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十三回语仲上任智得三国姬昌学业有成回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回语仲上任智得三国姬昌学业有成回周 (第3/4页)

高境界是兵不血刃而得天下。语仲就这么想的,并且是这么做的。

    当五万大军安置完备后,军师语仲跟司马季历讲:“可以派我出使羌方了。”

    司马季历问:“有何要求?”

    军师语仲说:“一百条小船,装满粮食,即可。”

    司马季历问:“为何?”

    军师语仲说:“羌人出来玩命,不是为了争地盘,而是为了粮食,甘地地大人稀,他们要争地干什么,因为甘地地贫,不肯长庄家,所以缺粮,我们用粮食和他们交易他们的特产,这样的话,他们有了粮食,有了吃,不就安定了吗?不就不出来sao扰别人了吗?关键是要稳定交易,按时交易,就可稳定局势不再有战争,我们用陈地兵农种的粮食来换取他们的特产,如羊,猪,牦牛等特产,换回来的副食品改善我们军队的生活,这样不就一取两得,皆大欢喜,相互稳定,不再攻伐。所以我们要和羌方建立稳定的友好邦交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法则,各取所需,公平交易,和平共处。十年,百年友好邦交正常化,正常交易,正常相安无事,最起码和我们陈地、岐周不会有战争。”

    “好办法,主动出击,主动联盟,主动交易。好,十日后出发。”司马季历说道。

    军师语仲友好出使羌方和邽国。军师带着粮食,浩浩荡荡沿渭水而去,前往羌方之地出使交易。

    羌方一听说岐周前来修好,建立友好邦交联盟,还带来大量粮食,开心备至,羌王亲自出来迎接,少数民族向来好客,礼节备至,热情洋溢,按照贵宾接待。看来军师语仲说的对,羌人吃软不吃硬,礼上往来,相互尊重很重要。

    军师语仲说:“岐周之地,以农为主,不善养殖,故希望与羌方建立长期友好邦交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以粮食换取养殖动物,回去改善生活。”

    羌王一听说用粮食来换取他们的羊和牦牛,非常开心,慷慨的说:“岐周要多少羊和耗牛,我羌地全力供应,尽管开口。”

    双方约定,每年做两次交易,固定时间为每年八月底和十二月份,数量是越多越好。语仲说这次带来一百条船的粮食,算是见面礼,表示表示敬意。羌王也非常客气,一定要回礼,送了很多羊和耗牛rou。军师语仲此次友好出使羌方非常成功,达到预期目的。羌王好客,邦交友好,每年两次交易。从此,羌方与陈、岐周,战伐从无,世代友好。

    搞定西羌后,军师语仲如法炮制把天水之国的邽方搞定。

    语仲上任军师五年之内,先后把九万精锐部队的大兵,布防在邻国麟游和西梁山及陈国三地,实现他的借地养兵计划,和佣兵强势,造势同化邻地,义举友好联邦,让邻依附臣化之策,借寇自重之法,达到构建西部安全防护圈,达到构建牢固的西部同盟圈,达到构建西部利益共同体。得麟游,西梁山,陈国三地附属国,和羌方依附之邦。现在岐周版图就大了,方圆三百多里,北至密须,东至永寿东的泾河西岸,西梁山东,武功东,西至陈地之南六盘山与嘉陵江边,含麟游,梁山,永寿,岐阳,扶风,武功,陈仓七大城邑。人口达到一百五十万之众。军队实际精锐部队人数已达十二万之多,兵农四万多人,司徒随军徒役三万多人。并大量使用麟游、梁山和武功及陈地四地人才为士大夫。语种建议启用这些士大夫,语仲说的理由很简单:“既然接受人家的土地和人口,就要接纳人家的人才,如果不能接纳人家的贤才,表明你还没有真正接纳人家,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融合,成不了一家人。”此话得到了岐周公姬亶的认可和赏识。

    贤人得明君,高见方能彰显。好马遇伯乐,善跑方有机会。语仲谓大贤,岐周公姬亶可称得上明君。

    良师难遇,益友难结,高徒难得,称人之三难。话说姬昌十岁时被父亲季历送到宛丘伏羲之虚,龙湖白龟之所,于师叔龙湖子处拜师学习,从师学习已有十四年,姬昌今年已二十四岁,尚未出师,也未成婚。今年已78岁高龄的祖父岐周公姬亶,等得着急了,督促儿子季历传孙子姬昌回来成婚,他要在有生之年抱抱姬昌之子,自己的重孙子。还说要检验一下姬昌的学业成绩如何,学得究竟怎样,大商文化到底有多深厚,他要在姬昌身上验证一下。

    公元前1131年的夏天,姬昌应召,告别师傅龙湖子和师弟们回到岐周。一到岐阳,姬昌就直奔爷爷岐周公住处的后宫,前来给爷爷请安,爷爷一看孙子姬昌回来了,高兴的拉着姬昌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发现孙子比自己长得高大帅气,英俊潇洒,谈吐文雅,举止有度,神采飘逸,那个开心啊。爷爷赶紧吩咐侍女安排庖厨备饭,做好吃的给孙子吃,他要和孙子单独共进晚餐。天下的老人疼爱孙子都是这样,这叫隔代疼。爷爷问姬昌:“姬昌你这些年都学了那些本事,学了那些内容,说说给爷爷听听。”

    “爷爷,孙子学了《九德精要》,《八卦要义》,《为政纪要》,《急事第一》,《大局观》,《为民要务》,《民本》,《大商律》,《官制》,《吏治》,《天命》,《礼乐》,《祭祀》,《占卜》,《算术数学》,《天象经》,《地纹经》,《水经》,《诗文》,《兵略》,《岐伯医经》。共计学了二十一学科。”姬昌汇报说。

    “你学得很系统,看来爷爷是考不到你了,说说《岐伯医经》吧。”岐周公说道。

    “《岐伯医经》,主要有《岐伯养生经》,《岐伯素问》,《灵枢》,《岐伯内经》,《岐伯难经》,《岐伯草本经》,《岐伯灸经》,《岐伯按摩经》,《岐伯脉理经》,《岐黄要术经》。由十大经组成。内容太多,一时说不清,这样吧,爷爷你把手伸出来让我看看。”姬昌说道。

    爷爷把手伸出来,姬昌拿起爷爷的手,看了看手掌,又看了看手背,问道:“爷爷,你是不是经常觉得心跳得快,心慌的慌,心快要跳到喉咙眼处。”

    爷爷说道:“是啊,我每天都有此症状,经常心慌意乱,太医看了,开了药,吃了,有所好转,担还是经常出现心慌。你看看手不号脉,就知道我的病情?”

    姬昌笑笑没说话,继续问道:“爷爷,你每天晚上是不是头后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