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2 驻跸青崖观 (第2/2页)
,临时立行辕、造行宫也来不及了,臣倒想到了两个地方可以一住。一个是原来殷承良常住的‘青崖观’,一个是林叔寒的庄园。这两处都甚安静,皇上可选择一处暂住几天,再待选址建设行宫如何?” 郑荣沉思了一番,说道:“虽说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然而朕鸠占鹊巢终究不好,还是选在‘青崖观’好了。” 按照秋仪之的意思,“青崖观”地方虽好,始终是死了的殷承良的老宅,似乎不太吉利、阴气又重了些,不如林叔寒的庄园来的堂皇舒适,可既是皇帝开口,他自然没有什么好反驳解释的。 于是秋仪之便叫赵成孝等点起手下兵马,又专门从已被攻破的江南道府衙门之中,找来刺史大人专用的绿呢大轿,亲自将皇帝扶进轿子,便护送着往“青崖观”而去。 走到半路,赵成孝慢慢走到秋仪之身边,对他说道:“大人,方才寻找轿子的时候,我在衙门里发现了被囚禁的江南道官员,刺史钱峰大人、节度使刘庆大人也都在里头……” 秋仪之听了一愣——钱峰等人自不必去说,记得刘庆城破当时不是同岭南军同归于尽了么,怎么还会活着。 于是秋仪之疑惑地问道:“刘庆?刘庆不是死了吗?” 赵成孝答道:“活着,就是手脚都受了伤,大概是只能躺在地上不能翻身,背后肌肤都烂了……” 秋仪之知道赵成孝为人稳妥,又是多次见过刘庆本人的,他说的话必不为假,便说道:“没想到这刘庆打仗本事一般,倒是个命大的。既然是有福之人,天不绝之,那可就要小心医治,不能违了上天意愿。赵哥你就派个人去,请军中最好的军医替刘庆看病。还有其他几位被囚禁的大人,也都要妥善安置,待我问过钟离宰相和皇上之后,再作处置。” 赵成孝答应一声,便退了下去。 秋仪之也赶忙下马,走到钟离匡身边,将赵成孝所报之事和自己的暂时处置办法,都同这位宰相大人说了。 秋仪之方才的处置,原也都是题中应有之意,钟离匡也想不出有什么需要订正改善的,便点了点头算是同意。 说话之间,抬着皇帝的绿呢大轿已到了“青崖观”前。秋仪之忙命人将山门全部打开,却依旧没法供这只八抬大轿进去,于是他便干脆命令手下亲兵立即将这山门拆了。 秋仪之手下都是些孔武有力之人,听得号令,不出一盏茶功夫,便将这“青崖观”原本就不甚结实的山门拆了个精光,便抬着载了皇帝轿子进到观中。 进到“青崖观”之后,秋仪之又同钟离匡商量着,选了一处向阳又僻静的偏殿,立即派人将屋子打扫收拾齐整,便让皇帝住了进去。 皇帝郑荣果然甚是疲劳,不一刻便已安然入睡。 忙碌了大半天的钟离匡和秋仪之见状,互相使了个眼色,缓缓从殿内退出,又轻轻将门掩上,退了出来。 秋仪之松了口气,忙又招呼过赵成孝,说道:“这边现在是禁地,皇上之前已钦点了你的护卫职责,你要严格约束手下的弟兄,不能出一星半点的岔子,知道了吗?” 赵成孝刚想答应,却听钟离匡在一旁说道:“不妥。赵将军所率人马,虽是皇上出京时候钦点的护卫,然而只由这两百人守护这么大一片园子,似乎人手还不甚够。我的意思,赵将军还是留下,再请尉迟良鸿点南下的刑部衙役两百人,我再点原御林护卫六百人,一共一千人在此处护卫。一切号令都听皇上指示,皇上现暂不能理事,便先由我负责此处关防。” 钟离匡话刚把话说完,秋仪之还在回味之间,却听钟离匡对他说道:“仪之,这不是信不过你、也不是信不过赵成孝将军。只不过是这里的责任太过重大,不能有半点闪失。几路人马互不统属,也好互相牵制,分散些责任。仪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秋仪之听钟离匡的口气少了原有的几分严峻、多了几分少有的温柔,又听他话中涵义显然是想帮自己分担责任,心中一阵感动,忙拱手道:“多谢师傅指教了!” 他一边说,一边想起这几日被自己的皇帝义父莫名其妙发作了几番,现在竟忽然从师傅钟离匡这里感受到了难得的温存,眼眶一湿,几乎要落下泪来。 却听钟离匡叹了口气,又说道:“仪之是个聪明人,我的心思你必定能够体会的。好了,你也疲乏了,这就回去休息吧。记得明天要到这边来报到的。现在皇上膝下三位皇子都不在,眼下就属你同皇上最亲,你又是懂得军事的,皇上跟前少不了你参赞军务。” 秋仪之听了这话,忙拱手向钟离匡施了个礼,又朝皇帝所在的房间拜了一拜,便退了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