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0章 册立中宫 (第1/2页)
很快到了十二月,钦天官择定了吉,礼部与鸿胪寺更忙得人仰马翻。虽然整个册封仪式不过一两个时辰,礼节上却不能出一丝丝纰漏,不然就是大不敬之罪,被言官御史参上一本,轻则革职拿问,重则命不保当然,若是顺顺利利做下来了,例行的丰厚赏赐是走不掉的,皇上一高兴,说不定还能通通升官一级。因此,礼部尚书与鸿胪寺卿几次三番的叮嘱,祸福相差一线,提醒大家务必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小心谨慎行事。 册封前一天,胤禛亲自在奉先告祭,同时派遣鸿胪寺卿祭告天地、太庙后。也就是这一,诸臣才知道被册立为皇后的是皇上在潜邸时的嫡福晋乌喇那拉氏,绝大部分人暗中松了口气,额手称庆,大赞皇上圣明 在一班忠心耿耿的臣子心中,除了祥、张延玉等为数不多几个在长时间相处下了解玉容为人之外,其余诸人无不背地里大骂她是个惑主的狐媚子。原先还有言官上折子请求皇上摒弃旁小人、洁自好切勿为声色所迷惑等,还举出了许多红颜祸水误国的历史事实,惹得胤禛大发脾气,发怒道:“朕提拔任用一个宫女你们也要管?你们也太cāo)心了吧”若不是祥劝阻,暗中活动将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难免又要掀起一场风波。 鉴于皇上立后的意态含糊不定,不少人暗暗担忧,深恐胤禛会抛弃嫡妻而立狐媚子为后。这下子好了,尘埃落定,看来皇上定力还是不错的,大事上并不糊涂住在储秀宫的那拉氏也终于吐了口气,得意的笑了。 到了吉,一大早礼部尚书便带着手下侍郎在太和中间设下节案;吉时一到,胤禛着明黄团龙礼服,戴着朱纬红缨镶金嵌宝的礼冠在典仪官引导下,由苏培盛及盛装的太监宫女各十二名簇拥下自乾清宫行至太和,由中间玉阶升。王公贝勒及文武百官无不按品大妆,依照官阶大小早已肃穆立于阶下,册封正、副使者则垂手向北立在丹陛之上,宣制官立在太和中靠左边,皇上升之后,众人齐齐跪拜,三呼万岁。 胤禛面无表,看不出什么绪说了声“众卿平”便走向节案,亲手检阅皇后册宝,确认无误后递给典仪官。典仪官跪接后,起将皇后宝册转递册封正使,将宝印转递册封副使。此时,宣制官便从节案上请下圣旨,手捧圣旨满脸肃穆缓步行至外,昂首站在丹陛之上,向着诸王公大臣朗声宣读:“癸卯年甲子月丙午,册立嫡妃乌喇那拉氏为皇后,卿等持节行礼” 于是册封正副使将宝册宝印恭恭敬敬请到龙亭供奉,鼓乐前导,四名衣饰鲜亮的校尉小心翼翼抬起明黄幔顶的龙亭随后跟上,正副使又护送在龙亭后,王公大臣们分站道路两旁,垂首躬恭送龙亭。 校尉抬着龙亭出协和门,至景运门停下,以册宝节授早已等候在此的内监,内监捧着盛放着宝册宝印的铺着明黄缎面的朱红长方托盘至宫门,盛装的准皇后率领内宫女官跪接册印。行礼毕,内监出去复命,正副使者又回太和向皇上复命。胤禛点点头,宣制官悠扬的唱喝一声“礼成”王公大臣一起跪下朝贺,至此,册封大典便算完成了从这一刻起,乌喇那拉氏便不再是“那拉主子”,而是“皇后主子”了 同一,胤禛又下旨册封各妃:年佳仪为年贵妃,李氏为齐妃,钮祜禄氏为熹妃,耿氏为裕嫔,武氏为宁嫔,宋氏为樊嫔,都是从前王府里的旧人,且无一不是按母以子贵册封。当然,年贵妃是个特例。 为了安抚在西北领兵大年羹尧,胤禛特意册封了无所出的年佳仪为贵妃,品级在诸妃之上。令人纳罕的是诸妃都有封号,只有年贵妃是以姓氏冠封。于是,皇上的意思就变得颇耐人寻味了,外间关于皇上宠不宠年贵妃的猜测争论也益发闹,大有演变成传奇的趋势。 年羹尧得知后,倒不以为意,反而埋怨自己的妹子不争气,前些年子有病不能侍寝,这些年好容易子调理好了,年年怀孕生子,居然没有一个活过满月的也不知她是怎么当娘的,难怪皇上心里不痛快,连个封号也不给她他反而觉得胤禛已经够仁至义尽了,居然封她为贵妃当然,他也知道这是看在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