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十五回泰伯奔迁江南立吴季历继位吏治新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回泰伯奔迁江南立吴季历继位吏治新政 (第2/4页)

西至太湖湖边,鬲湖东岸的湖边,及分水处,以水为障,南至定山湖边,再南就是东海滩涂水泽,吴江之南到梅堰。城郭内设十个主要城邑,易山梅里为中心城,姑苏,吴中,吴江,吴州,吴熟,大江晨阳,句吴沙洲,分水,梅堰为十大城邑,沿太湖东则北侧建设,分水与梅堰隔湖相望,正好是在东西一条线上,按照此线正好把太湖一分为二。侬吴占太湖的西半边,句吴占太湖的东半边,在太湖东岸陆地。分水和梅堰属小城邑,这两个小城分布一千人,其他八个城邑先分布两千人,以后在增民。建主城同时也要建其他城邑,以免其他土著居民有意见。这个构想也由花萼去落实去完成,他是首辅大臣。泰伯继续规划设想。

    泰伯还在想:主城梅里城,如何规划呢,想个纲要给花萼去完成,一河通东西,大水沟为渎,小河为泾,一渎九泾,相互流通,疏通挖掘东西的大沟,与吴江水相通,以便排泄抗旱防涝,灌溉排洪,让水东流大海,流入太湖,流入漕湖,大水沟人工挖掘,算了一下大约要八十六余里。梅里段约五十六余里,沟宽二十丈。在梅城里在建一个宅子,就叫泰伯宅,泰伯宅也不要大,分成三家,够用就行,在城门前在设一市,便于城邑的繁荣和交易,到时车船嚷嚷,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梅里城建在人工河的北面,座北朝南,朝南座。这建城之事就交给花萼去完成,在三年内完成任务。

    很多事情想的差不多了,考虑的也比较周祥了,泰伯,仲雍,花萼通过商议,决定召集十大部族首领前来会商,共同发展吴地,共同开发环太湖陆地,共同治理大江下游,共同繁荣东海之滨,共同组建江东第一邦,共同建设自古至今的江南第一城,把荒凉的江南打造成人民富裕,衣寇礼乐之邦,改变世界对吴的蛮夷、蛮吴之称,让人们另眼相看,今天的江南是鱼米之乡,太湖美不胜收的江南,至德第一城的江南。

    前期的鼓动,宣传工作花萼早已做好,三让王位,至德至贤,农耕专家,仁德王子,赞美之词早就传到家家户户,老少皆知。尚天,尚贵,尚官,尚贤,尚能的土著居民,早就希望这一天的到来,落后的土著人,早就盼望着神明的君主的到来,至德至贤至能的王子泰伯来了,吴地的土著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文明,看到了富裕的曙光。

    十大部族首领应约而来,由二王子仲雍具体主讲,将大王子的开发计划,兴建十大城邑的规划,以及诸如此类的大的发展方向,二王子还没有讲完,土著人听了,傻乐傻乐,开心的兴奋的纯朴的表达方式是高呼,是大叫,庆祝圣明的王子的到来。“有王者了,有君主了。”

    一阵高呼之后,泰伯还是讲了一些比较实在的东西,让他们知道这是真地能实现的梦想。泰伯说:“民以食为天,有了粮食,人们就不会饿着。以农为本,在周国担任近三十年的大司农,非常懂得种植的方法和治国养民的方法。比方说兴耕农田,农田要细作,土地正常要翻整两次,方可种植。种子要精选,精选出良种播种。如冬季不播种,土地要翻耕养田,到春季播种的时候要再次翻耕农田,万不可偷懒,仅仅翻耕一次就完事,田养勤劳之人,勤劳方可致富,田不养懒汉。”

    “再比方说,家畜养殖要讲时令,比如养羊,羊尽量不越冬,因为冬天羊生长极其慢,又要消耗大量饲料,二十斤以下小羊没有办法,要养到第二年的春天,春天小草发芽,羊在春夏季节因为草肥料足,四到五个月就可长到百斤,百斤就为成羊了,羊养到百斤就要屠宰,因为羊养到百斤后就不再生长,而是长器官了。”

    “因为太湖湖美水肥,水系发达,河流湖泊错综复杂,大湖小湖,大河小河,大江小江都有,大湖有太湖,小湖有阳澄湖,定山湖,澄湖,漕湖,鬲湖。大江有大长江,小江有吴江,尤其是吴江水系,大小水系适中,适合养殖鱼类水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水可养鱼,人工繁殖养鱼,建立养鱼场,或者湖面养殖。比如梅里西十里的地方,河道纵横,水草肥嫩,还适合养鸭子,可以设立养鸭场,养鸭场的附近可以在设立一个大的养殖猪羊场。猪羊都要进行人工阉割。阉割后猪羊生长较快。”

    “同时太湖边也适合种植水植物,如水稻等粮食植物,可以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

    “因为此地水系复杂,以防水灾,要防水涝灾害,要兴修水利,人工凿渠挖河,引水下流大江,或流入东海,或流入太湖。”

    “河泊沟堑,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小桥流水,小船坞就在家后,水网密布就要造船,因水系丰富,也便于运输,可以成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色。”

    “种桑养蚕,蚕丝织丝布,丝绸。形成男耕女织。丝绸也可作为高档商品,成为江南一绝。”

    “种麻,万顷麻,种麻比较简单,节省人力时间,把那一望无际的的荒草变成一望无垠的麻田。麻可织,种粒可食,也可压油。”

    “以防外敌入侵,防恐兵祸波及句吴,所以要全力兴建十大城池,外建城郭,以来御敌。”

    听了泰伯讲得很具体,很通俗易懂,土著首领听得入了迷,当泰伯说完之后,大家报以欢呼声,欢呼雀跃。十大土著部族首领,大家一致说泰伯王子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来文明的种子,土著居民都认为泰伯有德有义,贤能大才,愿意追随归附泰伯,拥立泰伯为句吴君主。

    自此十大部族首领称泰伯为句吴君吴泰伯。归附者有千余家,约一万多人。

    既然各位首领都愿意归附泰伯,拥立为句吴君,那就开始任官听命,施政为民吧。

    立国号为句吴。

    泰伯为句吴君王。称句吴君。

    仲雍为司马。

    花萼为相宰。

    泰伯长子伯姬任太史。

    仲雍长子伯迁任司空。

    仲雍次子舒担任司学。

    仲雍季子简为内阁总宰。

    花萼之子花睿为师长。

    吴江城主佃农为司徒。

    姑苏城主火独明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