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王佐之才 (第2/2页)
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厅门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龙礼堂;往北通群龙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各级官员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万龙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象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看,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排着进五百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象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七十条瑰丽的光芒线和四十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龙国主席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万龙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象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三层座席,有九千六百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象个小会场,能容纳三百多人。礼堂底层席位的桌柜都装有能同时翻译十二种语言的译意风,每四个席位还有一个即席发言的扩音器。第一层挑台的第一排同样装有扩音器,其余席位都有能听到一种语言的扩音小喇叭。屋顶和挑台下的灯光,能够把礼堂的各个角落照得通明。 在这座高大的礼堂里,尽管上下三层席位高低差距很大,底层面积达三千多平方米,最远处距离主席台有六十米,但是中间没有一根柱子。为了让我们了解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师画了一张草图,并且告诉他们,大礼堂顶上藏着比金龙城新扩建的天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其中六榀,一端压在一个九米高的钢筋混凝土横梁上,所有这些重量又一起压在主席台台口的两根柱子上,每根柱子都能承受三千多吨的重量。这样庞大而复杂的结构,该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啊!在这里,建筑师极力推崇建筑工人的伟大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是他们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这种复杂的结构工程,同时安装了声、电、冷热风、电视转播等各种复杂的现代化设备。 巨龙会议厅的北翼是群龙宴会厅,面临天街。从巨龙会会议厅北门进去,穿过大理石柱廊、风门厅、衣帽厅,就进入宴会厅底层大厅。这是宴前休息的场所。往前走,是五组六十二级的汉白玉大台阶,迎面墙壁上镶嵌着巨龙腾飞为主题的巨幅国画。画的一边是一片白茫茫的江山,“山舞银蛇,巨龙升天”;画的另一边,在云海茫茫中旭日东升,照耀着大地,显得“江山如此多娇”。从这里经过东西两侧的走马廊,就进入群龙宴会厅。 有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积有七千平方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设计的精巧也是罕见的。大厅内部的高度只有十五米多,由于运用了方井高、四周低的手法,形成不同层次的对比,就显得明朗宽敞。厅内屋顶和回廊圆柱的艺术装饰最引人注意,它把整个大厅美化了,给人一种雍容典雅的感觉。 建筑师还领他们参观了设置在大厅北面东西两角的厨房。厨房直通大厅两侧的回廊,开宴的时候,服务员可以从廊道进出宴席之间。厨房里的设备都是现代化的,上部厨房与地下室冷藏间和食品加工间等,都有专用电梯和楼梯上下运输。生冷和熟食,未洗和洗净的餐具,各有专线输送。人民大会堂的南翼是人大常委会办公楼。这是一座口字形的大楼,中间有六千平方米的庭院,里面一片草坪,是理想的集体摄影场地,也是幽静的休息场所。从这庭院穿过一座拱形的洞门,就到了巨龙会议厅的外面。 他们花了一整天时间看完这座大厦的时候,万道霞光洒在外面苍翠的树丛上,洒在杏黄色的墙壁上,洒在天安门的红墙黄瓦上,放射出一片光辉灿烂的异彩。 这是他们来金龙城的第一天,只是先来熟悉场地。明天就是正式会晤了。 今晚他们在龙国安排好的最高级的酒店里度过了美好的一夜。 三人西装笔挺早早来到会晤的场所。 李仁天带了最高级别的八名官员随性。当然他们身后还有四个保镖。 魏无忌能感觉出这四个人实力不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