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8 那边有人接应 (第2/2页)
身上,昏沉之间一个倒栽葱跌到长江里头去了。 秋仪之不通水性,在这长江之中喝了几口浊水,立即好像秤砣一般往江底沉去,眼看就要变成江底螃蟹的食物。 在乌篷船后面推着船走的“扬子鳄”见状,立即深吸一口气,朝着秋仪之下沉的方位,用尽全部力气向下猛冲。 这“扬子鳄”不愧他“扬子鳄”的诨号,人长得虽然五大三粗,在水里头却是灵活无比,不一会儿便已将秋仪之整个托出了水面,背在自己背后,脊梁还不停抖动,让秋仪之将喝进肚里的水“咕噜咕噜”往外吐。 秋仪之死里逃生,又在凉水里头激灵了一下,头脑反而清醒了许多,趴在“扬子鳄”背上看了看乌篷船上躺着的尉迟霁明,又抬眼望了望越来越近的燕子矶码头,果断下令道:“你们快点游,赶紧把船赶上岸,那边有人接应!” 此时天尊教中温鸿辉也从船篷内出来,见秋仪之居然已从船上逃了出去,恨得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那黑衣女人忙道:“都怪我一时怒火攻心,把这小贼打下了船。少爷点点头,我便用暗器把这小贼打成马蜂窝!” 刺客温鸿辉已经恢复了理智,心想:现在自己船上几个人都不通水性,若现在就杀了秋仪之,难保他两个手下恼怒之际不会将整条船凿翻,让自己葬身江底。 因此他思索了一下,说道:“不忙,回去就回去,我们那边有人接应,还怕了他不成?”说得居然跟秋仪之一模一样。 “扬子鳄”身上背了秋仪之这个旱鸭子,没法再出力推船,因此即便“铁头蛟”体力再好、水性再熟,也经过好大一番功夫这才将这艘不小的乌篷船送到燕子矶码头上。“铁头蛟”已经是累得连滚带爬才从水里爬到岸上,却是再也无力站起,只好用手撑跪在一块大条石上,不住喘着粗气。 秋仪之趴在“扬子鳄”的背上,也紧随其后登上燕子矶码头,尚未来得及说话,便见码头前头大街之上一队人马纵马奔驰而来,定睛看去,领头之人正是自己最信任的战将赵成孝,在他身后跟着的则是自己十几个亲卫骑兵。 秋仪之更觉放心,精神稍一放松,竟不由觉得有些头昏脑涨,使劲摇摇头,定定神却见赵成孝已在自己身旁,便强颜欢笑道:“难得我变成落汤鸡,让赵哥看了笑话了。” 赵成孝却是一脸严肃,答道:“大人没事就好。我奉了林先生之命,前来接大人回去!” 说罢,赵成孝也不等秋仪之同意,便指令手下两个弟兄,将筋疲力尽的秋仪之搀扶起来,就要往金陵城方向后撤。 此时秋仪之忽然想起尉迟霁明和温灵娇还在天尊教主温鸿辉的船上,忙道:“别忙,尉迟霁明和温小姐还没救出来呢!” 赵成孝也是一惊,心想:温灵娇也就罢了,以尉迟霁明的武功又怎么会轻易落在别人手里?然而现在不是深究事情经过原委的时候,赵成孝赶紧问道:“在哪里?我这就派人去救!” 秋仪之半转着身往乌篷船那边看去,见温鸿辉已下了船,身边却不知何时簇拥了一百多人,其中最高最大好似黑塔一般之人,秋仪之却认得——正是个把月之前同自己过不去的“铜眼罗汉”——果然已经投靠了天尊教中,而他当时在园外楼中提起的那个“大人物”谜题自然也已揭晓。 秋仪之遥遥望见这些人年龄各异、衣着不同、容貌奇怪,一看就是武林人士。这些人大多手中各执刀剑棍棒等武器,想来就算是武林之中寻常的庸手,也是以一当十的人物。 看着这些突然冒出来的百十来个江湖豪客,秋仪之终于想起方才温鸿辉在船上说的“我们那边有人接应”是什么意思了。可是有了这群人守护在旁,就算是有尉迟霁明、甚或尉迟良鸿在身旁,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更何况是要从人群之中救出两个女子了。 秋仪之稍一犹豫,那边温鸿辉却大手一挥,令道:“对面那个小贼,你们快给我把他捉起来。谁拿住了他,便是今日头功,我重重有赏!”说着,便从船篷里头取出馒头大一块金子,托举在手中,“谁抓住那小贼,这样的金子我赏他十块!” 这些江湖豪客大多是见钱眼开的主,见这样温鸿辉明码标价,立即被他激起杀机,早有七八个轻功不凡的江湖人士已纵身向秋仪之蹿了过来。 秋仪之距离温鸿辉的乌篷船不过十来步距离,他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又见几个武林高手猛虎扑食般朝自己冲杀而来,下意识就想抽出那口西域宝刀防身。然而他摸到腰间的手,却只触碰到一副空落落的刀鞘,这才想起这柄几次救了自己性命的宝刀已落到别人手中去了,现在自己是真真正正的手无寸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