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天下和冀州 (第1/2页)
玉玺现世的那一天,天地大变,如同当初在酸枣会盟时,立袁绍为盟主那刻一样,天地鉴证从天而降。袁术,继袁绍之后,汝南袁家第二个人,获得了天地鉴证。 所谓的一门双雄也。 只是,这双雄相互之间,似乎并不对付,有些敌视的样子。 可是,作为天下五大世族之一的汝南袁家,这样的结果也别人过度解读了。袁绍所代表的最强,走出宗族创立属于自己的一切。而袁术则代表更合适的,接受宗族的全部力量。让最强和最合适的碰撞,剩下的终将为王。 而在南方热闹无比,冀州风云突变的时刻,曹cao则悄悄的拿下了兖州,自认兖州牧。当天,天地鉴证降临。 益州牧刘璋、荆州牧刘表,作为当今天下刘氏最强的两股力量,终于在吸收了属于皇室的天龙之气后,获得天地认可,天地鉴证加身。不过这样一来,原本羸弱的汉帝刘协,就更不加不堪了。 汉室的皇族啊,在这个时代,每一个刘氏皇族都有取而代之的合法性。只要现任皇帝干的不好,其他人就能心安理得的上位。 这也是当初的刘宏为何如此残暴,横征暴敛并接二连三的发动党祸。最开始,当刘宏知道天下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其他天地鉴证者的时候,被怀疑的不是天下世族,更不会是苦哈哈的底层。而是那些皇亲国戚,或者已经八竿子打不到的刘姓诸侯。 同一时间,胡人南下,乌丸作乱。可刚刚踏入华夏大地,就被公孙瓒白马义从打败,十万大军驻守幽州边疆。不管刘虞怎么看待公孙瓒,也不管教化派怎么批判公孙瓒。但凡住在幽州的汉人,无不念公孙瓒的好。至此,天顺民愿,鉴证加身。 而在这个时候,宇文轩也是天地鉴证者的身份,终于被传至天下。这个刚刚跻身成为一方大佬的新晋诸侯,又一次在天下人面前刷了一次存在感。 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那些跟随宇文轩的人,有了一种名正言顺的感觉。 在天下各种动乱的时候,也有安稳的一方。 徐州陶谦,治下平和清明。在冀州因为袁绍、宇文轩、刘备三方争霸而出现治下繁华倒退的时候,徐州却是蒸蒸日上。所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徐州人共举,苍天为陶谦降下天地鉴证。和其他人不同,抛弃征伐,以治理为本,获得天地认可。 而和陶谦类似的,就是凉州马腾。 在反董联盟结束之后,马腾痛定思痛。在凉州,重新积攒自己的威势,逐步洗清董卓留在西凉人和自己身上的烙印。当马腾自己心中再无对董卓的恐惧,从实权到心里上真真正正掌握凉州的时候,天降鉴证于凉州荒野。 即张角死后,天地间获得天地鉴证的,有最没有异象、可也最理所应当的汉帝刘协刘伯和,有黄巾天师关门弟子、异世之才的宇文轩宇文术学,有曾虎踞洛阳鲸吞天下的董卓董仲颖,有四世三公、反董联盟之主的袁绍袁本初,有同样四世三公、玉玺在手的袁术袁公路,有洛阳刺董、振臂高呼的曹cao曹孟德,有子承父业、威震益州的刘璋刘季玉,有八俊之一、党锢清流、单骑入荆的刘表刘景升,有北击胡人、牧守一方的公孙瓒公孙伯圭,有仁人君子、德厚温良的陶谦陶恭祖,有名镇羌、胡,声闻夷夏的马腾马寿成。 掰着指头算算,同一时间,天地鉴证者总有十一人之多。 一时间,英豪并起。 可同样,也是大汉有史以来,最乱的时代。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冀州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钜鹿郡和魏郡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抢收阶段。收完这波粮食,就要开始忙活夏种了。似乎,几个月前韩馥的死已经被人忘掉了。不管是袁绍、宇文轩、刘备,甚至是自称是冀州正统的耿武等人,都无心战事。 宇文轩抬头看着这个槽糕的天气,说道:“这天可真是热啊。” “是啊,不过今年的夏收不错。抢完夏收,就要在开始夏种。然后就是几个月后的秋收,在种下一年中最后一波作物。”旁边的戏志才也带着点絮絮叨叨的劲说道:“百姓所期待的,也就是这不变的循环。意外,对一般百姓而言,就意味着灾难。”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本是中唐时期,诗人白居易所作《观刈麦》中的名句。对于原来的宇文轩来说,它所代表的,就是考试的时候最常出的默写题。只是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