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年终总结 (第2/2页)
: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因为前不久的钱荒而争论,糜竺和新加盟的甄尧一直在喋喋不休的争论,其他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自然也没有人注意到曹cao和高夜在做什么。面对曹cao的提问,高夜也只是笑笑道:“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突然一下子要我当司徒,还有些不适应呢。多听听多学学,免得闹笑话。” “哈哈,明曦啊,你当年任职颍川太守,可是把颍川一地治理得是兵精粮足,民生富裕。如今就任司徒,对你来说应该也算不得什么难事吧。” “一郡之地怎能与天下相较,治大国如烹小鲜啊,众口难调,不由得我不小心。况且若只是萧规曹随,那我这司徒当的又有什么意思?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改革的事情,一直在想,该怎样教化百姓,该怎样限制世家,该把这天下变成什么模样,才算得上是海清河晏。”高夜说到这里嘿嘿一笑道:“思路有很多,正好听听往日施政之得失,取长补短。等我整理的差不多了,再来请主公扶正。” 曹cao闻言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摇着头道:“你啊你,想的倒够远。袁绍一日不除,北方一日不定,这世家大族就一日都动不得。你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多帮我想一想,该如何彻底的消灭袁绍。这一次本初虽败,却未惨败,筋骨犹存啊!接下来就该是我们考虑该如何进攻,局势依旧艰难啊。” 这一点可不是曹cao没信心,历史上曹cao在官渡之后,面对袁绍依旧是一个势均力敌的场面,情势绝对不容乐观。若非是袁绍后来在仓亭中了十面埋伏之计,兵力大损之下,又病重身亡的话,曹cao想要统一河北绝不是年就能完成的事情。历史重来,这一世的袁绍在官渡之战上,大儿子被俘,二儿子战死,兵马损失近十万,就连邺城都丢了,输的绝对要比历史上惨。可老话说得好,祸兮福所倚,别看这一次袁绍败成了这样,可沮授却还好端端的给袁绍出谋划策呢。虽然邺城已丢,可是如今袁绍的继承人只剩下了袁尚一个,历史上夺嫡的戏码恐怕是不会再上演了。而事实上历史上的曹cao之所以能在袁绍死后迅速平定河北,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袁绍的三个儿子不团结,互相征伐的结果。 现在只剩下了袁尚一人,哪怕袁绍过世,袁家的势力也不会就此一分为三,众志成城之下,曹cao想要平定河北只怕还要大费周折。况且如今南边也有些不安稳。陈登来报,江东的孙权正在厉兵秣马,不知道想要干什么。从荆州回来的李柱又带来了刘备屯驻新野的消息,这一下子宛城也有些危急。若是不能妥善处理,一旦曹cao再和袁绍大战,南边只怕必会有所动作。 毕竟孙权、刘表也不傻,官渡之时那是袁强曹弱,曹cao胜他们才能得保太平。因此两人都没有选择出击曹cao,也是存了唇亡齿寒的心思。可现在是曹强袁弱,若是再让曹cao得胜,袁绍败灭之后,下一个目标不就是他们了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家联合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处境艰难,绝不是夸大其词。 本来高夜本着的一直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但既然曹cao问出了口,高夜也不能不回答。尤其是曹cao现在名为司空,可实际上却是整个大汉的掌舵者,高夜要是说一句不在其位的话,恐怕曹cao分分钟觉得高夜是在讽刺他。 不过高夜却是先开口问道:“说起这个,前几日受康成公委托,往荆州去寻他故人之子。人没找到,倒是给我带回了一个坏消息。那刘备,居然投身到了刘表的麾下,如今坐上了新野太守的位置,正在新野cao练兵马呢。” “竟有此事!”曹cao闻言登时眉头紧皱,开口言道:“当初悔不听奉孝之言,在颖都除掉他,没想到如今却成了这般大敌。以刘备之能,外加关张之勇,我估计张绣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若是再与袁绍开战,这新野要更加小心防备了。” 高夜点了点头,不过随即言道:“不过我看那刘备在荆州,只怕也是举步维艰,如今我军的重心,还该放在袁绍的身上。至于荆州,主公只需命一大将,进驻舞阴,和宛城张绣倚为掎角之势,刘备想来也不敢轻举妄动。” “那袁绍呢?” “主公心中早有对策,我又何须多言?倒不如听听钱钞之事,说真的,这可是件大事啊!若不及早解决,只怕会有大患啊。”7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