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 神秘的收件人立秋 (第2/2页)
爷爷从未起身过似的。 何淼淼听岛上的高中生说七叔公是个脾气古怪的倔老头,面对迟到从不通融开门,“这么冷血,难怪一辈子打光棍!”学生们这样骂道。对此,老人家显然不在意,始终我行我素。 对于何淼淼的到来,七叔公似乎并不感到意外,他招招手让何淼淼进去坐,然后开始沏茶。 “你小时候,在岛上住过吧?”七叔公慢条斯理地一边清洗茶具,一边开口问道。 “嗯,三岁到六岁。” 不知是因为七叔公清洗茶具的动作很轻柔,亦或是他说话的语速偏慢,何淼淼非但不觉得他古怪,反而感觉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柔——虽然他瘦长干瘪的脸确实给人一种距离感。 “三岁……”七叔公念叨道,“那和立秋来的时候,倒是差不多大呐……” 何淼淼闻言一愣,说:“我以为外婆是土生土长的岛民。” “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我们这些老骨头一个个入土,慢慢也就没人晓得咯。” 七叔公边说边拿起桌底下一个破旧的奶粉罐,从里抓出一把茶叶,细细碎碎地放进茶壶里,又将guntang的开水浇在茶叶上,袅袅升起的热气与茶叶的清香弥漫开来。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还请说给我听。不瞒您说,我跟外婆住了三年,其实对她了解很少,如果不是您,我甚至连外婆叫立秋都不知道……” “这倒也不能怪你。”七叔公靠着椅背,轻吞慢吐的言语一如那焖在茶壶里的茶叶,他叹道,“这人呐,也是稀奇古怪,明明有名字,叫的却是一个身份。听着倒也亲切,但活了一辈子呵,最后也就落得这么一个身份……” “七……” 何淼淼刚想唤七叔公,听了这番话不禁噎住了。岂止“双庆嫂”如此,“七叔公”不也是没了本名的身份? “您刚才说,我外婆也是三岁来暮明岛的?”何淼淼略过称呼,转而问道。 “岛上的女人们说她看着像三岁,八九不离十吧。”七叔公见茶水焖得差不多了,娴熟地倒了三杯茶,示意何淼淼自便,说,“那是五九年的立秋,当时我和双庆也就十岁,没事就在海边瞎倒腾,结果正巧发现一个女娃在浪里浮浮沉沉。” 何淼淼大吃一惊,说:“外婆是漂到暮明岛的?” 七叔公不置可否,目光望向了传达室门外,外面的阳光灿烂更衬托得里边一片阴凉。 “我和双庆把她捞了上来。她的命也是够硬,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可能也是那时耗了运气,到老的时候,早早就……”说到外婆的去世,七叔公似乎有些黯然,他端起茶喝了口,这才接着说下去,“再后来……她被双庆一家收养。立秋来到,得名陆立秋。” 万万没想到,外婆的名字竟是这样来的。但收养的话,不是双庆的meimei吗?莫非日久生情,亲情变爱情了? 对此,七叔公的回答却是:“我们那个年代呐,可不兴自由恋爱,不像你们小年轻,整天情啊爱啊挂嘴边。立秋打从一开始,就不是双庆的meimei……童养媳,你晓得不?” 童养媳……这样的故事走向令何淼淼始料未及。 “立秋倒是一直唤双庆哥哥,但哪个会不晓得她是双庆的小媳妇?我们这些一同长大的,再怎么玩闹怎么亲近,也不能越了规矩。” 立秋爱双庆吗?何淼淼想问,但显然这个问题不该问七叔公…… 一时之间,两人都陷入了沉默。 七叔公正打算将空杯满上,却发现茶已经凉了,他倒掉壶里的茶水,重新倒入开水。 “铃铃铃——” 下课的铃声响彻校园,开始走动的学生让安静的校园瞬间热闹起来。 七叔公双手背在身后走出传达室,何淼淼跟着走了出去,虽烈日当空,蝉声巨响,但拂面的凉风叫人无视所有燥热。 两人站在校门口,一眼望去,半山腰的暮明庙在郁郁葱葱的绿树间若隐若现,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昨天的“打阿巴”。 七叔公黝黑的脸上扬起一抹难得的笑意,说:“昨天‘打阿巴’的舞步还是立秋改良的呢!当年她‘打阿巴’的时候呐,全岛的人都来看,小伙子看完回家都抱怨说怎么收养立秋的就不是自己家?” 说到小伙子,何淼淼慢慢掏出口袋里的那张黑白照,递给并肩而立的七叔公,问道:“这上面的人……是您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