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回 子受登基大赦天下 (第2/2页)
基的第三个政举,就是鼓励桑蚕养殖和纺织。凡桑蚕养殖户,三年免交税,诸侯也享受同等待遇。这一下桑蚕养殖户,纺织户也纷纷支持拥戴帝乙的执政。 其实帝辛惠民的根本就是解决百姓吃与穿的两大根本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天下人还有什么人不拥戴帝辛的,天下八成百姓拥戴帝辛,还余两成,也未必不拥戴,帝王的二八法则是倒过来应用的,这样即使少数人的利益受到影响,也没有多大反响,翻不起大浪,因为下一步帝辛要进一步强兵。 帝辛的天下总算占时稳定了,最起码在表面上。 说事者还是要说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们要说事,可以,大商群臣整顿大换血。 比干作为首辅少师大臣,不再担任大司马。 箕子为太师,比干担任少师。国之大事,唯有祭祀和戎。少师和太师都是乐工之长,掌管礼制和祭祀,职务非常高了。可太师和少师是兄弟俩,不会一起联手搞事吧?担心有道理,他们也想当天子。 没办法,这是帝乙的遗命,不可违,两人用着再说吧,刚开始,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了。 把掌管兵权的少保空缺,改为司马担任兵马之要职。 由飞廉任司马,掌兵权。嬴来任大将军。这父子俩,不会有问题吧?不会,久经考验的大商之武臣。飞廉是子受先祖爷爷武乙留下的三朝元老,虽然外姓,常受到王族的排挤,但忠心耿耿已经几十年,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人。嬴来和帝辛一起扛过枪,一起攻打人方之战,生死之交。 飞廉担任大司马,群臣很不理解,一个外姓之人,为何能担当此职。王族中的能臣很多,尤其是子启,子仲,两人都是帝辛的哥哥。叔叔箕子,子胥余也是这么认为。 太史咸湿天官御用,因为咸湿是帝派,一直拥护帝辛继位。 任命徐行为大司空。 任命叴(qiu)矛为大司徒。 任命偪突为司寇,掌管大商刑法。 任命费仲为上卿大夫,主管诸侯。费仲,费国王子之弟,排行第二,因不能继位,仕商帝辛,也因费国在攻打人方之战时立了大功,所以得到帝辛赏识。 帝辛延续先帝帝乙之命,仍封九侯梅、虞,邗、为东、北、南三方方伯。大商三公。 封九侯之女梅氏为王后。 各个部门的工正士大夫等等人员,就等等再换吧,看看表现。 封子启为微侯王,封地于微山湖边,迁微山湖之微氏于西部渭水南岸郿地。 帝辛换人换得不够彻底,麻烦事就多了,大商内部表面上是两派,实为四派,帝辛一派,子启一派,王叔一派,暗流神权一派。其实还有一派,还没有反映到上层建筑,不过也快了。 妇人之仁,在王权斗争中,总会吃亏的,帝辛要吃亏了。不是他搞不定,而是他有一面之仁。清理队伍,就要一竿子到底,不得留有余地,死灰都会复燃,何况火还在烧着。 人只有吃过亏之后,才会变得忍无可忍,不必再忍,最后动用酷刑零容忍。因为他们利用了帝辛的善良一面,因为他们肆无忌惮的动到了帝辛的最底线。 帝辛登基后实行三大新政,新政对天下百姓好,百姓得到了实惠,人心所向,都向着大商帝辛。帝辛上台也确实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富民强国,可他的政策如果是在王畿之地域实施也就算了,可帝辛好大喜功,下令天下诸侯也得按照大商的三年减半的政策来落实,把各地诸侯王的利益放在一边,所有功劳都是帝辛的,尤其是向心力,天下人心所向帝辛,诸侯意见很大,因为帝辛威猛,诸侯惧怕,一时不敢乱来,可事情发展到第三年,各地诸侯安奈不住了,三年所收无几,诸侯怎么办?纷纷抗议,开始各地走动,搞串联,抵抗帝辛,尤其是东方伯九侯梅和西部姬昌,九侯梅伯也不顾自己的小女是帝后的这层关系,出来说话,反对意见一大通,而西部姬昌一看有机可趁,也出来发话,大搞联盟契约,引导诸侯王的公愤,帝辛损害到诸侯王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没有几人能安奈得住的,再好不过的朋友也会翻脸不认人的,何况不是朋友,仅仅是共主联盟的关系,诸侯要造反了。 外部局势不稳定,风雨欲来,子启一看机会来了,这些诸侯,本与大王子子启的关系密切,现在,公然反对帝辛新政,已经引发诸侯王的公愤,此时不下手,等待何时。 子启考虑如何下手呢!大商的天下,如果要想凌驾于王权之上,除非神权,只有上帝说要下帝天子下台让位,才有可能,天下人才服,谁可以代表上帝呢!现在大商神官是咸湿,威望无比,是忠心耿耿的帝王派,不会与谋,能与咸氏神官抗衡的,只有重黎的后人,重黎的后人很多,与自己关系最好的就是耆(shi)国君王黎奢,他的天神论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虽然水平不能跟咸湿相提并论,但他的祖先重黎的影子比咸氏神要威望的多,再者,黎奢是一方君王,有实力,有国力,有兵力,有财力,有人力,样样具有,只要说服黎奢出来与咸湿抗衡,用上帝的旨意来布告天下,让帝辛让位,上帝神就是自己的祖先,先祖神的话,天下人总会听的吧,帝辛如果不听,就是藐视先祖,藐视上帝,天下人就会反对,就有理由反对。好,就找黎,希望就在前方。子启美美的计划着,美美的想着,王位宝座就在那里,如何登上去,现在就差一步就可登天。 子启神秘的到达耆国,与国王黎奢相见会晤,会晤是秘密的,黎奢正好对帝辛的新政不满,两人一拍即合,黎奢说:“要对付咸湿,就要扬言破坏他与帝辛的关系,就说他有凌驾王权之上,就象他的祖先巫咸时代一样,欲cao纵神权代王权。这一招肯定行,帝辛一听此流言蜚语,肯定会防备咸湿,不再重用他,如有可能,咸湿因此会有灭族的可能。” “好,第一步让咸湿的头掉。”子启咬着牙说。 “黎君准备让谁出面来办此事比较妥?”子启问道。 黎奢阴险的笑道:“我这里还真的有最佳人选!” “谁?”子启问。 “原程方伯程放之后,程国被岐周灭了之后,武乙大帝把程放发配到我黎国境内,他的后人多次找我,要出来任官,我都回绝了,因为先帝武乙下令,划块地给他,自给自足,其实就是画地为牢。现在程放去世已久,现在可以重用他了,他也是重黎的后人。”黎奢找个垫背的。 “他叫什么名字,可靠吗?”子启问。 “他叫程尔,可靠,平时叫我叔叔,我们是一家两姓。”黎奢回道。 “好,下面的是就由黎兄来安排,事成之后,必有重封。”子启表示道。 “微王客气了。”黎奢说。 “告辞。”子启决定回朝都去了。 “为防人耳目,恕不远送。”黎奢施礼说。 “不送不送,小心为好。”微子离开了耆方之地。 微子要引发内乱,事情来了,欲知他们谋划的事情能否实现,请看下回“捕风捉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