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枚杀手做农夫_152 端午(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2 端午(下) (第1/2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今日可是累坏了?”林司曜沐浴净身后走入卧房,见小妻子已经从西厢房探望三个小宝贝回来了。

    “还好。就是吃了一惊。没想到映云会如此迅速。”苏水潋坐在梳妆台前,取下头上的发饰。忆及映云告诉她这个决定时的神情,那么决绝而无悔,生怕过了今夜就会错过良机,两人又会回到从前。可两人拜堂时,她真真切切地从司烙眼底看到了宠溺,虽然极淡,但说明司烙其实已经将她放在了心上不是吗?

    “对了阿曜,昨日村长与我说,端午过后,就要开始农忙了,年前新开的五亩地,是不是也可以播种了?”拉上窗帘时,看到窗外那丛摇曳生姿的美人蕉,想到昨日村长找她来商量的事。

    “

    自从三年前,心善的梁嬷嬷在繁洛城街头陆续捡来一个被大户人家逐出门庭无家可归的小丫鬟后,苏水兴起了收留城里那些个孤儿寡母、生活窘迫的城民的心。一来别院也确实需要人手帮着打理,二来,看不过年仅十来岁的孩子,被生活逼迫着走上不归路……

    两年前,她与净之经过仔细商讨,终于在青杨医馆隔壁开起了一家仅有一间门面的养心堂。初时,城民们并不知养心堂是作何买卖。半个月后,一个从外地来的十来岁小男孩跪在养心堂外的街道上,卖身葬父,被养心堂的掌柜请进了店铺。给了他足够银两葬好亡父后,带他在青杨医馆检查了一遍身体,无恙后带他来到了繁花别院,先是跟在管事身边,从小厮做起。一年后的清明节,十二岁的少年在清玉寺脚下祭扫亡父后。被苏水潋调到了酱菜铺,做起了小伙计。包吃包住外,每个月还有三百个铜子的收入。这一来。城民们都已清楚地知晓养心堂的作用了。但凡家境贫苦、出入无门的孩子,都能去养心堂试试。或是在城里的店铺安排工作,或是纳入别院做丫鬟小厮。奔走相告后,诸多孤儿寡母找上养心堂求助。养心堂也确实帮他们解决了生存难题。虽然有些活计并不轻松。但让他们安然度如不成问题。

    如此一来,“合园”也好,各家店铺医馆也罢,人手已经基本足够,不再需要由静王府或是血冥调度来帮忙,但相应的,口粮需求也大大增加。

    为此。去年秋收后,林司曜率着别院里的一干壮年,在繁花别院的最外围,又开垦了五亩荒地出来,打算今年芒种时开始播种试试。

    虽然新开垦的田地收成不会怎么好,不过,经过大半年的养护,基本的收成想必没有问题。

    至于荤食类,繁花别院的大湖塘,出产的鱼虾蟹一年比一年多。洛水别院东南首建造的大型牲畜养殖场。从去年开始也已正常供应,鸡鸭牛羊猪,只要是能养殖管理的,均买了幼崽来养殖。一年下来。供应有余的,还被酱菜酿工坊腌熏成酱rou、酱鸭、酱鱼等,销往繁洛城内外。

    至于“合园”内村民们自家养殖的鸡鸭牛羊猪,有剩余的,也可卖给酱菜酿工坊,若是嫌家里脏乱,不想养殖的,也能到养殖场去挑选采买。

    随着牲畜养殖场的兴隆开展,苏水潋与林司曜商议后,又在繁花别院的秀峰脚下开起一座丝织坊。

    只因秀峰上桑树繁盛,野蚕不少。加上繁洛城位于大惠南端,四季温度比起其他城要暖融几分。在这里建坊织丝再好不过。

    委托“广刺楼”从大惠各城高薪聘来三位年近半百的老织工,筹备了半年后,总算于年初时落成了这座搁在其他国度也算得上新颖的丝织坊。

    春季正是桑蚕吐丝成茧的季节,故而,这段时日,丝织坊里的全体人员,包括三位老织工、五名受老织工培训了小半年的织女,三名打杂的小厮,一名厨娘。均日夜驻守在丝织坊。连端午,也是在丝织坊里过的。

    幸而当时建造的时候,受净之的提议,除了一排工具齐备的织造坊,一排建了热炕的养蚕室,还造了一排员工宿舍。原本是安顿丝织坊人员轮流守夜用的,没想到成了他们临时的小家。若非这几人都是单身,他们自愿要求,苏水潋也就没有反对,只让他们注意休息,别颠倒了作息。

    如此一来,“合园”俨然成了一座吃穿不愁、应有尽有的繁盛小城。与繁洛城这座大城互补不足、共享盈余。

    “嗯,农具都已备足。”林司曜沉吟了片刻,“新开的五亩田地,找汪家问问,看他们是否愿意承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