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三十六回 归妹以娣东夷反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回 归妹以娣东夷反叛 (第2/2页)

气之下,一时想不开,投井自杀。出大事了,出人命了,为见不到姬昌自寻短见了,乔妃是桥国公主,桥侯怎会放过姬昌?姬昌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大量礼品物资前去桥国赔礼谢罪,桥国是岐周的归附国,桥侯见姬昌前来赔罪,人已经死了,不能复生,也无他法,只好认倒霉,小女命该如此吧,以后再说。

    后葬乔妃,此事占时算过去了。以后桥国会不会与姬昌算帐,不是不可能,是时机未到。

    自此,姒妃再也不敢阻拦姬昌为王妃们过生日,姒妃也收敛了很多。

    后宫之事,让姬昌忙的够呛,这个姒妃虽然年轻漂亮,风情万种,可也太缠人了,要给平时,姬昌早摆谱了,可她是大商天子的人,现在周国需要她的保护,一个姒妃抵一个军队,再忙也值得,何况自己还享受,为了周国的安定发展,为了自己的温柔乡,继续忙吧。

    这一忙活,商周之战,二十年过去了,周国现在怎样?大商现在又怎样?

    周国安定发展二十多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一看,周国现在强大了许多,也可说在西部算老大,国富一方,如果说周国雄起到什么程度,也不见得。姬昌九条软侵略攻略方案,尚未见效。这让周侯开始日夜难眠,还有十年,自己在句吴兄弟面前夸下海口,要联合剪商,十年中,自己的攻略方案是否会见效,真是无法预料。最起码要强国富民,这一点是基础,打仗没有这一点作保障,剪商,那就是一句空话。

    可大商一点垮台的迹象也没有,而且在比干的极力的推行下,减负富民,富民兴安,减轻徭役,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强兵国富,强势安邦,大商国力不减,反增。二十多年来,除句吴外侵之外,基本没有战事,东夷也不过小打小闹,忽略不计。天下也无大灾大难,风调雨顺,一派和平安定的景象。周侯姬昌的经济侵略,削弱大商国力计划看来一时两时实现不了。

    那就再等几年再说吧,看有没有时机可乘。

    机会终于来了。只要天下不太平,天下一乱,机会就来了,机会就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提供的机遇。

    西边没有战事,不代表东边就安定,东边日头西边雨,天有不测风云,风云变幻无常,东边的东夷,向来就没有安定过,小打小闹不断,现在规模越来越大,帝乙很烦,帝乙二十五年,公元前1077年,帝乙决定扫平战乱,平定东夷,尤其是人方之祸首。

    大商,天下共主,唯一的职能就是保护天下和平共处基本原则,按照帝乙的意思,“大商一千多个诸侯之间不要你来我往的无休止的战伐,天下一家,兄弟姐妹间不要闹意见,不要争地盘,不要为地边大打出手。不要为了利益翻脸,天下没有和平,战争不断,人民连吃得,喝的,穿得都没有,还那里有安定的生活,我大商在执政,天下就是要太平,不需有太多的想法。至于朝贡,那是必须的,维持天下和平,维持天下秩序,是需要军队,需要大臣的,需要各色各样的人才的,人力是要养的,我大商一家王族人开销不了多少,王畿之地的收成,我们足够用了,大家上交的贡品全部用在和平事业上,大家放心,大商政体就是这个角色,和平使者,天下一千多个诸侯的维和部队。”大商天子帝乙就是这么说的,这是他的意思。

    那里有战乱,那里就有大商的身影。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义务,更是他的权力。他是庙堂之上的执政者。

    “一切与和平相违背者,都是大商的叛逆者,都是要受大商的法制制裁的,都是要遭到大商维和部队剿灭的,不管你号称是天下英雄,还是号称雄心勃勃的吞并天下干一番大事业者也好,都是大商要制裁和剿灭的对象。因为你的不安分,给大商的人民带来战争和乱世的痛苦。”

    提起大商的统治,帝乙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他感慨良多。他常对下面的大臣们讲:“你要推翻我大商的统治,由你来执政时你就不统治了?你的统治就不要朝贡了?你的统治人民就会有好日子过了?哪为了你获得统治而死去的人们怎么办?这个代价怎么解释。统治的目的还是一己之利。花得代价就是那些用生命的代价为你换来的统治地位,和我统治有什么区别?最起码,我现在不需要再用人民的生命代价去换取统治权,因为我大商已经统治了天下五百年了。五百年内大商的臣民没有此劫难,再说自古至今,没有一个统治者,不想国富民安,不想天下太平的,不想百姓过得快乐富有的生活的。尽管我们大商现在叫奴隶社会,你看看,普天之下有多少奴隶?几乎没有,那些少之又少的奴隶都是犯罪分子和战俘,为了不杀他们,所以才充当奴隶的,奴隶有什么不好,不需要去参加战争,就是在后方做做服务而已,当然他们也没有上战场这个资格,我大商的天下就是老百姓们,统一称为庶民。”

    “统治和被统治,未必都是对立的,为什么要对立,而不能同一,推翻统治,也是为了再统治,跟人民没有关系,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保持正常关系的,还是统治与被统治。要推翻一个统治,也是为了下一个自己来做统治者。”

    “维持目前的统治,没有什么不好,最起码少战争,少死一百万人民,人民不需要用鲜血去换取下一个某个统治。现在比干极力主张,也实行了改革减负,某些地方诸侯反而加赋,这都算在大商的头上,还有的诸侯整天就是要想代商行天下,在我这里,他们是梦想。做不到,我不能让天下人民再一次的遭殃。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是无法形容的。就是平定战乱,也要有新的战法,不要一味的拼杀,要讲究智慧的能量,尽量少牺牲,少流血。”帝乙一说到此类问题,就很慷慨,表明帝乙的思想还是从最基本的人民利益角度出发的。

    他说的对,矛盾是相对的,在大商的统治下,不管你用任何理由,任何借口,内讧外患都是不准许的,天下不是少数人的,是天下百姓的。大商为天下百姓着想,大商为五百年基业王权执政着想,大商为天下太平着想,容不得你乱来。

    不管怎么说,战争是免不了的,战争就要开始,大战在发酵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