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阿九(一) (第2/2页)
故事,偷偷地欢喜,偷偷地忧愁,偷偷地计划着将来。 将来呀,他们要在京师买套小宅子,种一点竹子再种一点美人芭蕉,夏日好遮阴,冬日好挡风…他做官拿俸禄,她打理嫁妆铺子默默补贴…他们要生三个孩子,头一个最好是哥哥,哥哥能护着弟妹… 她什么都计划好了。 就是没算到,他不喜欢她。 李氏鼻尖发酸,“你现在问我,我要什么!我就想要赵檀生的命!你赵显给吗?你若给不了,就不要说大话!” 李氏如被割断了线的风筝,手舞足蹈,扬声高喝,“这么多年了,阿龄都十岁了,你还是这样!就是块石头,也早该被我捂热了。我为你打理内务,我为你生儿育女,我李家把你当亲儿子待!为你疏通关系,为你铺路垫石,为你散财为你搭桥!你呢!十一年了啊!你哪一天忘记过?你哪一天和颜悦色地对我说过话?你哪一天好好待过阿龄!你忘不掉…好…”李氏满脸是泪,“你忘不掉她,我为你纳妾,吕姨娘鼻子像她…谭姨娘背影像她…桃红的眉梢像她…你目光落在谁的身上,我威逼也好利诱也罢,全都帮你拢了起来,你说我还要怎样…” 李氏声泪俱下。 赵显喉头发涩,静静地望着李氏,喉咙动了动,吞咽下酸涩的味道。 “我不需要你和你的李家做这么多,我不求你好好待檀生,我只求你不要再动坏心思了。”赵显觉得很累,“你是我的妻子,阿龄是我的孩子,檀生是我亲大哥的女儿,这不会变的。”赵显默了默,“你不要多想。” 李氏痛哭流涕,伸手紧紧攥住了赵显的袖口。 赵显手一抬,将她的手轻轻抽离,推开门,头也不回地往外走。 李氏“哇”的一声爱好出来,发疯一般将桌案上的东西尽数推落砸地! 接连“砰砰砰”的声响,让花间里的王mama默默擦拭眼角的泪。 李氏与赵显这场司空见惯的争吵,檀生当然不知。 傍晚时分传出赵显预备将李氏身边诸多婆子、丫鬟送到乡下,说是李氏病了需静养,不能受叨扰,如今换成了老夫人掌家——这是赵显第一次手段如此强硬,态度如此坚决。 官mama愤愤不平,“姑娘都快要死了呢!” “所以呢?”这样的结果,檀生不意外,“先打断她的爪牙,再囚禁她的躯体,最后夺走她的权柄。这是叔父能做到的最过分的事了。” “她是妻室,二爷是老爷!”官mama还是不明白。 这放在乡间都能动家法开祠堂了! 檀生抿嘴一笑,“婶娘姓李。” 夫妻之间,也要看气势强弱的。 赵显虽不是入赘,可李家攥着他七寸,他必定要低头。 第二日,老夫人身边的六安姑娘打着灯笼带了四个十二三岁的小丫鬟来到娇园,说是老夫人选了又选,从人牙子手里挑了四个出来,先放在檀生身边使着,若用不惯就换。檀生不客气,轻问几个丫头,“都唤作什么名儿呀?” 檀生兴致满满地预备听见譬如朝露,譬如夕颜之类唯美好听的名字。 “俺叫二丫纸。” “瓦是春发。” “俄叫谷子儿。” “姑凉,我叫小麦。” 得了。 天南海北都齐活了。 六安姑娘颇有些为难,“现买的...都还没教好呢…还得劳烦官mama好好教一教,也要劳烦大姑娘给她们赐个名。” 当然是现买的,一开始李氏还想让她住耳房呢!怎么可能给她配丫鬟!如今日食一来,她预言一灵验,丫鬟立马就送来了。 赵家又不是簪缨之家,没那么多家仆好挑,肯定要从人牙子手里买。 官mama摩拳擦掌,檀生好像已经听见了娇园里此起彼伏的四川官话。 檀生点点头,眸色清冷,一脸高深莫测,“人的名字很要紧,要视八卦五行、星矢生辰而定,父母赐下的名字是最合本人气运的。” 再从后向前指了指,“小麦、谷穗、春花、小妮。”笑了笑,“这样好听吗?” 四个丫头兴奋地连连点头。 官mama撇撇嘴,姑娘真是懒出了新境界。 六安顿时觉得没读过书的老夫人取的名字实在很好了呀! 日食持续了不过片刻。 这当然不是史书记载的第一次日食,可却是大昭经历的第一次日食。 日食之后江西境内突起暴雨与鸡蛋大的冰雹,气温骤降,暴雨和冰雹下了许多天,也未见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