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的安平王 (第1/2页)
贾诩的话让刘赦不由的心惊,回头看了下贾诩的脸,艰难的转回再看向宇文轩,道:“州牧大人不打算介绍下。” “贾诩,贾文和。”还不待宇文轩开口,贾诩就自己说道。 只是,贾诩说完之后,刘赦的略皱眉头。贾诩这是个很有名的名字,刘赦从未见过本人却听过这个名字。毕竟,身为刘姓后裔,对董卓的人都有种仇视。毕竟,不管是外戚还是宦官,哪怕是以前那些所谓的党人,其本身都是伏在皇权之下。只有董卓,公然凌驾于皇权至上。 公然撕下了皇权的遮羞布,如同在和刘氏家族挑衅。 更甚至,董卓下命,李儒执行,毒杀了被拉下皇位的汉灵帝,刘辩。 想到这里,刘赦将目光转向李儒。 在这里的几人,宇文轩不用提,典韦和武安国已经是宇文轩的标志了。作为两个保镖型的人物,宇文轩到哪基本就带到哪。而沮授,虽说是声名不显,可问题是沮授之前就是韩馥的下属,一直在冀州的地盘上。而刘赦更是在冀州待了这么多年的。相互之间,就算没有见过也有所耳闻。而唯一让刘赦没有印象的,就李儒和贾诩了。 如今贾诩已经自己承认了,剩下的一个,就有可能是李儒了。 面对刘赦的眼光,李儒微笑道:“在下李优,字文儒。现在跟在州牧大人的身边,查缺补漏。” 李儒的话,让在场的都颇有些惊讶。不过在看到刘赦的表情后,也就都明白过来。宇文轩率先笑道:“献王大人见过李先生吗。” 刘赦摇摇头,道:“没有。” 有些事,不管真假,不管有人信还是没人信。甚至就算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是明面上却必须是另一回事。刘赦会猜李儒的身份,或者说已经基本猜中了李儒的身份。可当李儒说完这句话后,他就是李优。和李儒没半点关系,只要刘赦还不想和宇文轩闹翻,他就必须信李儒就是李优。 或者说,在宇文轩身边,只有一个叫李优的老书生。 “贾先生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心里存着疑惑,刘赦还是把目光放到了贾诩身上。 安平王刘续,这其实是一个很敏感也很倒霉的人。 倒霉是因为在几年前,张角在钜鹿起义。包括张角的徒弟在内,瞬间集齐了十二个大渠帅、二十四个小渠帅。尤其是在冀州,张角这个经营了几十年的地方,更是没有流血的就占了下了。而当时,在大汉就只有这位安平王刘续站了出来。算是公开反对张角吧。结果很明显,后来死了。至于是预谋还是意外,各有说法。但结果就是,刘续死在了那场暴乱中。之后,安平国就算是名存实亡了。有这个独立分封的国度在,但是却没有了继承人。 至于说敏感。要知道,现在安平国可在袁绍手中。而安平国国相,也是袁绍安排的人。 如果说安平国刘续还有后人的话,那就在法理上,能够正大光明的将袁绍安排的人赶离安平国。毕竟,安平国的任何事宜,都是由本国国王来决定的。至于说赶不赶的走,后面不是有宇文轩支持吗。 现在贾诩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契机。 一个完美的,让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契机。这,也将是宇文轩对袁绍展开作战的第一步。 只要能找到安平国刘续的后人。 最最关键的是,贾诩这句话并不是胡乱问的。按照贾诩自己的信息,原本献王刘赦,真的和安平王刘续熟识。 “怎么?为什么突然问道这个。”刘赦反问道。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现在已经打算投靠州牧大人,自然要为大人想下。而这安平国国相,本身不就应该是州牧大人和安平国国王互相商量的结果吗。”贾诩笑着说道。 “我是跟他很熟。但是,你们知道的,在几年之前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刘赦反问道。 “后人呢?安平国,偌大的领地、采邑,就没有一个合适的人继承吗?”贾诩再次问道。 刘赦一言不发的盯着贾诩,然后转头看来下宇文轩。在发现宇文轩没有任何动作之后,刘赦小心的道:“州牧大人,这事,容我想想。” 看到刘赦的表情,也看到贾诩传来的信息,宇文轩朝着刘赦点头,道:“请尽快。” 刘赦离开了熏楼,而最后的那句话,无疑向宇文轩和贾诩说明,他真的有刘续后人的消息。只是,刘赦这种表达方式,没有隐瞒,也没有交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