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权臣_113 大局已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3 大局已定 (第2/2页)

 暂充总指挥的郑鑫见大局已定,便有空市恩售宠,令麾下百十来个骑兵,擎着书写了自己名号的大旗,在敌军阵前反复奔驰。

    他们一面纵马狂奔,一面还高声呼喊:“投降者既往不咎,顽抗者玉石俱焚!投降者既往不咎,顽抗者玉石俱焚!投降者既往不咎,顽抗者玉石俱焚!”

    这样一连喊了两盏茶功夫,岭南军的士气终于奔溃,渐渐有将士集结成两三百人的队伍,打着白旗、高举兵器,向官军投降。

    官军当然不会为难他们,将其缴械之后,便送往阵后由专人看管起来。其他岭南军兵士见同袍受到的待遇尚且可以接受,便也效法着出阵投降。

    转眼之间,数万人的岭南军死的死、降的降,只剩下几千人还手握钢刀,同庞大的官军对峙,而他们脸上显露的则是显而易见的惶恐绝望神情。

    已稳cao胜券的郑鑫心中得意,骑在马上绕着这群岭南军的残兵败将走了一圈,忽见敌军人群当中有一人衣着齐整华丽、身高体胖在一众败军之中显得极为显眼。

    郑鑫虽然没见过郑谕本人,但也从各方面汇集来的战报里头得知,这郑谕乃是一个大胖子,现在岭南军中除了眼前这人之外,再也没有同样肥胖之人,因此想必此人便是郑谕无疑了。

    于是郑鑫高声喊叫道:“嘿!前头那人可是郑谕?与我出来说话!”

    大胖子郑谕听了这声喊叫,心中一惊一慌,初时还想抵赖不承认,可转念一想这军中数万人,哪个不认识自己这位岭南王次子?于是他只好壮着胆子说道:“我就是郑谕,不知大哥有何话讲?”

    郑鑫和郑谕乃是嫡亲的叔伯兄弟,若在民间乃是除了亲兄弟之外,最亲密的同辈亲属,因此郑谕称呼郑鑫一声“大哥”倒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可这话在郑鑫耳中听起来,却不是滋味——你一个手下败将,凭什么跟我称兄道弟——故而厉声指责道:“哪个是你大哥?你大哥乃是岭南王长子郑诺,现正被朝廷关押起来。你若是想要见他,跟我走,我自然能够安排。”

    郑谕听了这话,身上泛起寒意——他看着自己手下这惊慌失措的几千人马,被朝廷数万大军重重包围的战况,也知道自己已到了插翅难飞的境地,能够在沙场之上保全性命,就已是一桩极为奢侈的事情了。

    然而从称雄一方的岭南王次子,转而为一阶下之囚,这样身份的极速跌落,也是郑谕所无法接受的,他咬着牙说道:“好。大皇子殿下话说得果然漂亮。不过在下郑谕也不是懦夫,殿下想要捉我这个俘虏,怕也是没那么容易!”他忽然想到自己身旁还有数千兵士,便高声喝道,“要抓我,先问问我手下这些弟兄答应不答应!”

    郑谕原以为自己问出这样的问题,手下兵士必然齐声高呼一句“不答应!”。却没料到身边将士只是面面相觑、交头接耳,竟没有一个高声说话的。

    郑谕不免有些心寒,抬头看了看郑鑫,却见他脸上浮现出再明显不过的蔑视表情:“郑谕,你不要在虚张声势了,还是赶紧缴械投降,负荆请罪吧。若还想负隅顽抗,请看这边!”

    说着,郑鑫一指身后——只见他手指的方向,上千弓箭手已张弓搭箭,直直瞄准郑谕,只待郑鑫一句话,便能将郑谕射成一只肥胖的刺猬。

    郑谕见状,长叹一声:“唉!成王败寇,理所当然。可我毕竟还是郑氏子弟,我若投降之后,能不能保全性命,给皇家留点体面?”

    郑鑫闻言,“哼”地冷笑了一声,答道:“郑谕,你还没搞清现在的状况么?你即便不投降,难道还能逃脱一个‘死’字么?你方才说得在理,你好歹也是郑氏子弟,身份摆在这里,你的生死还要仰仗我父皇决断,任何人都无以置喙。好了,我劝你还是赶紧出来投降,否则若逼我动起粗来,那才是不给皇家留体面呢!”

    郑谕投降,岭南军主力全歼的消息,有如长了翅膀一样,飞边了大汉天下的每一处角落。朝野上下的有识之士听到了这个消息,无不欢欣鼓舞。

    自神宗皇帝晚年时起,在朝廷中枢埋下的夺嫡之争,终于以郑荣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如今大汉国内、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已没有了可以动摇江山社稷的一切不安定因素,一代太平盛世正是指日可待!

    然而皇帝目前所在的金陵城却是极为平静,其中本来就十分幽静的“青崖观”似乎比之前更加安宁静谧,仿佛全然没有被外界的惊涛骇浪所波及。

    在皇帝郑荣眼中,自打岭南王岭南王郑贵被擒之后,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郑谕便丝毫没有同自己角力的资格,岭南军已是败局已定,之后的一切战事都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