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百问题库杨国威篇 (第2/2页)
薄命》和《一夜风流》、《翡翠谷》等多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这些电影,1939年11月,“大光明”在全国率先引进了“译意风”同声翻译耳机设备。当时每个座椅背后都安装了一个小方匣,里面有电线与发音机相连。观众多付一毛钱,就可以租借耳机连上小方匣,听到“译意风”小姐们纯正的同声翻译。据悉,第一代“译意风”小姐中就有如今蜚声海内外影坛的著名影星卢燕。那时的大光明主要放映美国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当时是远东地区影院中的翘楚。 11上海文化如何称谓? A沪地文化B洋淀文化C海派文化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1.上海的建筑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造就了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的“世界建筑博览会”; 2.上海的舞台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的“申曲”(沪剧)与国剧京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以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的“大联袂”; 3.上海的音乐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的“紫竹调”、“梅花三弄”,吹来了喜气洋洋的“广东音乐”、喧腾激越的“欢庆锣鼓”、回肠荡气的“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上海的书画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传承、光大了传统中国书画的风骨,出现了被称为“海派”的“海上画派”,而且使发源于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和来自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的油画艺术在这里留下了“神秘的微笑”; 4.上海的饮食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荟萃了展示域内川、粤、京、鲁、江浙、淮扬等地特色菜系、传统名点和茶酒文化的馆堂楼肆,而且汇聚起散发着欧美情调、各国风味的西餐馆、咖啡厅;上海的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仅保存并革新着传统节庆、吉凶礼俗、民间艺技、武术健身、收藏集古等彰显中华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纳并发展着随欧风而来的交际礼仪、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异域风情…… 12上海认为哪一天是诸神下凡之日吗? A腊月二十四B腊月二十五C腊月二十六 腊月廿五,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此举颇为认真,用现在的话来说,称得上是一次积极的、有规有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了。经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户龌龊大去,用品比前井然,里里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个换年的样子了。 也就从此日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方面的紧张张罗。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户还必磨粉,为包汤圆,有些家庭又抟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团团圆圆”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兴兴”、“年年高”。其次是准备新衣、新帽、新鞋。人们一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再次是开始买春联、买年画、买“门神”,以张贴于门上户首、楼上楼下。这一时期,为供应大众所需,市上售卖这些东西的品种很为丰富。各家也是各取所需,如买春联,店家多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般住家则多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等。 13上海之根指哪里? A黄浦B虹口C松江 有“上海之根”美名的松江广富林考古又有新发现:首次发掘了5座保存有人骨的墓葬,并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和周、汉、宋、元等时期的大量文物,为复原松江区乃至上海市古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实物材料。 5座人骨墓葬 松江广富林遗址抢救性发掘从3月27日开始,截至目前共开探方近200个,发掘面积近6000平方米,用工近万余人次,是上海规模最大的田野考古工作。据介绍,本次发掘是由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持,联合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共同进行。早在1999年至2005年期间,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已多次对广富林遗址中心地域进行考古发掘,此次抢救性发掘选址为中心部位以外的建设控制区。 5座保存有人骨的广富林文化墓葬,正是此次发掘的新发现。墓葬在遗址的西北部,是目前广富林遗址发现的惟一一处墓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14上海人初五买鲤鱼是为了做什么? A求福B接神C吉兆 上海人把农历正月初五称作是“路头神”即“五路财神”的生日,故民间初四夜和初五有接财神之俗,近代上海工商业发达,故这种风俗尤受重视。初四夜半子时,家家祭供鲤鱼、羊头 15上海地区最高最雄伟的古塔是哪座? A华严塔B万寿塔C圆应塔 圆应塔,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所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该名“园应塔”。明初,此塔倾,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重建,改名圆应塔。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46.5米,为上海市郊目前已测定的古塔中最高的一座。楼阁式。塔的外形,基本上与上海龙华塔相似,而内部构造却有不同之处。西林塔在厚厚的砖壁内,置砖级和石级,进出口都在各层壶门过道两侧砖壁上。各层都有飞檐、翘角、曲折栏杆,底层有围廊,下有台座。正统九年(1444年),迁建该塔于佛殿后。塔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七层,高46.50米,为上海市古塔之冠。原为楼阁式,每层均有腰檐、平座、栏杆,1965年时因其年久失修,逐拆去。现仅存围廊和砖身。塔内登高之梯为石级,藏于砖身内,各层四面设壶门,相互转换。底层外加围廊,砖身每面3.05米,往上逐层收缩。有的壁砖上有“任勉之夫妇捐献”等字样。任勉之为明洪武至正统年间人,曾任福建参政、徽州知府等职,可知砖身系明代(1368-1436年)之物。 16上海女孩子对男孩子有好感,通常会约男孩子做什么? A看电影B转木马C荡马路 在马路上谈恋爱,边走边谈;在上海叫“荡马路”。 上海人谈朋友,多是从“荡马路”开始的。因为媒人介绍的约会地点,不论在公园门口还是电影院的门口,就是在马路边。双方见面、相识后的第一次谈,还是在马路上进行。没有转身就进“墨擦黑”的电影院,或者就一头扎进公园的。就是在介绍人家里首次见面,或者是已经谈起来的,扎朋友也是“荡马路”。这并不是当时住房小、家里有旁人不方便的原因,因为上门就意味着婚姻关系的敲定。 17上海“丁祭”祭祀的是谁? A周公B黄帝C孔子 上海旧时在春秋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为“丁祭”。嘉定的孔子庙是丁祭的活动场所,典仪相当隆重。 18上海崇明风俗,选什么样的人来做孩子的寄父母? A富贵人家B文明绅士C生肖合者 寄亲也称"过房亲"、"寄拜亲"。旧社会,父母为了解除孩子的关煞,免其蒙难夭折,选择生肖相合者认作寄父母。孩子改姓换名(叫做寄名出姓)后,送往寄父母家祭祖拜灶,事后,仍由生父母抚养。此俗现已不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