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百问题库本无事篇 (第1/3页)
1、山西方言中“圪顶盖”指人哪个器官? A天灵盖B膝盖C脚板 圪顶盖-膝盖 的脑-脑袋 崩楼-脑门 脖项骨-脖子 解在点-保养点 倒灶-倒霉 努艳-出风头 撇-聊天,说话 胡撇-胡说 2、山西的“山”指哪座山? A五台山B天池山C太行山 山西(Shanxi)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3410万人,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共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 3、唐代的“北都”指山西的哪座城市? A沂州B大同C太原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2003年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公元前497-2003年)。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很大很大,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开封、洛阳在内,都毫不逊色。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太原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我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始建于北齐、毁于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与巴米扬大佛和乐山大佛相媲美!此外还有隋末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刹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宫纯阳宫、多福寺等文物古迹。 4我国历史上,早期哪个朝代是在山西南部建立的? A夏B商C周 夏县,古时称为安邑,因我国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号称“华夏第一都”。夏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方向,中条山西麓。南同蒲铁路、候风线、临夏线、大运、运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县总面积1352.6平方公里,地貌为“七山二川一丘岭”。共有耕地59万亩,总人口34.27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占93%;行政建制6镇5乡、256个村委会、812个自然村。 5三国时代,出身山西的曹cao麾下名将是谁? A许褚B徐晃C张辽 张辽(169-222)字文远,汉族,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区大夫庄)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官至前将军、征东将军、晋阳侯。后人将他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的“五子良将”。 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cao。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曹cao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先锋,挫其锐气,后孙权军感染瘟疫,敌军十万退却,追击时,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扬天下,拜为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尚不敢与其一战。吴国有小孩哭声不止,其母言:“张辽来了”,孩童即无再啼。黄初三年,抱病退吴将吕范。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6清代晚年,被称为“古代中国华尔街”的是哪里? A上海B北平C平遥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各代进行过数十次在的补修,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仍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更被称之为古代中国的“华尔街”。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在中国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7苏轼称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的是哪位古人? A赵佶B王维C吴道子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