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鹰飞龙吟天_第三回 金兰反目同袍乱 吟天梦游古北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回 金兰反目同袍乱 吟天梦游古北口 (第1/3页)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干今交道好如鬼,(拍木)湖海空悬一片心。”献上一首讲述兄弟之义、知音之情的定场诗,供各位看官鉴赏。

    上回书说到,张学良张少帅与杨虎城将军不满******逼他们剿共,却不肯抗日的政策,于是联合发动兵谏。孟少龙与郭吟天等人跟着孙铭九等长官,一路杀到华清池,在骊山峰顶请回了这位蒋委员长。

    这里咱们说一下这位蒋委员长的情况,******,他的名字叫蒋中正,字介石,实际上咱们大陆对这位前中国领导人还算比较客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中华文明的传统,直呼其名那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表现,而称字不称名是表现对对方的尊敬。我们大陆一直称呼******,而非蒋中正,正是为此。

    要说这******,当年是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手下的一员大将,对中山先生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也是当时国民党中少有的军事人才。他与**也曾亲密合作,共同创办黄埔军校,而黄埔军校则成为******发家致富的资本,为他培养了许多忠臣良将。

    中山先生生前对******甚为器重,予以重用,对于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也曾极力支持实践。可是,在中山先生去世后,******愈加怀疑这三大政策是否正确,逐渐走上**道路,北伐期间他发动“四一二”政变,把当时全力协助国民党统一中国的**杀害无数。

    这屠刀一举,便断绝了**对国民党的信任,老蒋心中也清楚,此步一走,如果将来让**得了势,他老蒋这一班人马必无好日子过。所以他时时刻刻将消灭**当做首要任务。以至于不惜向日本侵略者示好,来争取时间,尽早尽快消灭**领导的红军,可惜屡屡不能得逞。

    那位看官说了,这******是不是个一心投降日本的大汉jianian啊,我们客观来说,那倒不是。******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对日本鬼子也是恨之入骨。不过,这个人有时聪明,有时胡涂,尤其在大局之上经常把握不明。

    他总以为,以中国之大,绝对不是小小日本可以吞并的,但**影响之强,尤其是在工农群众中的影响,却迟早有一天会改天换地。这不能说他没有远见,但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任何一股势力的表现,四万万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谁是在保卫国家民族中生存发展,谁是为了党派之争不顾民族大局利益,百姓心中那跟明镜似的。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老百姓觉得你是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众好,他们就会拥护你。老百姓觉得,你根本就不把民众、国家、民族放在首位,他们就会抛弃你。中国五千年历史正是在民心得失中改朝换代、延续发展的。

    老蒋对这个道理没有看透,犯了胡涂,你不去争民心,只会仗着人多势众去剿灭红军,结果不但红军越剿越多,连把兄弟张学良都造了反。

    老蒋如何后悔苦恼暂且不说,这张学良虽然西安事变成功,但很快陷入绝境,国内亲日派阴谋派轰炸机名为救人,实际上寻机炸死******,推举与日本素有来往的汪精卫主持大局;不明真相的学者民众,也纷纷谴责张学良与杨虎城是在国难关头落井下石;就连苏联为了表明立场,竟说西安事变是中国亲日派,在日本帝国主义指使下的阴谋。张学良与杨虎城顿时陷入困境之中。

    危难时刻,陕北的中国**伸出援手,站出来协助张杨二人解决问题。他们派来一个代表团,为首者是位后世名动中外、流芳百世、甚至有新中国第一贤者之称的俊朗人物,此人姓周,名恩来,字翔宇,小字大鸾,后世遵称周总理。

    这次,******先生带来了**的建议,这建议不是杀了******,为无数无辜遇害的**党人报仇,而是释放******,以团结中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家凝成一股劲,攥成一个拳头,共同打击日本鬼子!

    这建议让张学良和杨虎城颇为意外,但很快就理解了。在**协调下,******也终于同意联共抗日。为表明拥护******的诚意,张学良亲自护送结拜大哥回到南京。然而不成想,刚到南京,张学良便被逮捕,最后被软禁,这一软禁,便是53年之久。杨虎城也很快被解职,在新中国建立前,被国民党处死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

    张学良被捕后,东北军乱成一团,分成了以孙铭九为代表的少壮派,主张向******的中央军开战。还有以王以哲为代表的元老派,主张不要轻举妄动。这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少壮派抑制不住冲动,竟然于1937年2月2日,突然袭击元老派,将曾经在长城率军抵御日本鬼子的王以哲将军杀害。

    王以哲将军德高望重,在东北军中颇有人缘,他的好朋友刘多荃愤怒之下,率兵捕杀少壮派,甚至将没有参与此阴谋,并对促成东北军与**联盟有贡献的旅长高福源杀害。少壮派孙铭九等人仓皇逃亡,**为了维护统一战线趋势,也不敢收留。可惜的是,孙铭九在常年逃亡中,因生活窘迫后来竟不得已,曾在汪精卫汉jianian政府中任职,一代西安事变的大英雄,沦落至此,怎不让人扼腕叹息?好在新中国建国后,人民政府给予他公正评价,让他在政协等处任职,身陷囹圄的张学良,也始终惦念着这位对少帅忠心耿耿的孙铭九。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东北军的巨变也影响到孟飞龙和郭吟天。这一日,两人在营房内,孟飞龙忽然说:“少帅被软禁,杨虎城将军被逼走,如今东北军自相残杀,分崩离析,这样怎么打鬼子、回东北?”

    郭吟天轻叹一口气:“唉,咱们都只是普通士兵,上面的事情咱们管不了,随遇而安吧!”

    孟飞龙说:“不,我已经看透了,现在的东北军迟早被老蒋吞并,要想抗日救国,我们必须寻找新出路!”

    郭吟天一听不对,我这飞龙兄弟,纯爷们儿,定是有了什么决定,这小子可别走歪路,他急忙问:“飞龙,你可别乱来,你想怎么样?”

    孟飞龙坦然而言:“这几天,我奉命保护**代表******先生,从周先生那里明白了许多道理,我决定跟着周先生走,去红军那里!”

    哟,这小子要投共,郭吟天吓得忙劝:“飞龙,你疯了,红军还没有接受政府改编,你现在去等于叛国啊!”

    “叛国,叛谁的国,老蒋的国?官僚的国?我要跟着周先生,去保中华民族的国、亿万人民的国!”这话要放在别人嘴里说出来,那叫矫揉造作,可放在孟飞龙这儿,他当着******的面儿都敢这么说,那是句句发自肺腑,绝不是作政治报告!

    不过,在郭吟天看来,这小子是犯傻,身为朋友,他不能不提醒:“飞龙,就算要打鬼子,也只有跟着咱们****干才有希望,红军武器差、物资少,他们怎么可能打败日本鬼子?”

    这话什么意思,那意思就是说,这年头,在中华民国,我们国民党的军队是主流,那红军是非主流,这打日本鬼子,靠非主流没戏,他们要什么没什么,姥姥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