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58 中枢机密 (第2/2页)
寻常官样文章习气,并没有什么可观之处。 于是秋仪之又小心将圣旨卷好了,递给刘庆,口中却还说道:“皇上旨意,我已瞻仰过了。不知圣上还有什么话要带给我吗?” 石伟咧嘴笑道:“都说义殿下聪明,怪不得皇上在广阳时候就喜欢义殿下。确实,皇上有封信托我送到金陵这里来,要交到殿下手里头。”说着,石伟便从贴身的衣兜里头掏出一封密封完整的书信,又复双手捧着递到秋仪之手中。 秋仪之接过信,刚要拆看,却听石伟说道:“义殿下,这是皇上给你一个人看的,怕就是传闻当中的密旨了吧?当着我们这么许多人就拆开来看,似乎有些不妥呢!我们几个眼拙,嘴巴又不牢靠,若是传言出去,怕是有害无益吧?”说着,石伟眼中突然露出一道凶光,随即又换回了方才那副谄媚的神情。 秋仪之被石伟转瞬即逝的锐利目光吓了一跳,立即将书信藏入怀中口袋里头,脸上勉强挤出笑容,说道:“还是石将军传旨传多了有经验,我也是头回接到皇上密旨,心里有些忐忑,才忘了机密二字呢!” 其实秋仪之接到的密旨甚多,在林叔寒、赵成孝面前也是从不忌讳拆看的,他这么说在不经意间已是打了个马虎眼。 林叔寒、赵成孝,一个是聪明绝顶之人、另一个也不是什么笨人,听到秋仪之这么说虽没有随声附和,却也是莞尔一笑,似乎是在嘲笑秋仪之办事不机密一般。 却听石伟说道:“这也不怪义殿下。小的传旨传了那么许多,传密旨的差事也是头回碰到。也不知道这里头应当有些什么规矩,反正交到义殿下手里就行了,万一皇上今后询问起来,殿下还得给我打个圆场。” 秋仪之知道石伟这话半真半假,便也不接茬往下说,却问道:“石将军是经常能见到皇上,还有钟离宰相的人。不知这两位最近身体如何?” 石伟听秋仪之问起这两位贵人,立即换了一副十二分恭敬的神情,说道:“钟离宰相日理万机,不是在办事就是在批文,不是在见人就是在面圣,我是难得见到一会的。不过他老人家还能这样倾心办事,可见他的身体十分硬朗,义殿下不用担心。” 秋仪之听石伟的话,脑海中顿时浮现出钟离匡紧绷着一张干瘦的脸,将会面之人吓得半死的情景,禁不住莞尔一笑。 “不过皇上么……”石伟又说道,“不怕义殿下怪我口无遮拦。皇上是行军打仗的王爷出身,身体本来是极健朗的。可是小的每次碰到皇上,皇上总说是身体疲劳得很,总想着哪天再御驾亲征,就怕身体吃不消,没这日子了……”说着,石伟便长长叹了口气。 秋仪之听了却是十分伤感,忽又想起离京时候,钟离匡曾对自己说过,说是皇帝郑荣讨逆之役前后伤了肺气,恐怕日后身体日衰,再也不复当年英明神武的模样了。 然而秋仪之胸中固有千言万语,口中却只叹息道:“谁都想要当皇帝,可谁知当皇帝的苦?” 可他话刚一出口,便知说错——郑荣原本是没有这当皇帝的福分的,偏就借了“讨逆”的名号,废了老大功夫,闹得北方数道喧嚣,这才当上了皇帝——他这话,不就是在嘲讽皇帝郑荣自讨苦吃么? 因此秋仪之赶紧接口说道:“石将军回京时候,一定要替我向圣上说上一句,要他老人家注意节劳,并敬祝他老人家万寿无疆……” 石伟听到这句颂圣的话,立即站起身来,极恭敬地起身听秋仪之说完,拱手说道:“小的记下了。” 秋仪之点点头,又不知接下来有何话说,只好在众人的目光之中沉默地站着,一时之间气氛略显尴尬。 过了好一会儿,秋仪之才想起个话题,又问石伟道:“我几个兄长,不知近况如何?” 石伟赶忙接话道:“好,好,都好。就是忙!这个……最近陕甘鼠疫疫情久久不能消弭,皇上心里着急,就派了大殿下亲自到陕甘去处理。鼠疫的事情,诸位恐怕也是知道的,别的疫情越是炎热越是猖獗,然而鼠疫却越是寒冷越是厉害。现在是秋天了,别看江南还很炎热,陕甘有些地方都已经下雪了。眼看鼠疫刚刚消停一些,就要入冬了,大殿下不敢事先回来,还在陕甘坐镇呢!” 石伟这几句话,牵涉到朝廷中枢的机密事情,让在座诸位全都竖起耳朵听得十分认真专心。 石伟见状众人一脸专注的表情,心中得意,便继续说道:“还有北边也不太平。据说突厥的毗西密从西边借了到了兵,又统一了突厥各部,开始袭扰北边。要知道崔楠、韦护两位将军都在南边,皇上手边没人可用,就派了二殿下亲自领军在广阳屯军,防着突厥南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