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回犬戎熏育联合攻豳 姬亶弃豳立国定周 (第3/4页)
一次真的傻了,如果答应城池土地,豳人财物都给狼狈之辈,自己就什么也没有了,两手空空那才叫狼狈不堪,只能逃亡他乡异地,绝不会为奴,豳王心里清楚为奴的后果下场,如果不答应对方的条件,这次唯一的办法就是战,不但战而要绝战,绝战到底才行,谈和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是其他王,决不会答应,肯定是拼死一战,绝地逢生,豳王是豳王,不是其他王,他的想法跟其他为王者不一样。天下为王者都是不同寻常的人,非一般的人,非常之人,非常之事,非常思维,非常想法。豳王战与不战,纠结的紧张不安的在考虑,思想在激烈的斗争,是战还是不战,豳王不停的在思考着,他已整整的思考已有半天时辰,来回走动的步子越来越慢,豳王心里不停的想起父王姬类告诫自己遇事要沉着淡定,要开启大智慧,要有大局观,要有远见。豳王在想,“我有私心是正常的,为私心,为王位而战也是正常的,豳国是本王的先祖三百多年的基业,豳地是本王的九位列祖传下的江山社稷,豳人是本王的的家人父老兄弟,三百余年的家园,当战。尹老宁巨死得其所。”豳王想了又想,“若是为豳国人民的利益而战,即使战而百姓遭殃,视为神圣。为保家卫国,为豳人的利益而战,是出于公心而战,顺民心,得民意。当战。现在犬戎、熏育明确的表示,要地要民要王位,这是逐王行动。得王位者得地得民得国。今我若为王位而战,为的是个人私心之王位而战,这样对父老、乡亲、战士、苍生不够公道,老百姓们本来就清苦,加之用战争博弈王位,即使是保住王位宝座,也会遭受天谴。”在与犬戎、熏育多年的接触交锋中,豳王深知与他们交战的代价,“不是胜负的问题,那定是腥风血雨,人头遍地,伤残遍野,痛苦的尖叫声,响切云霄。何况这次二者相约而来之意就是势在必得,如果不战,又如何才能规避这场战争?不是减少,而是不让苍生痛苦和死亡,人命之可贵,尹老宁巨已经不幸了,不能因为我一腔热血而不顾国人的生命,用生命换来的君主王位,不是我要的。不愿意流血,不愿意战争,不愿意杀戮,也不愿意被杀,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城池,为我豳人,别无选择。我本人只能弃城,放弃王位。”豳王坐下来,闭着眼睛在想:“弃城,豳国没了,豳人的家也就没了,家、国没了,豳人还在,人在,青山不会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走,到岐山去重新开辟天地,改变现在生存的环境,为了将来后代更好的发展,放弃,为了更好的开始,所谓难易,遇难即易,易即变,变则通,通则顺,顺则畅,畅则旺。易地,先祖公刘失稷官而变于豳城立国,定豳国,而与犬戎、熏育为邻,兴业近400年,到我姬亶为王的时候,多年来饱受犬戎、熏育侵扰,犬戎,崇拜狼犬的的民族,正如狼犬一般的残忍。熏育,一个不安份而且野蛮不可教化的游猎者,与他们为邻永远不会安宁,只会长久的痛苦,国不安定,与民何益?迁,避而远之,可长期规避战争,向东南迁,与大国大商为伍,可兴我华夏之族。” 决定弃城。决定易地。 弃城,豳人会大痛,家人会抽泣。 易地,豳人要涉水过河,翻山越岭。 豳王想通了,已经决定,也不知道对与不对,反正要做了。 (这一决定,改变了豳人的命运,从此,豳人蜕变成周人。一个小邦之国开始吞并一个大邦之国的开始,包括戎狄、熏育的家园和家人,周人将主宰天下,到了一个王朝的位置,一个王者的天下,也成了天下的王者。据想,是戎狄、熏育害了他们,也是戎狄、熏育帮了他们,戎狄、熏育逼他们重生,这所谓是来自敌人的力量。这个决定是豳国的终结,周的开始,人还是那个人。 这一决定改变了整个华夏民族,也改变了整个历史。) 姬亶下定迁徙决心后,接下来安排部署善后事宜,他还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在豳地最后一次的祭祖,他的祖先公刘之墓还在豳国邠邑之地,他的祖先不窋之祀在北豳庆城。 豳王带着王妃姜氏与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小儿季历,及西凤公主和驸马上卿大夫梁醇,来到祖庙,进行最后告祖祭天,豳王带头跪下,嘴里念叨着:“各位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孙姬亶,携家人前来请罪,想我先祖自商朝初年(公元前1600年),先祖后稷弃之后公刘族人从邰迁到磁,(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官任后稷)早期居于山西中南汾水一带,到先祖公刘时,又迁居于北豳之地庆城,以豳为国,居住稳定,从游牧部族渐变为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先祖公刘起,到我姬亶,已经九世传位,九世先祖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诸公在天之灵,今天,三百余年的豳国基业将毁在我姬亶之手,现豳人受薰育之帮与犬戎侵袭逼迫,不孝子孙今不愿意用将士和百姓的鲜血来换取诸公传下来的王位宝座,今不得不离乡远徙,望先祖诸公在天之灵保佑豳人百姓安居乐业,免遭战争之苦,-----。” 一家人都在祈祷告祖许愿,只有少子季历大声说道:“各位先祖,我会回来的”。这是一句很朴实很普通的话,但让人回味很长很长,因为他要实现这句话很难很难。 隔日豳王姬亶告豳人书,内容不长: “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熏育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 “人民拥立君主,是希望君主保护人民的利益。现在戎狄、熏育再次武装进攻,是想得到我们的土地与人民。人民归我领导还是归他们领导,有什么区别?假如人民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去进行战斗,用杀死别人父子的手段去达到我当君主的目的,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去做!” 真是不一般的人,悟出不一般的道理。奇人王者,其实豳王所悟的高度之高真的不是一般人所领悟,他所说的其实是真理,天下为公,民在何处不为民,何必要相战,相争,豳王是从人民的角度考虑的。符合豳王姬亶为王的宗旨:“一切因战争而逝者,都是无谓的牺牲,一切能解决战争之法都比战争强,哪怕是下下策。” 豳王走的是下下策,其实也是上上策,兵法云:“走为上策。” 仁者无敌,豳王直抓人心,人心所向,结果是所向披靡。 这一告之书,万民反应沸腾,象炸了锅,奔走相告。豳人要疯了,豳人发疯了,豳王发自内心的心声,影响远大。豳人说:“豳王弃城而去,弃王位而不要,要改天换人,那个该死的戎王,那个该死的熏育王,暴君,跟着他我们永远的将被奴役,没好日子过。豳王走,我们也跟着走,我们相信他,信任他,追随他,心甘情愿,死心塌地,他是仁义之君,跟他到岐山去。”自此,全城百姓没天没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