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回 此事不对 (第1/2页)
京城南边。追莽荒纪,还得上眼快。 秦国夫人府。 一青年男子穿过曲栏东侧,有个眉眼齐整的丫鬟朝这边走来,两个相遇时,男子闻见丫鬟上一股淡雅的兰香,不由的多看了几眼。 丫鬟微垂着脸,朝男子轻唤了声:“大爷!” 男子会心一笑,伸手在丫鬟前摸了一把,丫鬟又羞又臊,一转跑开了。 男子嘴角微扬,举步进了正常。 正堂里铺着“吉祥福寿”纹样猩红羊绒毡毯,坐南朝北的榻上的,秦国夫人杨氏着薄衫,接过丫鬟递来的药盏,只饮了几口,便皱着眉头叫苦。 青年男子忙上前哄劝道:“祖母,都说良药苦口,吃药一事,孙儿可不能让您随心所。再者说,这是孙儿向宫中太医院求来的药方,所用药材都是最上乘的,五两银子一帖,贵着呢!” 杨老夫人持药盏的手,轻轻一抖,差点将药泼出。她眼皮动了动,一言不发的将药吃了下去。 后小丫鬟捧着各色果梅上前,杨老夫人捻起一颗,含进嘴里,苦着的脸,方才慢慢舒缓下来。抬起眼,颇有深意的目光在孙子脸上打转,半晌,才挥了挥手。 仆妇们颇有眼色,尽数离去,屋中只剩祖宗二人,杨老夫人开了口:“如今府里的光景怎样?” 杨老夫人育有三子一女,此子乃长房长孙,托先帝庇护,入了礼部。当了个小小的主事,官虽不大,胜在清闲又有油水。 此子聪明伶俐,八面玲珑,只是胆子颇小,从小在杨老夫人跟前长大,是杨老夫人最中意的孙子。 杨帆轻叹一声道为:“府里人口多,事务盛,外面的架子虽没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萧索的紧。远比不得先帝在时光景。” 杨老夫人眉头紧皱,形成一个川字。 “二叔,三叔在衙门里子也难过,田庄上的收成又不好。孙儿在礼部。也是一难似一。” 杨老夫人脸上未有半分波澜。冷声道:“可是那jiàn)人又在背后做了什么手脚?” 杨帆心头一颤,忙躬道:“老太太慎言,当心隔墙有耳!万一传到宫中。那便是灭族之灾!” 杨老夫人不悦道:“怕她作甚,便是先帝见了我,也得恭恭敬敬称呼一声。” “老太太,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这莘国上下,是她说了算。”杨帆轻声规劝着。 杨老夫人一想到当年的事,气得一掌拍在榻上,眼中寒光四起:“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怎么死的不是她。” 杨老夫人原是景德帝生母杨妃的远房堂妹,虽是同宗同族,却隔了支脉。 杨妃产下景德帝,并未母凭子贵,加之她生产时,伤了元气,一时病怏怏的缠绵于榻。 宫中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刚出襁褓的婴儿一个不慎,便会往鬼门关走走。杨妃自知没有能力护着孩子,使求了皇帝的恩典,在娘家在宗族里,寻一能干泼辣的女子作母。 杨老夫人因长相清秀,为人利爽,又有几分口才,且刚刚生下长子,便入了杨妃的眼,成了景德帝的母。 那景德帝能在宫中顺利长大,多亏了杨老夫人忠心护主。后来杨妃病逝,景德帝没了娘,爹不管,在宫中被人欺负,子艰难。也是杨老夫人豁出了命,将自己五花四绑,长跪于太和门口,方才引起了文成帝的注意。 文成帝见堂堂皇子,混成这般倒霉模样,气得将莘国皇宫肃清了一遍,砍了一堆脑袋;又感念杨老夫人忠心,赏了黄金白银,封了夫人。至此后,杨老夫人便成了景德帝边最重要的人,直到……李妍的出现。 人与人之间,讲究个眼缘。 杨老夫人头一眼见到李妍,便不喜眼前这个月貌花容的女子。这女子一双眼睛生得太好,两盏浅浅梨窝,俏生生的往那一站,百种风,千般遐想,一看就是个勾人的主。 一瞬间,杨老夫人仿佛看到一张织得密密的网,边上一只面色狰狞的蜘蛛,正虎视眈眈的瞧着网中的猎物。 果不其然,她从小养到大的孩子,仅仅用了一眼,只用了一眼,便坠落了那女人编织的网中,从此再不愿挣脱。 杨老夫人如何甘心,这样的女子,是毒药,是匕首,是催命符,她从心底深处涌出一个念头,要将这个女人赶走。 从此针尖便对住上了麦芒。 杨帆一听老太太这话,只觉心惊跳,忙低声喝道:“老太太啊,轻点声,这话真不能再说了。” 杨老夫人心头一片悲凉。几十年来,她除了占过几次上风外,余下的,便是节节败退。 那个女人,果然是只蜘蛛精,不仅将猎物牢牢的抓在手心,还将她杨老夫人府,狠狠的踩在脚底下,连翻复起,都是困难。 杨老夫人磨了磨后槽牙,长出一口气道:“俗话说的好,女人当道,便是祸国乱相的根本。先帝他……这辈子真是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