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争论 (第2/2页)
,相信不久之后那些百姓就会丰衣足食,到时候恐怕一听说打仗,便会人心涣散。退一万步讲就算是那些士兵能够打仗,可是我们的钱财只能撑上几年,到时候一旦发动战争,粮草恐怕会后续不继,最后还是会以失败而告终。” 众人都觉得竹毓说的有道理,有些人底下开始议论起来,有认同的也有不认同的,但到底还是认同的多些。 这些旧臣自从定国灭亡以后,都隐姓埋名过着自己的生活。人一旦习惯了卑微的活着便不会轻易的改变。但也有一些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希望看到定国复国的那一天,为祖宗扬眉吐气。 竹节听着下面的议论,忙又道:“只要拿下鄢都,害怕没有粮草吗?” 竹毓心下自叹一声,然后沉重的开口道:“不知道义父可有计划,如何拿下这都城?”说罢,不等竹节回答又道:“我们的士兵现在郊外大山之中,要想不惊动任何人举兵的话恐怕很难,若是就地起兵,就如‘瓮中捉鳖’还没动一兵一卒恐怕就已经被人包围。况且一旦发兵遭殃的必是那些百姓。” 竹节见竹毓一直跟他唱反调,不免心下有些不痛快,未开口先冷笑一声道:“毓儿难道忘了你我是做什么的吗?” 竹节一开口,竹毓就知道竹节这么想一定不是一天两天了,恐怕自己说再多都无用了。 底下人忙问,“莫非竹老已经有了计划?说来听听。” 竹节这才又道:“鄢都现在是慕容白在掌管,此人是个文人,不会武功,只要杀了他,还怕鄢都不归我们所有,到时候群雄响应,只要我们占领了都城,那些定国的百姓肯定会拥护我们,到时候复国便轻而易举。” 一直沉默的竹毓听了,面色更加的阴沉,竹节想复国已经想的入魔了,原先那个北宗的宗主已经被眼前的疯子取代了,再也没有当初的睿智了。 那些老臣听了,没有不点头赞赏的,可能他们也从心底里希望定国皇室能够复国的,也许只有复国,他们还能堂而皇之的站在高堂上。 竹毓心下却生出无限叹息,但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好不容易才有了一点斗志的将士们白白送了性命,也不愿那些百姓再遭受战争的困扰。 他不得不开口: “且慢!”竹毓开口,惹来几双眼睛的瞪视,其中便有竹节的,“义父有没有想过一旦发了兵,附近的军营便会赶来支援,到时候我们会腹背受敌,恐怕落得个两败俱伤。若是我们不能一击而溃,等俞国得到消息肯定会派兵支援,到时候我们必败无疑。若是没有做好一击而溃的准备,还是不要妄自动兵的好。” 竹节杯竹毓说的哑口无言,但也并不等于就此放弃,只好拱手面上道:“陛下以为如何?” 将问题抛给了竹桓! 竹桓一直在旁边听着,不觉昏昏欲睡,哪里能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此时见竹节问他,眯着眼道:“皇叔认为如何就如何吧。” 把问题又抛了回来。 竹节不由犯了难,“陛下,臣认为应该即刻发兵攻打鄢都。”想了想又补充道:“既是要夺城则必然先击溃鄢都城外的驻军,只要灭了那些驻军,则鄢都就如囊中之物。” 竹桓一听要打仗,立马精神了,又不敢轻易的张口,只是拿眼睨着竹毓。 竹毓明白,开口道:“臣认为此时不宜开战,若是一旦开战则必败无疑。且后续粮草不继,如果一时半刻拿不下鄢都,那将士们就会忍饥挨饿,恐怕连这一点安身之地都将不保。” 竹桓听了心下惶惶,看竹节又要开口说话,忙摆手道:“就依竹毓的吧,等什么时候粮草准备充足了再行议论。”说着不由打了个哈欠,“天色已晚,改日再议。退下吧。” 一席话说完,根本不给竹节开口的机会。 想来也是,自从定国灭亡以后,竹桓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好不容易生活安定,偏安一偶做了一国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让他如何不珍惜眼前的日子,唯恐再落了难,过上以前穷困潦倒的日子。 所以每次竹节提及开战,他都会极力拒绝。 由苦入富易,由富入苦难。 竹桓本就是生在富贵中,前半生被人伺候的习惯了,后半生又颠沛流离,知道此刻的生活来的不易,他又怎会再去过那种如乞丐般的日子? 就这样生活到老有何不可? “明天寡人设宴替郡主接风洗尘!”在他们离开的时候,竹桓又说出一句话来。 竹节听了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几分。 “你明知道陛下目光短浅,看不到长远,你为何还不同意开战?” 竹节说这句话的时候竹毓正低头下着台阶,听见竹节说话,脚下不由一顿。 “义父明知道陛下不会治国还逼着他复国,难道就对么?” 竹毓反问,竹节无话可说。 半晌才道:“先皇让我照顾好陛下,希望我能帮他恢复定国原先的辉煌,我不能违背诺言!” 竹毓道:“义父知道点过已经灭亡很长时间了,那些百姓也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况且陛下也希望能够这样一直生活下去。” 竹节叹了一口气道:“目光短浅,若是让慕容白知道了,我们在这里称帝,那还会有活路么?与其束手就擒倒不如搏一搏。” 竹毓道:“我以前就劝过义父,可义父不听,坚持要奉他为帝,如今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两人回来的时候已经月上柳梢,一开门就看见柳瑶站在院子里等着。 “爹爹,子毓,你们回来了。” 竹节见了柳瑶想到明天的宴会不由气从心来,一甩袖离开。 柳瑶不解,以探寻的目光望向竹毓,竹毓道:“义父心里有些不快,想必过一会儿就好了。” 柳瑶道:“今天你们谈的什么?为什么脸色都不好?” 竹毓勉强一笑道:“你也知道义父他一直想复国,如今我们已经在招兵买马,义父可能是心急了……”竹毓把事情经过与自己的见解都一一告诉了柳瑶。 柳瑶听了,也是叹息不已。 “若是表哥没有当上皇上,你们也不用那么为难了,就这样平平安安的过一生多好。……” 两人又默默的叹息一会,竹毓送柳瑶去休息,然后又将竹桓要替她接风的话说了,两人各自回房睡下,且不提。 如今已是骑虎难下! 本来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