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章 寻龙地师(下) (第2/2页)
自己的修行路线,他觉得或许自己已经抓住了关键点,以后有了要走的道路。 关于这些太过遥远,洪涛暂时还不想考虑,他现在在想的是如何利用天地大势来修炼方术还有强化自身,于是他便在脑海中查找当初背诵的净世典内容。 净世典有云:风水师的修行首重龙,九龙之势乃是我净世功法的核心,天地大势皆在九龙之内,不会越其之外。故而风水地师的修行之路便是修自身之龙。 古语有云:身长九窍者皆可修成仙道,其为何也?究其根源,九窍者吸气排气之所也,修道士讲究的是吐故纳新,引天地灵气入体,洗涤rou身的同时将其炼化,转变成自己的力量而后储存于小腹丹田气海之内。 欲使用这些力量时,只需将其沿奇经八脉引导而出便可。然此力量不同于世俗间的武学,虽说原理相似但力量和作用却是天差地别。 凡俗武学修的乃是真气,有穿金裂石之效,修道士修的是真元,有毁天灭地,翻江倒海之功,不可同日而语。为何会相差如此之大,除了功法的原因之外便是所吸收之气不同。 凡俗武学自然是只能吸收凡俗之气,不包含任何天地规则之力,修道士炼化的乃是天地灵气,比那些俗气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灵气者,灵性之气也,可形成生命的存在。 再者由于修道士炼化灵气,故而所使用的方术便能与天地规则产生共鸣,因此威力自然是十分巨大。然修道者需拥有灵体方能修炼,灵体者,即是能吸收炼化灵气的体质,万中无一,这也是修道士稀少逐渐没落的原因。 我风水师一脉的修行不需要体质来配合,首重悟性和眼光,能从复杂的天地环境中寻找出龙脉的所在,此后方能利用龙脉之势养自身之龙。 九窍对我风水师一脉的作用完全不同于修道士,因为他们他们乃是人体龙脉的储藏之地。九龙对应九窍,一窍暗藏一龙,待九窍九龙齐聚发展壮大之后,便可改变天地龙脉的走向,九龙合力突破生命的桎梏天人屏障,成就大道天师之境。 这种改变并非是极大范围的改变,而是在原有的范围上加以引导,微调而已,毕竟人力有穷尽时,一人之力又如何与天地之力相抗衡呢? 再者若是改变过多触碰到天地规则必将为天地之力所惩罚,也就是天罚,天罚之下,重者神形俱灭,轻则体伤衰微,因此切不可强力为之,哪怕是高等易龙地师也不例外。 除非是晋升无所不能的大道天师之境,移山填海,炼化龙脉地气只在弹指之间。风水师的修行之路简而论之就是养身体九窍之龙,之后就是不断的吸收天地之力蕴养九龙,使其壮大,养成自身之龙,方能九龙齐聚超凡入圣。 洪涛的脑海中瞬间略过净世典的相关记载,对于以后的修行之路,内心之中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看来真像那位暮尘先生所说,以后就要进入那些名山大川之中利用山川大势来修炼了。 这些就暂且不想了,他现在感兴趣的是以地势之力来修炼使用一些方术,还有就是《净世剑法》的威力也会暴增不少,如果一剑劈出去就蕴含天地之力,龙脉之势,那会是一番如何的场景,想想洪涛的内心就激动不已。 初期阶段洪涛练习三个方术,一个就是游龙身法,另一个便是神行之术,最后一个就是排山之势。第一个游龙身法便是将身体融于天地大势之中,游动起来将会灵活自如,如同江河中游动的巨龙。 此身法一经使用,在凡人的眼中将是如同鬼魅,到处都是残影,无法分辨你的虚实,即便是在同道的交手之中也能成为一大助力,前提是必须得与大地相接触,方能利用到地势之力。 第二个乃是代步的工具,对于地师来说,可以说大地就是他们的地盘,就是他的天下。因此高等的地师已经完全不需要马匹来代步,身形一动便是十数米之外。 此法与游龙身法完全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有两点:第一就是没有身法的速度快,第二持久力和耐力不是身法所能比拟的,故而才适合长途跋涉。 洪涛知道当初的大千真人已经成为高等的寻龙师,距离传说中的易龙师也是只差一步而已,他的能力可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快如最神驰的骏马,最主要的是他能几天几夜不吃不休,这一点是任何代步工具都无法比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