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回季历微服察访民情周程边境两军对侍 (第2/4页)
,求大于供,价格就会暴涨,物价上涨,社会不稳,解决办法的唯一手段就是开放工业,大力推广民间手工作坊,瓦坊,骨坊,陶坊,制铜坊,染布坊,织造坊等制造业的私人设坊,来补充市场的不足和大众的需求。通过市场来调节需求。季历决定开放工业,鼓励私人设坊。因从事手工业的人,获利颇厚,所以从事手工业的人越来越多。 生活好了,人们就讲究生活质量指数,物质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空虚,知识缺乏,社会仍然不会安定。要对内建立一个长治久安机制,就是传道教化教育,教化人民衣食足而知荣辱,生计排第一位,排在教化之前,但现在岐周之民生计已经不是问题,已达小康,所以就轮到教育,教育排在第二位,民不教化不会安,民不知礼,民不知律,民不知德,社会如何安定?所以一定要教化百姓,用温情的仁义来抚恤人民,尊重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知礼,知法,重德。社会就安定有序了。 同时要用督察的手段,来制止大臣们虐政虐民。有权的人,如受不到制约和约束,他们决不会安分守己的,也不会尽心尽职的。所以大臣们也要教育,大臣们单凭教育还不行,还要按照《官律》来约束他们,这些有知识,有文化,有钱有势之人,如果嚣张跋扈起来,比百姓要难看的多。那真是胡作非为,肆无忌惮。此事让管人事的司士姬昌去管理,司士下面要设立单独部门来管理官员们行为,不受监督的权力就变味道了,变质了,监督机构就叫司察。季历决定司士下设司察,和廷尉下设司寇一样。 岐伯医室和山子药房已经安排下去快要半年,现在不知落实的如何,百姓反映如何?季历决定派人去微服私访,而且关照暗访之人要在晚上走访,以此来查看医疗的应急情况。 派出私访者回来汇报:“各地小邑都已设立医务室,医务人员都到位,每个医室医生两名,药房司药两名,百姓随时医诊就医看病,老百姓们反应良好,都称赞陛下厚德。” 武乙二十三年,岐周公季历二年,春节,岐周公季历计划到已经退位的老臣们家里去拜年看望看望,老相宰马驰当然是排在第一位,季历到老相宰府院,不让相宰府的家宰通报,便进了大院,大声说道:“师侄马驰新年好,新年快乐。” 老相宰马驰一听声音是岐周公季历的声音,赶紧出来下跪磕头行大礼,应道:“师侄马驰拜见师叔陛下,师侄马驰携全家人给陛下拜年,祝陛下福如嘉陵江,寿比西岐山。” “大家平身。本公带了些好吃的给你的孙子,我的重孙子们吃。(重孙即玄孙)。”季历说道。 “谢陛下,谢师叔。孩子们赶紧再来给爷爷陛下磕头,爷爷陛下有赏。”马驰叫道。 季历在老相府的客厅上坐后,问:“师侄现在在忙些什么?身体可好?” 马驰道:“师侄现在在家教育孙子,享受人伦之乐趣,享受晚年,享受太平盛世,身体硬朗的很。” “身体好就好,既然在教育孙子,何不多教育几个,多带点学生出来,多培养几个高徒出来,为岐周效力;本公现在特批你为岐周大司学,就像你师傅,我的大师兄龙湖子一样,高徒满天下,号称天下第一司学,我看你完全可以做到天下第二司学,如果你能超过你师傅,当然是最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社会在发展,人在进步,当然一代要比一代强。”季历说道。 “师侄才疏学浅,怎敢妄自称大,师傅司学传道,道即理,师傅因材施教,师兄弟们各怀绝学。在师叔陛下的提醒下,师侄到可以做到一事,就是约师兄弟们前来岐山传教受道,一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共度晚年。二来以众人之力育众生之才,成多方大贤,解决陛下教育之瓶颈。三来众贤聚义岐周,号其弟子从周,顺势而为,岐周必成大业也。”马驰说道。 “老相宰所言,妙哉,按照你刚才所说,以此类推,再把我的二师兄请来,大可解决医疗之瓶颈,扩大医疗人员的队伍,解决医疗人员不足问题,解决医疗人员医术水平底下问题。”季历说道。 “师叔陛下,师侄推测,二师叔雍医子不一定会来岐周。”马驰说道。 “这个你就放心,我保证二师兄一定会来,因为他做梦都在想师傅的《草本药性》,《山子草本药性》现传姬昌,他知道后一定前来找姬昌,到时候就让姬昌与他交流为条件,让他留在岐周最少十年传教医术,二师兄雍医子医术从不保守,他要光大医术为已任,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他,就是他有没有时间传授的问题,所以要他在岐周住上十年就够了,此法妙哉妙哉。我岐周之民生病有救了。走了,你就按照刚才所说去筹办吧,所需待遇经费按照所需发放,走了。”季历说着站了起来。 马驰送岐周公季历很远方回。 在拜年的路上,岐周公季历路过军师语仲的军师府,季历决定也顺道去拜个年,看望看望军师家人,慰问慰问。 岐周公去各家拜年,这在各诸侯国中是很少的事情,君为大,在崇尚权力的时代,权掌生杀予夺,权管财路兴旺,何况是最高权力者来看望大家,来慰问大家,那是感恩带德,祖上修来的福份。 岐周公上台执政已有两年,各方反应都点赞,政局算是稳定,众臣廉政,上下一心,人民安康,附属诸侯顺道,一片安宁和睦景象。 岐周国内安定,国外西、北邻邦友好联盟,现在就是一个南境和东境尚未有所来往,南境边至渭水,有渭水为障,一时半会不会有大问题。武功之东的程国,好像不服气,觉得岐周发展太快,国力已威慑到程国的安全,所以老来事,老是发出不和谐的声音,程国也自恃地肥物博,连商帝武乙的话都不大肯听,何况一个邻国小邦呢?致命的自负,大商帝武乙非常不满,常提及程伯不太像样,做事越来越过。 武乙二十三年朝贡,岐周公季历亲自前往商都朝见商帝武乙,武乙很是开心,于是商帝武乙特邀岐周公季历到后宫用宴,宴会间,商帝武乙对岐周公季历道:“程伯程放今年至今未朝贡,他老是拖的话,你要替寡人教训教训他,让他长长记性。” 岐周公季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