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木屋派对与出海 (第1/2页)
“那是!”余跃撸起格子衬衫的袖子,气势如虹地宣布,“今晚你们可就有口福了!” 只见余跃起身站到烤架前,海鲜、鸡翅、丸子、蔬菜……各种烤串在她手中时不时左右翻转,看似与他人无异的烧烤动作,烤出来的味道却是天壤之别,秘密在于——余跃针对不同的烤串,会给予不同的火势和时间,刷油、刷蜂蜜或撒各种调料的时间和频率也是各有不同,有的干脆不加任何佐料,保持最天然的香味。 一批烤串在余跃手中,很快就变得金红油亮,香味喷发,还没吃就已经垂涎三尺,更不用说吃到嘴里那外焦里嫩的完美口感。 每个人的食欲都被大大激发了,原本绰绰有余的烤串和啤酒,很快就被消灭殆尽。那么多张嗷嗷待哺的嘴,开始嚷着要加量。 “谁陪我去木屋再拿些出来?”Bye姐起身问道。 “我去吧。”何淼淼跟着起身。 其他人都眼巴巴地等着余跃手中那即将出炉的烤rou,淡定的何淼淼无疑是最为清闲的那一个。 “你好像没怎么吃啊?”往木屋走的时候,Bye姐说道。 何淼淼笑了笑,说:“吃了三串,平时晚上八点后都不吃东西的。” “青春期的少女哟,果然爱美成性,总有层出不穷的减肥方法。” 何淼淼却摇了摇头,说:“这是家规。” Bye姐不禁站定,饶有趣味地盯着何淼淼,说:“你们祖上肥胖基因是有多强大,才能把减肥当家规呐?” 何淼淼淡淡一笑,没再说下去。 其实这个家规不过是这两年的事,源于一篇刊登于知名时尚杂志的报导。 那篇报导的名字类似于《白手起家的时尚帝国》,相对详尽地介绍了何宇生与陆娜十几年来发展的艰辛和付出的心血,是一篇正能量满满的创业成功案例。 但mama陆娜看完报导大发雷霆,一是觉得这种“揭老底”的报导让她在名流圈俨然成了出身卑微、低人一等的暴发户,在强调出身的圈子,这样的正能量不过是个笑话;二是报导中何宇生的照片相当富态,可谓全方位刻画了“暴发户”的生动形象。 从此,保持身材与形象成了他们的家规,而在陆娜严厉的践行下,何宇生经历了一系列辟谷断食、运动等方法,终于瘦得判若两人,加上穿衣打扮的风格调整,如今的何宇生也算是董事长圈子里的潮流人物了。 何淼淼偶尔会有点想念记忆里那个吃饭时大快朵颐的爸爸,不过下一秒,何淼淼又忍不住想有什么差别呢,毕竟她已经很久没和爸妈一起吃饭了。 这条家规对何淼淼的影响并不大,学校和家里的餐点从来都是营养师精心搭配的,而且这么多年的潜移默化中,她对高热量的食物并没有特别的食欲,也就谈不上减肥的痛苦了。 没走多远便到了木屋。 Bye姐的木屋内部是竖长条的单间,进门之后是一片区域——大门的左边是简易的厨房,右边则是烧烤用品及食品存放区域,东西七零八落地放着。 Bye姐开始从冰柜往外拿食材和冰啤酒,何淼淼却被悬挂在空中的玻璃瓶吸引了注意。 麻绳绑着一个个玻璃的啤酒瓶,一串串地挂起来,形成厨房和休闲区之间一帘独特的隔断,一个个玻璃瓶里面还装着泛黄的纸条。 “都是在这一带捡到的漂流瓶,”Bye姐介绍道,“很多人喜欢将无处安放的心情扔进大海。” 何淼淼轻轻拨动,玻璃瓶立刻叮叮作响起来,她忍不住问道:“我可以进去看看吗?” “咦?我没记错的话,你是来帮我一起拿东西过去的?” “啊!抱歉!” 何淼淼正要帮忙拿,Bye姐却抢先一步跨到了门外,朝篝火那边喊了一声:“来个帅哥帮忙拿一下!” “随意参观,漂流瓶想打开看也没问题。” Bye姐挤了挤眼睛,说完就端着烤串,和刚刚跑过来帮忙扛啤酒的男生一起回篝火那边了。 Bye姐的木屋除了刚才所在的厨房区,还分别用漂流瓶和一级阶梯隔断出了简洁的休闲区和卧室。 因为地方不大,一些不常用的物品纷纷变身,比如帅气的方形行李箱成了茶几,节省空间的同时又颇具个性。除了叮叮当当的漂流瓶,木屋的另一特别之处在于——随处可见的墙面上钉了很多照片,大约有上百张,而且全是日出的照片。海上的、云雾中的、冰川上的、草原上的、悬崖边上的……照片的右下角都用洒脱的字迹标注着日出地点,足迹几乎踏遍全球。 唯一重复的看日出地点,就是这栋木屋的屋顶了。 那么多地方,是什么让Bye姐决定留在暮明岛,留在这栋小木屋呢? 何淼淼环顾四周,没有钢筋,没有混凝土,没有砖瓦,置身于木头的世界,除了木头的味道,似乎还能听见它的呼吸。 正打算看看漂流瓶里的信件,余跃却从木屋门口探进头来。 “淼淼,你也太久了吧?他们准备出海,我们也去吧!” “出海?” Bye姐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