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长安变 I (第2/2页)
一动也不动,就任由这些东西砸在身上。 在这个世界,凡是天下闻名之人,没有一个是弱者。尤其是王允这种已经坐上三公高位的人,其本身就是一个高手。也许自身不善于战场厮杀,但是以其身体素质,还不会被这些东西砸伤。最初额头上的血,说是没注意,倒不如说是王允故意的。 沟通,必须要在刘协冷静的情况下进行。 而他越惨,刘协能够冷静下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你还有脸来见我,当初你是怎么和我说的,是怎么和我说的!!”刘协披头散发,气急败坏的冲着王允大喊。 “陛下,微臣已经尽人事,剩下的唯有听天命了。”王允,淡淡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天命不在寡人吗?!”刘协直接来到王允身前,一脚将王允踹倒,看着王允喊道。 “陛下,能允许微臣起身回话吗?”王允躺在地上,依旧用淡然的语气问道。 也许是发现王允在整个过程中,连语气都没有变过,刘协也就明白王允在进来之前,就想到了所有他可能做的事。一时间无趣的很,火气就这么被消磨掉一块。挪开还踩在王允身上的右脚,然后回身走去,道:“王司徒,起身回话吧。” 王允起身后看着刘协,第一次的,如此平静的打量着这位大汉的王——哪怕是名义上的。 天份并不差,从最后的那句话能看的出来。已经到这个时候了,依旧能调整过来。可是也只是小聪明而已,如果真的有能力。从最初就不该有那样暴走的表现。 吕布是走了,长安是守不了,他也是将要落到李傕手中去了。 可,那又怎样。 李傕敢杀汉帝吗?连董卓在的时候,刘协都活的好好的,如今董卓不再了,李傕难道敢杀他? 如果不敢杀他,那他和董卓在的时候又能有多少区别。更屈辱些?更窝囊些?以董卓所作所为,刘协还能被怎样。可只要他还活着,汉帝的这个名义还在,他就有机会东山再起。既然如此,那一开始的表现是什么?自暴自弃,放弃挣扎,还是因为恐惧而失常的表现? 所以说,刘协,小聪明有,但却缺少大智慧。 既然李儒和贾诩最后帮李傕等人搞定了凉州兵,那肯定以不同的方式告知过他们——刘协不能死,哪怕是作为一个傀儡存在,那也要摆在台面上。否则,刘协死的那一刻,就是李傕等人身死的那一刻。 这个天下,还有无数人看着呢。 “陛下,今天的事,总需要有人来承担一些。长安城破之时,也就是我王允身陨之日。”说道自己死,王允的语气已经平静:“可既然到这一步了,微臣不得不再劝陛下一句,以后遇万事,切忌冒失行事、义气而为。对于陛下来说,‘汉’不倒,陛下就不会落幕。积蓄力量,等待他日东山再起。” 说完后,王允也不等刘协的命令,便独自的转身离去。 以刘协的城府来看,似乎做不到东山再起的那步了。小聪明,有时候是会误事的。不过,作为一名汉臣,王允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只是,当王允刚走出刘协寝宫的时候,一个人却拦了上来。 王允看着拦他的人,笑道:“王师,没想到你还在。” 这里的“师”字更多的是指天子师,所以王允口中的王师,也就只能是刀绝王越。 和王允不同,如今的王越可是不甘的很。 他一直跟在刘协的身边,为的可是平步青云,有朝一日能在朝堂之上成为人上人。可如今呢,董卓身死刘协也没翻过身来。如今,甚至都有了要翻船的危险。王越不甘心,非常的不甘心。所以他找到了王允,希望他能从王允这里得到什么。 只是,如今看起了,王允已经自身难保了。 “本来有事要找你的,如今看来……”王越看着王允,带着点同病相怜的意味说道。 “不用可怜我,我跟你不是一路人。”王允自然看出来王越的意思,摇了摇头道:“我知道王师的追求,对此,在下只能说,听天命吧。” 说完后,王允离开,王越也没有阻拦。 就这样,王越站在刘协的寝宫之外。不知道过了多久,一个老太监却是慢慢的走了过来,低声道:“王师,有些事,其实是可以换一条路的。” 猛然,王越抬起头,看着那个说话的老太监。 脸上,满是惊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