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回 新四军奋起讨逆 韩德勤趁火打劫 (第3/3页)
慢,但刚才那嗓子已经惊动了附近一个伪军,那伪军见这边火把熄了,忙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说着,就往这边走! 墙下又上来一个战士,随手一扒黑衣,里面穿的是伪军军装,他张口就答:“没事儿,原来是我自己影子,吓得我摔了一跤,火把都熄了!”嘿,这声音出来,跟刚才那伪军嗓子一摸一样,对方一听这才放心,停住脚步,叨咕了一句:“别疑神疑鬼的吓唬人,我还以为新四军来了。” 这位还真没说错,新四军突击队随后就跟着飞龙小队爬上来了,刚才答话的就是“百灵舌”夏征。这小子真是厉害,听了刚才伪军一个字,就能复制出一段整话来,而且不露破绽。孟飞龙这就留心了,心说这小子可不是光会学驴叫、学狗叫,还能学伪军叫,不是,学伪军说话,呵,真是个人才。 孟飞龙具体怎么想,咱们暂且不说,飞龙小队带着突击队随后就沿着城墙接着走。那夏征打头,石闽奕、柊镜、何勇、蝶恋花、白云石、刘苏这些个暗器高手,用石子、十字镖、铁板、柳叶镖、机关箭、飞线夺命针专打拿火把的伪军。不拿火把的伪军也好不到哪去,“旋风刀”张保总、“狂影骑”庞侃两把刀都不是吃素的,专门杀人于无声无息中。 不一会儿,城上的伪军收拾得差不多了,飞龙小队把黑衣一脱,都穿着那弃暗投明的伪军提供的军装,至于军帽那不着急,地上随便捡,连夏征二十个人大大咧咧,就往城门下走。新四军突击连穿着黑衣继续跟着。 城门处也有防守的伪军,而且人数不少,大概有一个排。那排长见城墙上下来这么多人,心说这不合规矩啊,就问:“谁啊,你们下来干什么?” 夏征张口就答:“你找死啊,连老子都认不出来。” 这黑灯瞎火的,那排长确实看不清是谁,但这声音他熟,因为那是李长江的声音。他急忙点头哈腰凑过去:“哎哟,李司令,什么时候上的墙啊,都不通知小弟一声,您辛苦,您啊……您什么时候整容了,哎哟,比以前帅多了……” 他这正纳闷,脖子一凉,那夏征就给他开了咽喉,后边飞龙小队一拥而上,那一个排的伪军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基本就都躺下了。只有其中一个人,倒下之前,往天上开了一枪。 这一枪,把附近驻扎的伪军都惊动了,有那么些人,匆匆往城门这跑,边跑还边问呐:“这是枪走火了,还是新四军打来了!” 他们光往城门亮的地方看,就没注意两边还藏着一百多位黑衣人呐,这可都是新四军中的精英。就听枪声大作,凡是往城门跑的没有不躺下的。飞龙小队及夏征把帽子一摘,脱下伪军军装,里面那层都是八路军或新四军的军装,反正当时天还凉,多穿几身也不热。然后王灝洁和乔清宇找个地方就开始打狙击,本无事开始扔手雷,孟飞龙带着赵天宇和董云松,赶紧把城门打开,顺手放了几发信号弹。 信号弹一亮,新四军那边儿立刻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动静,无数新四军呐喊着往这里冲锋而来,城上已经无人防守了,月光下深蓝色海洋奔腾不断涌入泰州城。 本来还有几百个伪军一见跟前城门出事,还惦着夺回城门,结果来这儿往远处一望,哎哟我的妈呀,这么多新四军啊,这对我们来说比2012还可怕!结果伪军们不是跑了,就是投降了。 要说这姜还是老的辣,在司令部开会那几位,以李长江为首,一听说城门失守,二话不说,召集一切可以聚集的力量。跟随着他们的第一集团军司令李长江,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地……向城外就跑,泰州城仅一天时间,完全落入新四军手中。 泰州城如此快地失守,让日寇大为吃惊,他们急忙调动人马,急着把新四军消灭在泰州。本来,“常胜将军”粟裕准备带着将士们在泰州与敌人大干一场,但是意外情况发生了。什么事呢?那主流国民党部队的韩德勤,趁着非主流新四军去讨伐李长江叛军,他琢磨着我也要立点功劳啊!于是,他带着大队人马,就顺手啊,把新四军的根据地给打了。 粟裕闻讯,这个气啊,心说这边日寇要来围攻我们,你韩德勤就打了我们的根据地,你们是连襟啊,是闺蜜啊,还是把兄弟啊?怎么配合得这么密切? 但事已至此,已经没有时间多考虑,新四军只有顾全大局,被迫撤离了泰州城。此战最多不过两天时间,那一万多大军的伪军第一集团军,司令部被捣毁,人马损失五千多人,新四军损失也不小,连牺牲带受伤的……一百多人。一百多换五千多,这在主流部队那里,都是不可想象的。 此战发生后大约半个多月,******正式向非主流的中国**保证,再也不会出现以任何理由为借口的剿共事件,虽然没有在国民党军队序列中恢复新四军番号,但事实上承认了新四军的存在,只不过把新四军当成了八路军麾下的一支部队。 新四军至此正式恢复,原有部队加上八路军调来的队伍,从原来的三个师扩展到七个师,而且既然你国民革命军不把新四军当正式部队,那就限制不了新四军的编制,于是,凤凰涅盘的新四军在与鬼子汉jianian的斗争中进一步发展扩大,逐渐成为国民党顽固派再也不敢惹的强大人民武装。 你说,这非主流哪有那么好限制,如果不能顺应民心,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只知道为了一己私利,强行压制,那就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过给人徒添笑话罢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讨伐李长江之役后,飞龙小队得到了命令,要回到北方继续支持各地八路军反扫荡战斗。他们只好依依不舍告别了新四军的战友们,临别时,粟裕首长正式把“百灵舌”夏征调入飞龙小队,作为对他们的答谢。于是飞龙小队十九位抗日英杰,便踏上了北归之路,等待的他们是更加残酷的浴血战斗。 (拍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