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权臣_020 杭州城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20 杭州城下 (第2/2页)

力干将守住营盘,一时半刻之间,也不至于出事的。”

    崔楠听了眼前一亮,心想:我手下几个副将论进攻远非我的对手,可单论防守,却都丝毫不次于我,留他们在这边主持大营事务也是一样的。

    想到这里,崔楠终于点头道:“林先生说得有理,就这么办。”

    于是崔楠从本部人马之中,挑选了五万精兵,由自己亲自带领,又协秋仪之所部二百余亲兵乡勇,一路北上往杭州救援而去。

    至于左将军行辕,崔楠虽选了手下最为得力的副将主持,心中仍觉不安,便用左将军关防,让剩余五万人马进温州城守备,这样一旦岭南道主力来攻,那仅凭温州城墙,便至少也能支撑十天半个月,到时崔楠便能自率军队回援。

    崔楠、秋仪之准备得虽然充分,然而行军却极不顺利。

    原来江南道十月的天气刚好入秋,有道是“一阵秋雨一阵寒”,今年的雨量比起往年来又格外多,大军还在温州境内时候,便已被笼罩在无边无际的绵绵细雨之中。

    江南道路又多土路,被雨水一浸就变得泥泞无比,踩在这样的地面上,行军速度当然受到莫大的影响。因此大军一直走了两天半,这才将将离开温州府地界,来到杭州境内。

    可一入杭州,雨势居然又剧增起来,从如烟如瘴的霏霏yin雨,变成了劈头盖脸的狂风暴雨。

    大军在雨中疾行,还没走几步,便有不少人在泥地上滑跤摔倒,摔断了手脚。不少兵马在雨中湿淋淋走了整整一天,夜里又没有好好休息,待第二天清晨收拾人马时候,发现已有不少兵士高烧生病,清点了一下,竟有四五千人之多。

    这些人没法继续行军作战,崔楠、秋仪之只能安排其就近进城休息,自己率领剩下的兵马继续向杭州赶路。

    杭州距离温州,直线距离不过三百余里,照道理急行军三天到四天就能走到的,可是杭州和温州之间正好夹了一条钱塘江。钱塘江入海口正在杭州湾正中。因此,若是要从温州赶往杭州,就必须绕一条远路,让路程延长到了近五百里。

    又马不停蹄走了两天时间,崔楠、秋仪之终于来到杭州城周边。

    杭州附近原本就被坚壁清野得杳无人烟,又经过岭南道一场突如其来的兵祸,原本极为富庶的所在,居然变得荒凉无比。

    秋仪之唯恐自己来得不够及时,让此处再遭兵祸,便赶紧催军前进。

    然而大军已疲惫到了极点,除了秋仪之新募的那群乡勇团练之外,崔楠麾下的其余禁军却是再也不能如刚刚出发时候那样保持高速行动。

    好不容易来到杭州城下,崔楠、秋仪之见杭州城墙斑斑驳驳,东一处熏黑、西一处毁坏,显然是经过了几轮争夺攻守,然而总体依旧十分稳固,没有城池将被攻破的迹象。又远远望见城下立起一座营盘,营盘之内所用岭南道的旗号,虽还算齐整有序,看上去却又些萎靡不振,显然也是鏖战之后疲惫所致。

    秋仪之、崔楠见到这样场面终于松了口气,心中却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派了精干轻骑前去打探情况。

    待轻骑回来禀报,说是岭南道军马总数在万人左右,且分兵四路各自堵住杭州城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每股军队人数都在三千人以下。

    秋仪之听了这样情报,却陷入沉思:兵力不多又分兵行动,这无疑是犯了用兵的大忌,按说以岭南王这样身经百战又老jianian巨猾之人,不该犯这样的错误……难道这围攻杭州城的果然就是岭南道一支偏师,岭南王本人并不在此军之中?

    崔楠也是一样疑惑,想了想问道:“城中情况如何?”

    那探子回答:“四门都被岭南军严密守住,无法靠近,杭州城里情况不明。”

    崔楠沉着脸点头道:“知道了,下去吧。”

    他又沉思了片刻,对秋仪之说道:“情形不明,我也要去看看。”

    秋仪之也忙招呼过赵成孝,要他率领麾下两百精锐,护住自己和崔楠,跃马登上距离杭州城两三里地的一座小山包上,仔细观察敌军情形。

    一看之下,才知道方才的探马没有半句虚言,围攻杭州城池的岭南军数量并不多,组织指挥也不是十分严密,似乎一鼓作气就能轻易攻克一般。

    可是越是久经沙场之人,越是知道兵危战凶的道理,这样情形之下崔楠和秋仪之齐齐闻到了一股危险的气味,总觉得事情并不像亲眼所见的这样简单。

    然而现在情势紧迫,岭南道大军或许正虎视眈眈看着自己的温州大营,又或许已经全军出动向江南猛扑过来。偏偏自己在行军来此的路上耽搁捋三天,时间上已容不得崔楠、秋仪之再细想商议。

    于是崔楠咬咬牙,说道:“不管了,先打一下再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