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豁达 (第1/2页)
阿蕙觉得不太对劲。 他们去茂城,不说完全是公事,至少是打着公事的幌子,又不是去郊游的。而廖士尧带着自己的两个年幼侄儿,合适吗 “那么远,要是路上遇到了事,怎么办”阿蕙对廖士尧道,“小慎调皮惯了,我倒也放心。可小禹身体不好,万一车上颠簸得厉害又病了,那可怎么办” “小禹总不能一辈子不出门吧”廖士尧口吻平淡。 听他这口气,多像个后爸啊。 不是自己的娃,不心疼吗阿蕙腹诽。 可惜军人出身的廖士尧,不会像阿蕙这样瞻前顾后。大概在他心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从来没想过让自己的侄儿们将来安享富贵。他所期盼的,是趁着侄儿们还年幼,就把他们带入自强自立、保家卫国的军人天职里吧 “等过几年,他身体好了些.”阿蕙反驳。 话没说完,就被廖士尧打断:“过几年又有过几年的毛病总是把事情计划在将来,就永远都不能成事。倘若这是在打战,逃跑的时候,我难道还会因为他身体不好就把他留在原地吗” 说罢,他的表情有了几分凛冽。 阿蕙心里一颤。 在南方安逸久了,她似乎忘了自己生活在一个乱世里。 前不久,中原还有战事,如今尚未撤防。 孟子楠不还在驻地吗 这是小规模的战争,而且随着各自军阀争夺地盘而持续不断。茂城是安于东南一隅,所以避免了这些。 可再过十几年,整个华夏都是战火纷飞,连茂城都躲不开了。 逃难的时候,难道身体不好这些理由可以作为借口吗 虽然廖士尧现在说这些话,有点杞人忧天。 可是阿蕙不能否定他话的正确。 廖家的孩子们,注定了不能像平常人那样,躲避战争。家族承担的荣耀,就意味着他们的责任。 等廖士尧的三个侄儿长大的。肯定是要到军营里去的 这些日子的相处。阿蕙算是看出来了,廖士尧不轻易做决定,但是答应的事,都是深思熟虑过的,而且不可能改变。 阿蕙就不再浪费唾沫星子,急急忙忙回去帮小禹收拾箱笼。 老二兆慎才吃过早饭,又饿了。跟阿蕙讨东西吃。 阿蕙房里有红豆蛋糕,是今早厨房的佣人送来的,阿蕙留给小禹上午填补的。既然兆慎要吃,阿蕙就拿了出来,分给兆慎。 小禹也在一旁眼巴巴看着。 从前不管吃什么,非要阿蕙哄诱半天。小禹才肯下口。 如今看到老二吃东西,他也会眼馋,站在一旁用眼神暗示阿蕙。 阿蕙就问他要不要。 直到他点头,细声说“要”,阿蕙才拿给他。 两个孩子在一旁吃的欢乐,阿蕙则叫佣人把兆慎和小禹换洗的衣裳放在一个小藤皮箱子里。虽然是专列,也怕出事,不适合带太多的行李。 最好把紧要的衣物放在一个小箱子。带着也方便。 赵嘉盈的东西都没有拿出来。所以不需要再收拾。 她来找阿蕙,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 看到两个孩子。赵嘉盈冲他们笑。 兆慎也笑着喊jiejie,小禹则往阿蕙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身后躲。 阿蕙就认真把兆慎和小禹介绍给赵嘉盈。 昨日太忙,都没来得及说。 “jiejie,你也跟我们一起去茂城吗”兆慎满嘴蛋糕屑,支吾着问赵嘉盈。他最近学会了茂城这个词,总是拿在嘴边说。 “是的,二少爷。”赵嘉盈笑着回答他。 兆慎像个小大人,点点头。 赵嘉盈看向小禹,小禹则又往阿蕙身后躲了躲。 阿蕙跟赵嘉盈解释:“三少比较怕生。” “他长得很可爱。”赵嘉盈笑得温柔,对着小禹说道。 小禹怯生生的,低头吃蛋糕,不看赵嘉盈。 兆慎则问:“jiejie,你们茂城有什么好玩的” 赵嘉盈想了想:“我们茂城有海” “海里有什么好玩的”兆慎不屑问,“我们武汉有很多水.” 赵嘉盈噗嗤笑起来:“海里不仅仅好玩,好有好吃的。等到退潮的时候,我们可以去海滩上捡贝壳,你见过海螺吗;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坐船到海外的小岛上去玩,那里一个人都没有,很多鸟窝,你听都没听说过的;渔民打回来很多鱼,像马鲛鱼、鳗鱼,你见过吗.” 赵嘉盈把茂城好吃、好玩的特色,统统绘声绘色说了一遍。 她口齿伶俐,很多阿蕙都不知道的小吃,被她形容的色香味俱全,阿蕙听了都有流口水的冲动,何况爱吃的兆慎 兆慎听得都呆住了,对茂城向往就更多了,痴痴看着赵嘉盈。 他也喜欢上了赵嘉盈,不停问东问西。 赵嘉盈说话柔声细语,又知道很多典故,不过片刻的功夫,兆慎的旗杆就彻底倒向赵嘉盈了。 阿蕙在一旁看得哭笑不得。 这孩子太好骗了。 小禹则始终对赵嘉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