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1 春花秋月何时了 (第1/2页)
一队人马在广袤的平原上,缓缓向南行进。 这正是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好时光,和煦的春风温柔地抚过人的面庞,让人浑身上下都沉浸在一种极适意的氛围当中,仿佛将心头一切忧郁和困扰统统洗尽了一般。 这队人马打头的,乃是一个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的青年——他身材并不高大,却骑了一匹矫健的骏马;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眉宇之间却浮现出一股难以察觉的哀愁。 这青年端坐马上,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抓着书本,也不认真阅读,只是不时扫上一两眼,又举目观赏沿路风光。 身后却有一骑上前,在他耳边说道:“公子,我们走了大半天了,也该喝口水,填填肚子了,是不是找个地方歇息一下?”说话之人虎背熊腰、面色黝黑,一看就不是寻常匹夫。 那青年听了他的话,又抬眼看看日头,说道:“好,你到前头找个小店,就在那边先休息休息吧。” 那汉子点点头,松开缰绳,双腿同时一夹马腿,他胯下那匹甚通人性的骏马便“泼喇喇”向前奔驰而去。 不过片刻功夫,汉子便已回来复命:“公子,前头大榆树下有个茶摊子,虽然不是什么上档次的好地方,却也是十分干净,要不我等现在那别歇息一下。” 那青年全无所谓地点点头,说道:“好!就依你,前头带路去吧。” 黑汉子所说的那棵大榆树并不遥远,一行人走了不过一盏茶功夫,就已到了那边。树下果然有个白须老头儿支了个摊子,摆了几套桌椅板凳,向过往行人贩卖凉茶。 那老头年纪虽大,却也十分热情,见来了越二十个顾客,赶忙起身迎上前去,招呼道:“来来来,各位客官走了大半天了,不如下马来这边坐坐?” 领头的青年见此处茶摊摆设虽然简陋陈旧,却依然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心中生出三分好感来,便对那老人说道:“好,我等就借贵宝地,稍息片刻好了。还请老人家倒几碗茶来。”说罢,便滚鞍下马。 这青年身后跟随着的十八个大汉见状,也都翻身下马,将马匹拴在路边。 那老者见下马的十几个汉子一个个五大三粗、面目可憎,不免有些惊慌,忙对青年说道:“这位公子面相和善,看着像个读书人。可是这些随从怎么都长得山贼似的,别惹出什么麻烦来啊!” 那青年笑道:“这些人虽然面相难看些,却也不是坏人,还请老人家不要在意。我等还要赶路,在此处喝口茶就走。”说着,从袖中摸出一两一锭的银子,随手递给老头儿。 这老头在此处贩卖的凉茶,不过一文钱一碗,这一两银子足足抵得上他十天半个月的收项。 因此这老头儿接过银子,面露难色道:“公子这么大一块银子……小的没带了剪刀,可没法子找零啊!” 青年满脸微笑,说道:“谁要你找钱了?你小心巴结着,多余的钱就算给你的赏钱好了。” 那老头闻言,立即眉开眼笑,千恩万谢道:“老头儿虽然老眼昏花,可一看公子就是个贵人。瞧瞧这派头,不用说就是人上人,您指甲缝里流出点儿来,就够我们吃喝不完的了……” 他正滔滔不绝地奉承,却听一旁一个汉子嚷了一声,道:“嘿!那边的老头子,先过来给大爷几个倒茶,耽误不了你拍我家公子马屁!” 那老头听那人说话粗鲁,吓了一跳,忙道:“来了,来了。这位爷请稍安勿躁。”说着就要上前为他沏茶倒水。 那青年却一把拉住老人,说道:“老人家不必搭理他们,只在这里陪我说话就好。”又转身对那喊话的汉子道,“茶碗茶缸都在这里,你自己起身倒茶,就累断了你的狗腿了吗?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那粗壮汉子被这青年几句训斥,顿时打了焉,只好乖乖起身,自己舀了一碗茶喝。其余人等见状,也都不敢再招呼老人伺候,一个个自己动手取碗喝茶,又拿出随身干粮就这水往下吞咽。 那老人见这么一大群粗野汉子,都对这面目清秀的年轻人俯首帖耳,越发觉得奇怪,连忙请这青年坐下,亲自为他端了一碗茶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道:“听公子口音,是北方人吧?这回南下,是要升官,还是要发财?” 青年却不答话,反问道:“老人家,这里是哪处地界啊?” 老头儿顺口答道:“这里算是淮阴县地面,公子瞧见这棵大榆树了吗?据说是几百年前一个仙人种下的,我们这村子,就照着这棵树,取名叫大榆树村了。” 青年点头道:“新君拥立,减免天下钱粮。你们河南这里是穷地方,去年又遭了两番战乱,皇上特旨,一下免了两年税收,这下日子好过多了吧?” 不想这老头儿却摇摇头,说道:“国家大事,同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有什么相关?免去钱粮,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又得不到好处,还不是当官的、当地主的收益最大?” 青年听了,眉头一皱,略加沉思道:“莫不是你们这里又出了贪官污吏,违抗圣上旨意,擅自摊派?” 那老头又摇摇头,说道:“我们虽然不过是些小草民,却也知道幽燕王爷当了皇帝,最恨贪官。他老人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