赛里斯高级知识分子当然是道徐世昌背诵的是当中,太史公对于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这五位著名刺客的赞叹。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从老曹到老荆,他们五位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不是为了私利,也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代,这难道是虚妄的吗! 是啊,站在赛里斯人的角度来看“朱槿军团”,这些人不就是和这五位一样的大侠客吗。 人家有可能“此其义或成或不成”,但是确实“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这样的人“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实话实说,像徐菊人,颜骏人这样经历了“三千年大变局”的高级知识分子、高级官僚,统治阶级的一员难道不想收复山东,不想重振国势,不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吗?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时人评价徐世昌““圆滑机变,过于长乐老”,长乐老就是五朝宰相,号称“不倒翁”冯道。这可不是什么好评价啊。 晚清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他是袁大总统的表侄子,河南总督张镇芳的侄子兼继子,写了一首诗道,利国无能但利身,虚名开济两朝臣。笑他药性如甘草,却负黄花号菊人。 可是话说回来了,徐世昌政治品德上算不上完美,但也承袭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良精神风貌。既非一般的无聊政客可经,更非那些拥兵自重利欲董心、祸国殃民的旧军阀可比。 虽说外蒙古是在他执政期间丢掉的,但是他好歹尝试过。 1919年,徐世昌政府正式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 后来1920年直奉战争爆发,段祺瑞召回他的小扇子,这也让北洋政府对外蒙的经营戛然而止。 一年后也就是今年,外蒙古在苏俄的支持下独立建国。 外交总长抬了抬眼镜问道:“大总统,我们该怎么办?” 颜总长和徐总统一样,有“不倒”之称,可见待人处事为官颇有一套。他在日后为国贡献良多,是中国外交界的重要人士。 “我们还能怎么办?”徐世昌悠悠地说道,“只有按照英国人说的办,发声明谴责那个朱槿军团咯。” “大总统,不和总理阁下商量一下吗?”颜惠庆迟疑地问道。 此时的内阁总理就是靳云鹏。 “不商量了,商量了又有什么用呢?你通知他一下就好了。”徐大总统叹了一口气道。 外交总长点了点头,低声说道,“那我下官先去拟稿了。” “骏人且慢。”徐世昌转过头来,也压低了声音道,“你想办法把消息透露出去。” 颜惠庆迟疑地道:“大总统,这么做好吗?消息一旦走漏,政府的压力岂不是就很大?” 徐大总统摇头道:“骏人啊骏人,消息肯定是会传出去的,压力肯定也是有的。但是也不是光我们这一方有压力,万一英国还要得寸进尺,压力大一点未必不好。” “我明白了,大总统。” “去吧,骏人。” 迥日的赛里斯人,即将囧囧有神! ………………………………………… 注释1:什么?!有人说,这是慕容故意要把事件放在24日好叫做“迥日事件”的。 天地良心,你们可以查查23日的韵母,那是一个“梗”字。 慕容觉得“梗日”还是留给魔都那十三位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