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十八回语仲破阵周军大败战场原则道义尽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回语仲破阵周军大败战场原则道义尽失 (第3/4页)

的是激激连环步,进攻速度很快,而郓岱也用同样的招数,使出左右轮臂挂轮斧,一边迅速的倒退一边破解防守重山的招数,关键是他们两的招数用反的话,两人都当场同归于尽,当重山用同一招数进攻到二十余步的时候,突然将右手的大锤顺势抛出,砸向郓岱,郓岱一时没有想到重山会把大锤抛出。当重山的大锤抛向郓岱的时候,郓岱也将左手大斧抛向重山。几乎在同一时刻,两人都被对方兵器砸中。郓岱被重山的大锤砸倒在地,手捂住胸口,嘴里吐血,而重山被郓岱抛出的大斧砍中右臂,右臂鲜血直流,双方具伤,重山顾不上右臂疼痛,用力将左手的大锤砸向郓岱,郓岱再也没有站起来。

    语仲一看千夫长已经为国捐躯,便鸣罗收兵,明日再说。

    程蚺见岐周收兵,便也鸣罗。程蚺的鸣罗号令改了,鸣罗是前军后撤,后军上前,后军已改为一万名弓箭手。

    语仲见程兵向后撤退,便也后军变前军,向后撤退,撤退刚不一刻,程军万箭齐发,天上下起箭雨,漫天都是箭头向岐周军的背后射来,一大片军士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已倒下,语仲大惊失色,大叫:“盾牌手回身防守。”一大批盾牌手听到命令,急忙反身防守,第二批箭雨已至,又一大批士兵着箭倒下。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箭雨过后,程蚺的两万大军已到岐周兵营跟前,语仲大叫:“全军回杀。”这时候已经迟了,地上趟满了周军尸体,让人胆寒,程蚺的两万大兵杀声四起,震耳欲聋,已杀进岐周大营,语仲一看抵挡不住,赶紧命令快撤,全军快撤。周兵四处奔逃,程蚺的两万大军乘胜追杀十余里方停下。

    语仲狂奔二十余里,看后面没有追兵,勒马停了下来,感叹道:“想不到程蚺这个老匹夫,还真的来个以牙换牙,来了个偷袭,姜还是老的辣,这当口这节点来个回马枪偷袭,妙,妙哉。服,不得不服。盘点一下,还有多少人马?时间已到晚上,赶紧升灶,备饭,等待回兵回来吃饭,士兵们跑这么远,一定又累又饿,又惊又吓。”

    程蚺梳理战果,灭敌一万两千人,得岐周军营所有辎重,略地十五里,上报程方伯爵。

    程方伯爵得报哈哈大笑:“搞偷袭,季历你不能怪我,是你先不讲战争正义,格老子的程蚺还是厉害,这个环节搞偷袭,胆子还是够大的,算得很准,否则面对两万多大军,面对面的搞偷袭,要点魄力,好,程蚺,不愧为大将军。”

    参议程几进言道:“程伯,这时如果另派一支强劲骑兵一千人前去二十里外,再一次的追杀岐周败兵之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即可将他们全军覆灭,程伯不可失去良机。”

    “他们虽然败了,除了逃跑的士兵以外,归营的士兵最少还有一万人,你一千骑兵就可以将其全部歼灭?何况这违背战争道德的原则,战争也讲道德的,追杀败退的敌人不超过百步,穷寇莫追,以表礼让的精神。不过分追杀已经丧失战斗力的敌人,这表明仁慈的原则,怜悯敌人的伤员。我们难道要违背这些原则?我们已经追出十几里了,我看我们也不能过分追杀。”程伯反问道。

    “程伯,陛下觉得一千骑兵不够,可以派三千骑兵突袭,突袭之后我们再进十余里,打得敌人元气大伤,待敌人恢复元气之前,我们可在敌人之地三十里外筑防线,至少可以防卫几年。不是陛下办不到,是陛下内心的道德底线还是很高,战争道德,那是说给对方听的,胜利是战争唯一准则。陛下嘴上大骂敌人,大骂季历,可陛下如果失去这次机会,不痛打败寇,陛下终生会后悔的,因为当敌人保持了足够的战斗力以后,回过头来,来对付你的时候就不会讲原则的了。”参议感叹不已。“为臣话已说完了,告辞。”

    参议告辞程方伯爵之后,来到外面,站在那里很久,方才离开。

    程方伯爵等参议离开后,仔细的想了想,觉得参议说的有道理,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这就叫战机瞬间即逝。程方伯爵到底不是专业的军事家,算是心直口快的君王。

    岐周公季历和军师语仲商议总结自开战以来的战况,出兵三万,现在还乘一万,俘虏了五千。等于损失一半兵力,还有粮草辎重。季历觉得这样打下去不是个办法,战线可能会很长,时间可能会很久,还是改变战法,改变战术。

    语仲觉得如果不按照兵家道义来打的话,可能后面的牺牲者更多,尽管战争最终会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很惨重,从现在的程方之军的军事水平来看,不是轻而易举的就能平定的,一年算是快的。

    “那就用特殊的战法,兵家不讲理,只讲胜败。”季历明确指出。

    语仲良久回道:“好,只讲结果,从现在起,确保我方节节胜利,敌方节节败退。”

    季历要玩命,语仲答应要玩命。

    可是一个种族是很难灭亡的。

    不是纯粹灭掉一个种族,而是用武力平定这个种族,让这个种族臣服。季历要这么做,语仲只能这么做。这么做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这就是他们的价值取向。

    语仲告别季历,回到军营后,开始思量新的战法,确保万无一失。如果要节节胜利的话,就不能按照战场六原则来遵循战场上道义规则。那些所谓不追败退的敌人一百步,不追主动撤退的敌人过百里,不追击已丧失战斗力的敌人十步,等待敌人布好阵再发动攻击,这些兵家潜规则就不讲了,这些都是对方致命的弱点,要胜利,就要攻打敌人的弱点。

    好,就抓住敌人这些潜在的弱点狠击,兵不厌诈,确保胜利,天下人为胜利者而欢呼,不会考虑过程,即使败者有理,也没有地方讲理去。败者自败开始,就永远失去真理的空间,至于后人评说,那是以后的事情,后世的人怎能准确的判断当时的事态和社会的当时状况,都是些推理判断,对君王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无根无据,大概猜猜,揣摩王心,说说而已,就是当今社会,又有几个人知道君王在想什么,又有谁知道君王真正的想法,君王的想法,世界上无人猜到,即使你猜到某一项,某一时的想法,也猜不到君王每个时期的想法。所以后人怎么理解当时发生的事件,因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故看法不一,说法不一,都可以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