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明岛的苔藓_第66章 暮明节的灯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章 暮明节的灯笼 (第2/2页)

见过多少次,依然会让人感到背脊发凉的存在啊。

    何淼淼不禁嘀咕:“不是要勾起大家对暮明节的期待吗?确定这样不会有阴影么……”

    下一秒,就见桑婆婆一个眼神飞扫过来,怒喝道:“嘀嘀咕咕什么!要学就坐下,不学就回去!不要杵着碍眼!”

    何淼淼手脚麻利地跑过去坐下,乖巧地说道:“桑婆婆下午好,劳烦您多费心了。”

    “哼!”桑婆婆回以一个斜睨。

    林东白倒是十分淡定,喊了声“桑婆婆”,也坐了下来。

    “磨磨蹭蹭!要学就早点来,让我这老太婆一遍一遍重复讲是什么道理!”桑婆婆嘴巴骂骂咧咧,手却温柔地拿起竹条开始演示。

    暮明节的灯笼,形态与祖先们出海打渔时所拎的手提式煤油灯相似,灯笼纸也并非喜庆的红色,而是朴素的土黄色。

    暮明节当天晚上,每家每户都会点亮两个灯笼悬挂在家门口。而点亮这些灯笼的火种,是由暮明庙的祭司率领岛民代表前往明泉边的古庙取回来的,岛民们相信这些灯笼同样能拨开迷雾,照亮前方。

    因此,暮明节的灯笼下方会悬挂薄薄的竹签,左边灯笼所悬的竹签写下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右边灯笼的竹签则写上家庭成员各自的祈愿或困惑。

    有趣的是,少年少女们通常不愿自己的心事被家人知晓,于是他们中的不少人会将自己的竹签偷偷挂在小镇斜坡两边的装饰灯笼下。这样一来,观赏这些神秘的竹签,偷偷猜测分别是谁的竹签,又成了暮明节独特的一环。

    “以前我们哪个不懂做灯笼?都是后辈图省事,直接用钱买!工厂机器做的灯笼哪能传达心意?你们都好好学,来年也自己做,一代一代传下去!这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

    愤愤然的模样,让人觉得桑婆婆身旁的拐杖不是为了方便走路,而是为了随时有武器杖打不懂事的后辈。

    在场的每个人都不免被桑婆婆数落了一番,但桑婆婆确实深谙制作暮明节灯笼的奥义,大家很快都做得有模有样起来。

    何淼淼举起做好的灯笼,虽然未燃灯,但映着上空竹叶缝隙的点点阳光,她已经忍不住期待起暮明节当晚的盛况。

    放下灯笼,何淼淼拿起竹签瞧了瞧。

    “这竹签不着急写!多拿几片回去,慎重想想!”桑婆婆没好气地哼道,“双庆嫂死了这么多年,那陆娜也是没良心!年年不回来,年年都是乡亲帮你们家悬挂灯笼!外人再有心意,又怎么比得上自己儿女的念想?今年回来了,那就多给你外婆外公写写,别叫他们年年在天上干等!”

    “谢谢桑婆婆……”何淼淼被说得惭愧不已,郑重地接过桑婆婆递过来的一沓竹签。

    夕阳西下,大家收拾好东西,拎着剩下的材料和做好的灯笼开始往家里走。有的岛民帮没空前来制作的邻居也制作了几个,手里背上挂了一串,仿佛是个行走的灯笼人。

    过去这些年,大家也是这么帮外婆家的吧?岛民的温情更显得她与mama陆娜……

    何淼淼不由得叹了口气。

    “你别看桑婆婆凶神恶煞的,她其实刀子嘴豆腐心。”

    林东白望着前方拄着拐杖,坚决不让人搀扶的桑婆婆,说道:“像桑婆婆这类人,出了名的能干,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都很高,所以才显得有些恐怖吧。不过哦……”

    “不过?”

    “据说她年轻的时候,骂了人心里又过意不去,当天晚上就会偷偷摸摸地放些糕点糖水到人家门口,生怕落下隔夜仇。现在老了送不动了,但大家都知道她脾性,也就没什么芥蒂。”

    没想到桑婆婆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

    何淼淼望向桑婆婆,深深的驼背让她身子愈发矮小,夕阳将她稀疏的白发染上了一抹亮眼的金色,并在她身后留下了一道无比修长的影子……

    “所以啊,隔夜仇真是要不得……”林东白似乎意有所指。

    何淼淼挥着灯笼跑到林东白前面,回头佯怒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不就是想提醒我别和我mama有‘隔夜仇’嘛!”

    林东白笑了起来,装傻道:“这是你自己说的。”

    何淼淼:“……”

    漫天火烧云无比绚烂,金光闪闪的海面亦十分耀眼,可是一想到mama陆娜,何淼淼的心情又渐渐暗了下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