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献帝刘协 好友徐公明 (第2/2页)
都是军中精锐,以一当十不在话下。” “哦?只有八百骑兵?是不是有点少啊?”刘协一听才八百,满脸微笑已经消失,邹眉道。 “陛下,臣一收到诏书,即刻调兵遣将。臣担心陛下安微,于是带着八百铁骑,先行到来。” 张绣开口解释道。 刘协脸色稍微缓了缓,颇为勉强的笑道:“爱卿远来,舟车劳顿,先行下去休息吧!” 张绣挑了挑眉,恭敬的谢道,退了出去。 心中暗自感慨,“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古人诚不欺我啊!” 散朝后。 寝宫中,刘协一身华服,问着旁边的美少妇道。 “皇后,你说那张绣,只带八百骑兵,就敢前来勤王,是不是瞧我不起?” “陛下,张将军是因为担心陛下,一人双马赶来的,忠心耿耿,陛下应该庆幸呀!” 少妇朱唇轻启,声音婉转清脆,让人听了很是舒服。 “嗯,皇后说的有理,等朕收复山河,一定封赏他做个万户侯。”刘协双眼火热,透着一股疯狂,幻想着自己成为像光武一样的帝皇。 “爱妃,朕记得你喜欢桃花?待朕君临天下,许你百里桃林,朕陪你一起看那漫天桃花……” 刘协看着眼前的可人儿,说着情话…… ————— “公明,多日不见,武艺下降了不少啊!” 张绣收枪,缓缓的说道。 徐晃摸了摸手中的长刀,“不是我的武艺下降了,是你的武艺突飞猛进啊!” 徐晃有些恍惚,看着眼前的张绣,感叹时光的逝去。 在去年,俩人武艺还相差无几,如今却相差巨大。 “公明,想什么呢?”张绣揽了揽徐晃开口道。 “额,没什么!”徐晃回了回神,接着说道:“对了,我今天听你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倒是颇有胸怀!” “呵呵,不值一提!”张绣摸了摸鼻子,假装不在意的说道。 哪知徐晃脑筋转不过来,追问道:“这应该是一首词吧,应该有完整的吧?” “水满着溢,月圆则缺,公明又何必在意?” “如今这天下混乱不堪,虽有心救国,却势单力孤,无力回天啊!” 张绣悠悠的叹道,同时偷偷的撇了眼徐晃。 徐晃闻言,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月凉如水,夏虫低鸣! “公明,你志向如何?”张绣出声,打破了宁静。 “我愿学冠军侯,开疆辟土,扬我大汉国威。” 徐晃神情激动,手微微的有些颤抖,声调不直觉的变高了。 张绣先是拍手叫好,却又摇了摇头。 徐晃见此,不解的问:“子玉赞同,为何又要摇头?” 张绣看了眼徐晃,心想“小子,等的就是你这句话,总算是上勾了。” 故作高深,停顿了半分钟,在徐晃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张绣缓缓说道:“公明志向高远,值得佩服,所以绣拍手叫好。” “那摇头是作甚?”徐晃问。 “将军不识大势耶?北方袁绍,野心勃勃,雄踞冀,并,青三州,曹cao占兖州,豫州,袁术割据扬州……” “天下名为大汉,实为诸侯争霸之局面,将军虽有雄心壮志,确苦于没有用武之地啊!” 张绣把贾诩,伊籍等人的观点融合在一起,说的徐晃一阵目眩。 “子玉,你说我该怎么办?徐晃一时之间,乱了分寸。 “公明一身武艺不凡,又有统帅之能,何愁不能得明主?”张绣似笑非笑的看着徐晃说道。 徐晃闻言,看着眼前的张绣,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子玉,某突然想起军中,还有些事情未处理,先行告退!” 像是想通了什么,徐晃突然像张绣辞行。 张绣看着徐晃的背影,张了张嘴,还是没说出口,“得知我幸,失之我命,三国人才何其多也,不在乎这一个。” 尽管心在滴血,张绣还是厚着脸皮,自我催眠。 ————— “将军,斥候来报,俩日前曹cao调兵三千,一路向洛阳前来。” “哦!看来曹cao那边也有能人啊?”伊籍听后,有些感慨! “嗯,荀彧荀攸郭嘉等都不是轻与之辈啊!”张绣很是赞同的点头。 “主公,事不宜迟,需要加快速度啦!”伊籍进言道。 “好,我这就进宫。” —————— “陛下,东都洛阳为董賊所毁,不宜天子居,我与刘州牧商量,欲请陛下移驾襄阳!” 张绣话音刚落,就有老臣问道。 “移驾襄阳?张将军可曾考虑清楚?” 又有一人走出,道:“自高祖以来,历来只有东都洛阳,与西都长安,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将军慎言,现在首要之事,除jianian贼李傕,郭汜。” 张绣看着满朝老臣全都反对,不由的露出一丝苦笑。 再次躬身道:“陛下,众位大臣,李傕,郭汜有勇无谋,不足为虑!” “哼,边鄙武夫,陛下,三日前曹将军已尽起山东之兵,前来护驾!”国舅董承道。 “哦?可是曹cao曹孟德?”刘协一听,来了兴致。 在他的映像里,曹孟德可是一个实打实的忠臣,比张绣好用多啦。 有老臣开口道:“回陛下,正是那曹孟德!” “呵呵,好。有诸位大臣,何愁我大汉不兴!”刘协开怀大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