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鲜妻_第134章 张记猪rou铺 [3合1,含粉红100加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张记猪rou铺 [3合1,含粉红100加更] (第2/4页)

当家过日子,她现跟人合伙,刚在城东开了个猪rou铺子,这是她初次在婆家做事,咱们身为娘家人,可一定得帮衬着。”

    这还有何话说?章致知本就对这知疼着热,又懂事体贴的三女儿越来越有好感,立即叫来管家,“以后家里的猪rou全去三姑奶奶那儿买,多买一点三姑奶奶脸皮薄,这样的事情都没跟咱们说,肯定是不好意思。你可记得找个面生的人去,不许让人瞧出来底细,么?”

    管家应了去了,到城东一瞧,果然新开张了一张猪rou铺子,却不是姓潘,也不是姓董,更不是姓李,却是个斗大的“张”字迎风招展。

    没,就是张记猪rou铺

    张大姑娘瞅着心里那个得意呀别人都以为她是谐音章字,所以才坚持要用张字做招牌,谁曾想,她是用回本姓了呢?

    董少泉觉得挺好,还替张蜻蜓摆了一通道理出来,“张是百家姓的头一位,咱们要做天下第一的猪rou铺子,自然用这个姓是最大气的。又常见又好记,外人也瞧不出所以然来。甚好,甚好”

    于是张蜻蜓听得心里就更美了三分。

    这头一天营业,董少泉还特意请了一队鼓乐手来,吹吹打打,跟办喜事似的,弄得很是热闹,吸引了不少的人气。

    而一直让张蜻蜓担心的立秋和立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往门口一站,做起了哼哈二将,专司迎宾之职。只是有些忸忸怩怩,放不开手脚。但这么鲜嫩水灵的小丫头往门前一站,到底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一早来买菜的人觉得稀奇,人家卖猪rou都是在外头支个摊就完了,可是这里却弄在正正经经的铺子里,会不会很贵?这是大伙儿的头一个念头,所以围观的人虽多,但是实际上进来的人却是没有。

    张蜻蜓一看这样可不行,当下就要把猪rou拖出来卖。

    可董少泉说不用,他今儿也亲自扮作了伙计模样,让人割了一块半斤左右的后腿rou用干荷叶托在手中,大大方方往门口一站,开始吆喝,“新铺开张,价钱优惠,无论买,只要买够二十文钱便送猪板油一两,明码实价,童叟无欺走过路过,切莫过”

    一个便宜三个爱,听他这么一说,当下许多人都动了心,“是不是真的?”

    董少泉呵呵一笑,“不真不要钱谁是头一个买够二十文的顾客,我手中这块猪rou就免费送给他了”

    哎哟听他这么一说,百姓们顿时抢着往里冲。二十文不过是一斤好猪rou的价钱,若是花上二十文还能换他手上这一块价值十文的猪rou,实在是太划算了

    因不知生意如何,所以一开始便只杀了一头猪,切分成几大块摆在案板上。

    张蜻蜓见董少泉把顾客吸引进来了,立即披挂上阵。她不方便亲自露面,便在帘子后头吆喝,“这么新鲜的猪rou,开业头三天,每斤一律比外头便宜一文钱何况咱们还送猪油,买得多送得多大伙儿赶年下要腌rou灌肠炒菜的,可千万不要过,优惠可就这头三天,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有她在里头这么声情并茂的鼓动着,顾客的热情更加高涨,此时就显出那些家丁们手脚不够利落了。

    张蜻蜓急得不行,干脆拿了块手绢系于面上,只露出一双眼睛,亲自出来cao刀。

    有她动手,整个速度就快了不少,象赖大嫂,巧云和白亮等几人也颇为能干,很快就应付完了第一拨潮水般涌来的顾客。

    陆真一瞧这个架式,赶紧让李思靖组织人去杀第二头猪,又让绿枝跟她一起做好记录,谁手上卖了多少,收多少钱都要记得清清楚楚,免得到时让人浑水摸鱼。

    一早上就这么热热闹闹的了,董少泉还特意在人走的时候吆喝一嗓子,“我们这小店可是一直卖到酉时为止,大伙儿回家也跟左邻右舍说说,若是缺,少,记得再来啊”

    等着早上这一拨的生意做完,张蜻蜓已经是浑身大汗了,董少泉的嗓子也哑了。几个主力军都累得不轻,可是反观徐贵林权江瑞,还有潘云豹那两个嬷嬷等人,却是神色如常,十分的悠闲自得。

    张蜻蜓喝了口茶,好容易喘过气来,瞧着他们那样,大为光火。

    董少泉性子比她可好多了,眼珠子一转,生出一条妙计,当下就把猪rou一分,白亮和巧云分一块,给徐贵跟他也一块,这样分成几堆之后,“随你们卖,要算账收钱都在公共那儿,你们做成一笔就记一笔,以后你们的工钱就按着这个来抽成,卖得多便赚得多。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有本事赚的,哪怕你一天一两银子也是给的”

    张蜻蜓补了一句,“若是实在不中用,那就连饭都不要想吃了。”

    这样一来,大家的积极性都高了。就连后头杀猪和门口吆喝的,以及象绿枝这样算账的,也是按一天的收入来提成,只是按贡献大小区分不同的价码。

    总之张蜻蜓就一句话,“我吃rou你们跟着我吃rou,我喝汤你们跟着我喝汤。我不会克薄你们,你们却也不能偷懒。要不然大伙儿一拍两散,就不要在我这儿混了”

    这话说得实在,江瑞想了想,就问,“三姑奶奶,那咱们真是一日一结账么?”

    “是”张蜻蜓斩钉截铁答应他们,“当晚做完,次日一早结账,晚上总要给我个算账的对不?概不赊欠”

    有了这个表态,所有人的积极性都提高了。再进来的顾客都抢着招呼,摊子上卖出去的每一块rou都是钱啊那态度不用说,都好得不得了。

    张蜻蜓只交待他们一句,“随你们拉拢,但绝不可相互拆台。”就由着他们弄去了。

    本以为头一天开张,乡亲们也不会习惯来买猪rou,孰料过了午睡的点,还真有人来了,而且一来张口要得就是几十斤的大数目。生意好,张蜻蜓当然开心,不过却也觉得奇怪,他们这都哪儿来的?

    董少泉也是莫名其妙,问他们也不肯说,只说是家里要用,哪一家却也不作声了。因为不愿打着帅府的招牌,所以他们这铺子开得很是低调,连潘云豹他们都不让来捧场,也不让他们张扬,那这都是谁家派来的?

    张蜻蜓稀里糊涂的把生意做了,再晚些时候,又有些零星的百姓买猪rou了。他们许多是早上来过的左邻右舍,听说这儿便宜,就赶了。

    董少泉略加思索,赶紧找了几个大嗓门的人,让李思靖带队,驾了辆车出去,满城左右吆喝了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