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啸秦巴_第一百三十八章、省特支东镇暗接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省特支东镇暗接头 (第1/2页)

      何济周一出门,只听有人在叫自己:“何副连长,你好呀”。

      何济周一看,叫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原来在警二旅时九连的班长沈继虞。去年冬被团长沈玺亭派到十七路军炮兵团教导队学习去了,分开只有不到半年时间。身后还有两人不认识,三人都是一身商人打扮。

      何济周赶上前去,握着沈继虞的手问:“听说你到教导队当区队长了,今天咋跑这里来了?”

      沈继虞笑哈哈地回道:“还不是被你的一封信把我们召来的?”

      何济周疑惑地问:“我啥时给你写信了?莫非是沈启贤——”。

      沈继虞仍笑眯眯地望了一眼在场的人,警觉地对何济周道:“对对,我们屋里说话”。

      进屋后,沈继虞道:“我现在的名字改了,叫沈敏”。转身指着身后的两人介绍道:“这位是杨江、这位是杜瑜华”。

      几人打过招呼,杨江上前握着何济周的手道:“你写给沈启贤同志的信,我们看到了,知道你们现在遇到了困难,陕西党组织派我们三个到这里来,协助你们工作,一起度过暂时困难”。

      何济周望着沈敏问:“陕西党组织?”

      沈敏忙解释道:“你写给沈启贤的信,后来转到了中共西北特别支部谢华的手上了,他是中共陕西特别支部的书记,听说过你们在引驾回哗变的事。所以就派杨江和杜瑜华来与你们联系,协助你们工作”。

      何济周问沈敏:“这么说你也现在也是共产党的人?你现在还在教导队吗?”

      沈敏道:“去年10月我离开九连到炮团教导队后时间不长,就跟杨江同志取得了联系,我们的活动被国民党省党部肃反委员会发现,党组织遭到破坏。我和杜瑜华就离开了教导队,以学生身份到北平去上学了。前段时间,沈启贤给我来信,说你们在秦岭山中很困难,正在主动寻找党组织和红军,我跟杜华瑜就回来向西安党组织报告了你们的情况,谢华就派我们三个来跟你联系,不知你们现在的情况如何?”

      何济周道:“好哇,我就盼着这一天。我把队伍拉出来后,跟陈先瑞他们取得过联系,但他们现在离开了这里,我派人到处找也找不到。几个月了,国民党兵二十几个团在追剿我们,眼看就坚持不下去了,不得已才接受了魏席儒的整编,唉,我们也难呀”。

      杨江道:“你们的事我们都知道。早几年,你们在平利就成立了赤卫团,就说明你们在那时,就有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础,后来在引驾回终于起义了,打响了与国民党决裂的第一枪。杨虎城派大批军队围剿你们,你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不得已时,接受了镇安整编。时间不长,你们又出来了,但处境比以前更加艰难。你们一无弹药补充,二无粮食供给,三无友军支援,四无情报来源,单打独斗地周旋在秦岭山中,按照红军的政策,带领部队打土豪,打保安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把一支刚开始一百多人的队伍,不断扩大到现在的四五百人,就凭这一点,说明你们具有坚定的信念,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人民的队伍”。

      何济周问:“这些你们都晓得?”

      杨江道:“你们的事,党组织都知道。并且还知道,安康专员魏席儒还将你老母亲扣押起来,逼你就范的事。但你仍坚定自己的信念,一门心思要跟着共产党抗日救国,这一点叫我们很感动,我们的党就需要象你这样的人,带领大家与国民党斗,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

      何济周道:“你们来了就好,我就有了主心骨了。要问我的意愿,我们的目标就是一个,跟着共产党当红军”。

      杨江道:“目前陈先瑞带领的红七十四师,也遇到了暂时困难,部队已转移到鄂陕、豫陕边一带。这大片的秦岭山区是红军和我们的党在陕南建立的一块红色根据地,红七十四师不久还会回来的,到那时,我们再与他们汇合”。

      沈敏接着道:“我们知道,你接受魏席儒的整编,是不得已的权宜之策,迟早还会起义。你们在山沟里,对外边的事知道的不多,所以叫我们来,就是给你们帮一把”。

      何济周道:“我们在接受整编时,我就说过,我们迟早还要把队伍拉出来,投红军。这一点,什么时候我也不会改变,请你们放心”。

      杨江道:“好,老何,只要有你这一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们一起干”。

      杜瑜华道:“我们了解到,魏席儒对你一直不放心,还派了副官在这里监视着。临走前,特支交待我们,一定要小心安康当局的动向,防止发生意外”。

      何济周道:“我早就防着他们的,放心吧”。

      正说话,听到院子刘宝山在喊:“沈继虞,你个狗杂毛,到这来了,也不拜见一下老子”。

      嘻嘻哈哈从院外进来七八个人。

      沈敏一看,全都是自己在部队时的老伙计,几个人笑骂了一阵。苟树林拥着沈敏:“老伙计,分别了半年,酒量咋样,走,我们喝两盅去,告一告?”,几个人闹着出去了。

      一个多月时间,杨江、杜瑜华和沈敏三人以特务大队副官身份,到各分队跟战士们接触,很快熟悉了部队的情况。

      这一天,何济周刚检查完部队训练回大队部,半道上遇见魏席儒派驻大队的王副官,正在大树下跟一名战士低声说着什么,见何济周过来,打了声音招呼就走了。

      何济周叫住战士问:“王副官刚跟你说什么呢?”

      战士道:“王副官在问,这几个刚来的副官是什么来头,还叫我打听一下他们都跟哪些人说过什么话”。何济周听后,眉头一绉,哦了一声。

      回到大队部,何济周对杨江道:“最近你们的动静有点大,引起了王副官的警觉,在这节骨眼上,不要出现意外,小心点为好”。

      杨江道:“我正要找你商量个事”。

      何济周解下武装带挂在墙上,杨江道:“战士们的情绪很好,都摧着要尽快把队伍拉出去”。何济周道:“我看准备的差不多了,战士们的思想都统一了,粮食筹备也足够我们接到午季夏收,现在只等总务长吴学勤到安康把弹药领回来,我们就可以动手”。

      杨江道:“老何,我跟你商量的就是这事,还不能急”

      “为啥?”

      杨江道:“我们自己的小环境改善的可以了,但周围的大环境还不利于我们,周边还有几万国民党军虎视耽耽,一旦打响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