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回 事在人为 (第2/2页)
“这……这……” “太后别急,这马婆子虽然未留下只字片语,但臣还是打听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还不快快说来!”李太后恨声道。 李英杰咽了口口水,道:“据这‘妇’人回忆道,马婆子好像对离京城百里外的刘家村的事情,特别感兴趣,与庄上人闲谈时,常常打听那村的事。还有一回,那马婆子喝了点酒,说酒话,说后悔只‘弄’了几两银子,早知道那府里这般富贵,就该多‘弄’些银子才好,便宜那姓刘的了。臣一听这话,连夜去了刘家村。” “打听到了?” “太后别急,容臣细细说来。臣去了刘家村,挨家挨户打听,果然,那庄里一百四十三户人家,有三户夫‘妇’年青时,不能生育,都从外头抱养过小孩,且都是‘女’孩。其中两户,都还在庄上生活,臣许以重金,他们才肯说出当年之事。可惜的是,这两户人家都没有在马婆子手上买过孩子。” “那还有一户呢?” “太后,还有一户早就搬离刘家村,去了外乡,不过……好在那户人家隔壁的老‘妇’人还在,老‘妇’人清楚的记得,听到孩子哭声,正是在桂‘花’满香之时。” “桂‘花’满香……八月初十……英杰,英杰……”李太后慌‘乱’惊道。 “太后,太后,镇定,镇定。”李英杰爬行两步,竟一把抓住了李太后的手,轻声安抚道。 “是他们,一定是他们!”素来镇定自若的李太后,只觉得两个太阳‘xue’突突跳个不停,反握住李英杰的手,目光焦急而热切。 “他们去了哪里?他们搬到了哪里?” 李英杰摇摇头:“这对年轻夫妻说是要去投亲,搬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没有人知道,怎么会没有人知道?给他们银子,多给些……” “太后,此事已经过去三十多年,刘家村能知道的人极少。” 李英杰抢在太后说话前,急道:“太后,别急。只要把人先确定下来,臣便是找到天涯海角,也定会把人找回来。臣这次回来,也是想把打听到的这些事情,先与太后说一说,省得太后心头惦记着。” 李太后长喘一口气,慢慢缓过心神,低头见自己拉着李英杰的手,忙推开了,轻咳一声。 李英杰自知失礼,一张老脸涨得通红,深深拜伏下去,道:“臣失礼,请太后恕罪!” 李太后掏出怀里的帕子,拭了拭眼角,又理了理衣衫,半晌,方才平静如初道:“侯爷劳苦功高,起来说话。” “谢太后!” 李英杰抬头,正好李太后低头瞧他,四目相对,两人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深意,同时微微点了点头。 “‘春’阳!” “太后?” “换了热茶上来!” “是,太后!” 李太后敛了神‘色’,笑盈盈的对下首之人道:“侯爷,凤津这丫头可说了人家?” 李英杰笑得有些僵硬。 “回太后,这孩子被她母亲宠坏了,挑三拣四的,这个也看不上,那个也看不上。唉,都是臣教子无方。” “‘女’孩家的,娇宠些也是应当。哀家倒是替她看中了一人,只不知侯爷意下如何?” 李英杰忙道:“竟劳太后‘cao’心,臣惶恐!” “有何什么惶恐的,她是哀家唯一的侄‘女’,哀家不替她‘cao’心,又能替哪个‘cao’心?” “不知太后说的是哪一家的公子。” “侯爷觉得高相家的大公子,如何?”李太后意味深长的看了侯爷一眼。 “高家大少爷?” 李英杰大惊,忙问道:“太后?” 李太后微微颔首,冷笑道:“秦国夫人想把她最小的孙‘女’嫁到高府,侯爷是知道的,此老‘妇’人与哀家素来不和。高相乃莘国肱股之臣,我岂能由着她顺心。” 李太后淡淡的扫了李英杰一眼,目中‘精’光一闪,又道:“且我听说高府大少爷俊逸非凡,才貌双绝,诗书文章极佳,又出身高‘门’,侯爷,此子乃良婿也!” 李英杰心中思忖,自家‘女’儿若真心攀附上高府,那真真是天大的好事。 你道为何? 那李英杰原是外乡人士,商户出身,在莘国,仕农工商,商为贱。依附着太后刘氏一步步的高升,刘家才一步步的踏入了京城贵族圈子。然尽管刘家富贵如斯,仍逃不脱出身的低贱。 高家则不同,百年世家,书香之族,名闻九州,那才是一等一的富贵之族。 李英杰强按下心头的喜悦,故作忧心道:“太后,高府‘门’楣颇高,只怕是看不上小‘女’凤津。” “侯爷,正所谓事在人为。侯爷不试一试,又如何知道行不行。再何况哀家的侄‘女’,也不是谁想娶,便可娶的!”R58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