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4 血战 (第2/2页)
,秋仪之这样的骑兵迂回,居然没有引起倭寇丝毫注意,轻轻松松便来到倭寇身后不过五六十步的地方。 秋仪之暗自庆幸自己行动没有被倭寇识破,又同手下亲兵小声吩咐了几句,便一马当先往倭寇身后直冲过去。 倭国日本乃是一介岛国,地域十分狭窄,没有可供养马的牧场,所产山马都十分瘦小羸弱,不堪野战。故而倭国没有什么像样的骑兵战术,同样的,也缺乏克制骑兵突袭的战术。 因此秋仪之这支精干的精锐骑兵,丝毫不废什么周章,便突破倭寇薄弱的后方,一直杀透敌阵,来到正在围攻伍常锡的倭寇身后。 按照常理,要歼灭身前这些倭寇,以秋仪之骑兵之利,应当纵马继续向前开展毫不停歇的进攻,利用马匹的冲击力对没有重甲、长矛保护的倭寇进行最大程度的杀伤。若一次冲锋无法歼灭或是击溃敌军,那便要拉开距离,重新组织冲击,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将对手彻底碾压击败。 然而秋仪之虽然懂得其中道理,却不能依法而行——只因对面除了倭寇之外,还有官军将士,更有温灵娇、林叔寒等人混杂在官军之内。若是发起冲锋,对倭寇造成重大伤亡自不必讲,也极有可能冲击威力未消,会殃及池鱼,造成林叔寒、温灵娇等人的危险。为今之计,只有步行同倭寇短兵相接,力争杀散敌手,或许还能将林叔寒和温灵娇解救出来。 因此秋仪之前思后想了整整一刹那,终于拿定主意,带领手下亲兵及尉迟霁明统统翻身下马,又在自己坐骑耳边低吟了一句什么。那匹汗血宝马深通人性,领着其他骏马快步退到一边,双眼似乎含着泪水,远远看着自己的主人。 秋仪之见状,暗自嗟叹了一下,随即深吸口气,高呼道:“兄弟们,杀尽倭寇,就在今日!”他话音刚落,“锃”地抽出腰间那柄漆黑的西域宝刀,徒步便往倭寇身后冲杀而去。 他身后尉迟霁明等人见了,也连忙各持兵器,向倭寇杀去。 秋仪之之前那声高呼,已然引起倭寇注意。他们其中不少人抛下孤军奋战的伍常锡不管,纷纷转过身来,却惊见一票人马已经出现在自己身后,更有一人正挺刀向本方冲杀过来。 然而这群人马人数却仅仅不到十人,以自己的人多势众、倭刀锋利,实在是不足为据,难免起了轻慢之心。 可是这群倭寇并不知道,对面冲杀过来的这票人马,乃是大汉精锐中的精锐——不仅武艺高强、斗志昂扬,而且已同倭寇交手了无数次,对他们早已没了丝毫畏惧之心。 只见尉迟霁明后发先至,运起绝顶轻功,已跑到秋仪之身前,反手握着温灵娇赠送给她的那口短刀,轻轻巧巧就拨开了几名倭寇手中长刀,又不知用了怎样矫健灵巧的身法,几个转身,便切断了三个倭寇的脖子。 这些倭寇全没料到率先冲杀进来的这个小姑娘居然有如此身手,还没反应过来,秋仪之已领着其他八个亲兵杀到身前。 这些亲兵都经过中原武功第一的尉迟良鸿的指点,对倭寇武功路数也颇为熟悉,手中所持都是渤海国进贡的利刃。因此论及单兵战斗能力,比这些倭寇更在以上。同时,他们同散兵游勇的倭寇相比,更胜在有统一指挥,懂得互相协作、互相保护,能将个人战斗力充分发挥出来。 有了这几层原因,秋仪之所率虽只有不到十人,却个个以一当十,一通奋力冲杀之后,便已同林叔寒和温灵娇会和一处。 秋仪之见林叔寒、温灵娇和荷儿三人,虽然经过这场风波,已是狼狈不堪,索性身上并没有受伤,因而心中稍定,乘倭寇暂时退却之际,说道:“林先生、温小姐,都怪在下冒失,这才让诸位身处险境,在下先道个歉吧。” 温灵娇危难关头仍旧不失平日温婉气质,淡淡地说道:“昨日公子因我遭难,今日我亦因公子犯险,可谓两清了吧……” 林叔寒听温灵娇值此紧要关头,还在算什么人情账,连忙打断她的话:“大人何须如此?温小姐也不必泄气!眼下还没到山穷水尽之时,想办法突破倭寇围攻,才是正经事!” 林叔寒这话果然提醒了秋仪之——以自己现有的兵力,想要将眼前倭寇诛杀殆尽,无异于天方夜谭;可是要想全身而退,却也并非什么难事。 于是秋仪之赶紧走上几步,走到已杀得筋疲力尽的伍常锡身旁,对他说道:“伍将军,都怨在下贸然行事,以至于将军及麾下将士入此进退维谷境地……” 伍常锡忙道:“秋大人无须自责,大丈夫宁死阵前,不死阵后,能同倭寇同归于尽,也算是个好归宿了……” 他话音未落,却听身旁一个兵士骂道:“你想死就死,老子还不想死,不要拉老子当垫背的!我家里还有老娘要养活呢!”说着,居然嚎啕大哭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