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中原桎梏 (第2/2页)
这句话差点倒头就拜,认宇文轩为扶起天下之人。果然,这种话只能骗骗刚出山的愤青,对于李儒这种老油条,是完全不起作用啊。不过,在发现宇文轩的狐疑后,李儒朝着宇文轩点了点头,表示其可是顺着这条线走。 “女人、财富、权利?” 宇文轩说了一个自己都不太信的答案,只是李儒给他翻了一个白眼。道:“让你直白点,也没直白到这种程度。” “那我这样问你吧,抛开那些虚伪的,大人对汉室的看法如何。”李儒向宇文轩问道。 “汉室?”宇文轩一愣,下意识的说道:“挺好的呀,重振汉室,不正是这天下英豪的夙愿吗。” 李儒眼睛一眯,有些诧异。他能从宇文轩的话中体会到宇文轩的真诚,虽然没有沮授的天赋能力,可以能确认宇文轩说的是实话。可在他的印象中,宇文轩所做的事对汉室绝对称不上尊敬啊。本身就是黄巾张角的徒弟,之后不知道从哪弄来的财富,屯兵自重。借助北邙山一役,咸鱼翻身。再然后的行为,就更像一名想要逐鹿天下的诸侯。其所作所为,别说对汉室的尊重,站在汉室的角度上讲,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 别的不说,单就张角关门弟子这一条,被放在台面上,宇文轩就是死罪一条。 想到这里,李儒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一个曾经的小人物,却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宇文轩的九师兄,同样是张角弟子的唐周。如果说有人想把宇文轩的身份翻到台面上来,或许只有那一位。既然加入了宇文轩的麾下,那就要找个时间,为宇文轩解决下这个问题。 “怎么,不相信我说的?”看李儒许久没有回应,宇文轩笑问道。 “相信。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李儒很坦白的说道。 “好吧。我感觉,我们对汉室,或者说这个国家,认知不太一样。”宇文轩想到了之前和戏志才的沟通中暴漏的问题,嘴角微笑,要开始准备装了。 “我爱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真正的爱。”宇文轩转头,一脸真诚的看着李儒。在这点上,从宇文轩的内心上也是无可争议的,他敢于和任何人直视。可话到这一步,宇文轩又接着说道:“只是对于刘氏,却并不怎么认同。或者说,是对现在的刘氏不怎么认可。” 李儒一脸诧异的看着宇文轩。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想想曾经冠军侯的所做、所为、所想、所言,想想文景之治,想想光武中兴。其实,有时候我都在想,假如现在在汉帝国的旁边还有一个匈奴,我们还打得过吗。”语言有些琐碎,甚至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可是李儒能听懂宇文轩想要表达的。宇文轩完全不顾及李儒,接着说道:“原本如此强盛的大汉,却被弄成了现在这样。汉啊,我很满意。但是现在的刘氏啊,我很不满意。” “那大人的目的?或者说,目标?”李儒想了下后问道。 “用尽一切办法,让大汉变得强盛,比以前更加的强盛。”宇文轩看着李儒:“不管最后谁为王,大汉必须是一个统一的强盛的,立即能发动一场灭国战争的帝国。” “为什么?”李儒看着宇文轩表示不解。 在这个时代,当汉武帝把匈奴给砍死并且一分为二之后,中原人的心中,就真正的完全的认为华夏就是天下,最起码是天下的中心。所有的外族、胡人,天生就是低人一等。自匈奴之后,也从未有人把胡人当做一种威胁。 所以,在这个时代所有的诸侯,都只有一个想法——无论付出任何代价,中原统一就好。只要中原统一了,那就握住了天下,然后再慢慢恢复。 可是,他们谁又能想到,就一百多年以后,他们眼中所瞧不起的胡人,真的会南下养马,掠夺中原的啊。 而这种结果,是宇文轩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接受的啊。哪怕身死,他也要为中原、大汉,或者说是华夏,留下抵抗外族的力量。所以在宇文轩的设想中,大汉必须是一个统一且强盛的帝国,强盛到哪怕匈奴再生,也不惧一战。 “文优啊,记住一句话。”宇文轩突然用一种带有先知意味的语气说道。 “洗耳恭听。”李儒顿首。 “先贤为我们缔造了中原文化的根基,但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层桎梏啊。”宇文轩幽幽的说道。 李儒皱眉,有些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宇文轩看也不看李儒,边走边道:“字面意思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