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百问题库因苏阿篇 (第2/2页)
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 谨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 孙逸仙(签字)” 14孙中山最喜欢下什么棋? A象棋B围棋C跳棋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终生献身革命,除了革命以外,他的业余爱好就是读书和下象棋。 孙中山一生旅行时间很多,行箧中除书籍外,必定有象棋与棋盘,每有空余时间,便邀人对弈。孙中山下棋有一特点就是开局好用炮,特别是“当头炮”,一上来就展开猛烈进攻,勇往直前,常令对手猝不及防,很快就败下阵来,所以棋友们都戏称他为“孙大炮”。不过,孙中山行棋只顾进攻,未能做好防守,易为敌所乘,故棋术不甚精,胡汉民、何香凝、冯自由等人都曾战胜孙中山。 下象棋也是孙中山先生在海外侨胞中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他巧妙地将革命和弈棋结合起来,通过下棋广交棋友,联络侨胞,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自己的政治主张,发展革命组织。孙中山与海外侨胞对弈中要数与张永福对弈最频。 15孙中山先后有多少个婚姻伴侣? A两个B三个C四个 妻妾 原配:卢慕贞(1867年-1952年) 日本籍妻子:大月薰 妾:陈粹芬 末任妻:宋庆龄(1893年-1981年),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结婚。 16孙中山介绍过哪个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 A**B陈独秀C李大钊 1922年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发******,命令各军分路出师北伐;与陈炯明失和,北伐失败;李大钊由京到沪会见交谈,孙中山介绍李大钊加入国民党。 17孙中山被广州人称为“四大寇”时,他从事何事? A教育B医疗C革命 孙中山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在广州行医期间,常常与尢列、陈少白、杨鹤龄、陆皓东等人畅谈、批评国事,也常谈革命,故广州人将此四人名为“四大寇”,甚至在文旁边加上水字旁,成为“汶”,以示贬损。虽然他最初未言革命,但这一期间的社会活动,对他后来的革命事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8孙中山当年在哪里,被满清特务缉拿,酿成国际事件? A香港B伦敦C东京 1896年秋,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在当地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成为国际事件。最后英国政府命令中国使馆放人。事件后来被称为“伦敦蒙难记”(KidnappedinLondon,又译作“伦敦被难记”),孙中山被邀以英文写作出书,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声大噪。 19孙中山信奉哪个宗教? A天主教B基督教C佛教 孙中山在教会学校读书,对基督教产生兴趣,在香港拔萃书室加入基督教。从事革命事业成立兴中会后,利用宗教进行革命。后来他曾多次反省这种信仰。 20在护法运动中,孙中山任何职? A总统B总司令C大元帅 1917年,段祺瑞在张勋复辟后“再造共和”,废止了1913年选出的国会。身在上海的孙中山展开护法运动(亦称“三次革命”),号召国会议员一起到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政府并就职为“大元帅”,誓师北伐。但广州护法政府逐渐由桂、滇系军人控制,孙中山实力有限,甚至出现“政令不出士敏土厂(大元帅府)”的情况。孙中山曾尝试发动兵变而未果。 21兴中会成立时,孙中山任何职? A会办B秘书C主席 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兴中会总会在香港正式成立,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选出杨衢云为会办(President,当时译为“伯理玺德天”),孙中山为秘书。3月16日(阴历二月二十日),首次干部会议决定,先攻取广州为根据地,并采用陆皓东所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随后即分工展开各种活动。 22孙中山在何处开始剪掉辫子? A香港B日本C英国 1895年11月,孙中山避往日本,并于此时起剪掉辫子,改穿西服。 23孙中山从清政府与何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后,开始决定投身革命? A中英条约B中法条约C中日条约 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前后历时三年,其结局是在中国打了胜仗的情况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接受了法国侵略者的条件,于1885年4月在巴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6月,又订立了屈辱的《中法新约》。这件事对孙中山刺激尤大。他后来在《建国方略》中追述自己立志于革命之始,即是:“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乙酉”,即是1885年。 24孙中山临终前北上,是受到谁的邀请? A李大钊B冯玉祥C张学良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推倒大总统曹锟,邀孙中山北上共襄国事。此时,孙中山健康已急转直下,但为了国家的前途,同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作斗争,他毅然北上,并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 25孙中山在清末哪次起义中,亲临前线参加战斗? A黄花冈起义B七女湖起义C镇南关起义 1907年9月3日,镇南关起义中,孙中山亲率黄兴、胡汉民、日人池亨吉、法国退职炮兵上尉狄氏等至关,登上炮台,全军鼓舞,黄明堂奏乐欢迎。次日,清军开到,发起攻击,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他慨言道:“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 26孙中山认为“政”是什么意思? A政府的事B众人的事C天下的事 孙中山名言:“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