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回 孟津会盟无功而返 (第2/2页)
决计没有人前去参与角逐。” 戊午的明日,就是第二天,已末日,周王姬发巡视讨商大军时,又一次演讲,告诫众将士:“啊我们西方的将士,上天有明显的常理,他的法则应当显扬,现在的商王子受慢待五常,荒废怠惰无所畏惧,自己气绝于上天,结怨于人民,砍掉冬天涉水者的脚胫,剖开贤人的心脏,作威作恶,杀戮无罪的人,毒害天下,宠幸jianian邪的人,逐出师、保大臣,废除常法,囚禁肯奴役正士,祭天祭社的大礼不举行,宗庙也不享祀,造做奇技来取悦妇人,上帝不依,断然降下这丧亡的诛罚,你们要努力的帮助我,奉行上天的惩罚。” “上古有人说,‘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爱我的就是君王,虐待我的就是仇敌,独之夫商受,大行威虐,是你们的大敌,建立美德无求滋长,去掉邪恶务必除根,所以我小子率领你们众将士,去歼灭你们的仇人,你们众将士要用果敢坚毅的精神来成就你们的君主,功劳多的将有重赏,不卖命的将有明显的惩罚。” “先考西伯侯的明德,像日月的照耀一样,光照于四方,彰明较著于西方,因此我们的周人广泛的亲近于众方诸侯,这次如果我战胜了受,不是我勇敢,是因为我的父王西伯侯没有过失,如果受战胜了我,不是我的父王西伯侯的过失,是因为我小子不好。” “当一句假话说一百遍的时候,假话就变成真话,甚至变成神话。”“成为神话,就是不可验证的话,无法取证的话。”这是先王姬昌当年告诉姬发的原话。这种办法叫做无可应证法,随便说,无从应证。上面《泰誓》中的话是一位姓梅氏的大贤替姬发写的后史文,张馨大贤翻译成大白话告诉了天下人,与姬发的原话还是有点出入,进行了导向性的修饰和美化。‘河内女’留下的《泰誓》原稿,被马融等斯认为是假的,丢了,于是梅氏就用了一篇真的是假的《泰誓》流传下来。把三次讲话分成上中下三篇文章。真是,真的当假的,假的当真的流传,假的也可当真的流传。这世道,史家也是真假不分,也难怪,就连这假的也很难得,不要说贻笑大方,应当说,难能可贵,你要是有不同看法,可以按照这篇文章写一篇反文,也没人阻止你。即使有更有甚者,把它话为史实,也无关紧要,没人找你麻烦。 梅氏这么说帝辛坏话,为何?他是何许人也?他与帝辛有仇? 是也,梅氏的先祖就是九侯梅伯,就是帝辛的天后梅氏家族,就是反帝辛而被杀掉的梅伯之后,他们之间的江湖情仇,恩怨没人能够说得清楚,梅氏说帝辛的坏话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其他话就不用解释了,你懂得。 会盟演练十日之后,会盟众诸侯和大臣们都对周王姬发说:“受可伐矣。”子受可以打了,开始攻打帝辛子受吧。 而姬发对参加会盟的诸侯和大臣们却说:“小女未知天命,未可矣。”乃复还师,归与丰邑。诸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会盟都会了,誓言也发了,却突然变卦,还以小女未成年出嫁为由,不战回丰都去了,大家不知就里。尤其是信心百倍的西部诸侯黯然神伤,各自回属地去了。 这玩笑开大了,下次谁还来会盟?如果有人来也是胡吹。没有厉害关系绝对没有人再来。死要面子,也是做文章说说而已。 这次集会,被人称为乌鸦集会,乌鸦嘴乱说。乌鸦也能成事? 但是也不能因为要面子,就什么也不顾,明知不能为而为,后果谁负责? 姬发心里担心是有道理的,姬发没有信心,天下诸侯不归周,尽管你送了丰厚的礼物,许下所谓的诺言,但天下诸侯还是不应。 为何? 一个岐周小邦,如何与大商作对?这是其一。其二,一个与自己平起平座的小邦,还想统治天下,如果你能统治天下,我也能统治天下,我不服你。第三,于其让你小邦周统治我,还不如让大商来统治我,我与大商已经有五百年的交情了,和你小周还没有交情,难道你的统治就比大商的国策好吗?第四,小邦周的行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花言巧语没有用,岐周的一举一动,大家看在眼里,所谓的西方伯姬昌,也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假仁义,攻伐不断,让天下大乱的人,绝不是什么好人。 天下诸侯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也是有智商的,看看你们小周现在的政策,比大商差远了,还假仁假意的,最起码大商的奴隶解放了多数,还有少许奴隶,而你周地现在大肆抓俘奴隶,充当奴役,再说,大商的天下的农民阶级的日子还是好过的,即使有天灾人祸,大商天子也会怜悯子民的,也会下发救济粮的,而你小周行吗?即使想,你的国力能行吗?天下人都是现实的,要想做老大,要想做天子,是要付出的,不是零时送点礼物,送礼只表示诚意和需求。 周王姬发知道天下诸侯是怎么想的,所以,当他看到来的诸侯中,仅仅是西部和东夷诸侯代表时,一颗心已经凉到底了。所以决定会盟结束之后,立即停止攻商决定。 大商天子帝辛得知周要翻天,会盟诸侯,准备剪商,代商令诸侯,大笑不止:“小邦周,寡人不是心存善意,早灭你祖宗三百回了,还等尔等今天来伐寡人,句吴叛乱,我定让你们姬姓家族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费仲说道:“陛下,灭周,可能为时晚了,我王畿之军,仅留下二十万大军,怎迎战孟津会盟联军的百万大军。” “不是说五十万人吗,怎么冒出百万来?”帝辛惊讶道。 “陛下,为臣很清楚周人的伎俩和底细。”费仲回道。 “嬴来,给我筹备扩军备战,时间来不急了,把所有奴隶释放,整编为军。”帝辛下令。 “奴隶心不稳定,会乱了军心,百姓为军入伍,是自愿参军入伍,而奴隶是被迫同意参军入伍,可能不会全心全意效命沙场,见死早就逃命去了。”费仲说。 “那就给寡人征兵,三丁抽一。”帝辛下令。 “大商王畿之内的军队已经征了一百五十万了,没丁可再征了。”赢来说道。 “还是决定同意以前释放的奴隶参军吧,把王畿之内以前释放的百万奴隶全部容许他们参军,充当小卒,也采用自愿报名参加的形式来入伍,不得强求。”这个时候,帝辛还不容许强行入伍? “那一定不会少,陛下。”叴(qiu)矛说道。 “叴矛爱卿,这事你去办吧,国难当头,你曾经是将军,现在零时兼职武行,两月内办完手续,嬴来将军统兵备战。”帝辛说道。 “诺。”叴矛应声而去。 “诺。”嬴来也去了。 帝辛听说周王姬发不战,仅仅做了孟津会盟的阅兵和《泰誓》之后,就各自回属地去了,心里大乐,笑道:“周姬发还是胆小了点,给寡人留下时间来扩军整编。待寡人扩军百万,再和小周算帐。至于指责寡人的过失,寡人并不在意,天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耳朵是聪慧的,不需辩解,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帝辛啊帝辛,如果你是坏人,谁能打倒你? 能够打倒坏人的人,只有比坏人更坏的人。这是后世侠客荆轲对始皇表达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