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七十五回 宋卫分殷灭唐戒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回 宋卫分殷灭唐戒酒 (第2/2页)

情。

    保留尧帝后人的一支封于蓟地。蓟国,侯爵,姓唐,后有蓟姓。

    灭了唐国,这个唐的名号封给谁呢,周公旦想来想去,心生一个妙招,这一招可以一箭多雕。

    私下称摄政王的姬旦封成王最小的弟弟叔虞于唐,北唐在太原盆地,而此唐在汾水之东曲沃之地,方圆不到百里,故曰唐叔虞。和原来的北唐一点不相干,就是个名号问题而已。唐叔虞属地,西与郇国相邻,南与倗国接壤,北与霸国临边。

    这里还有一个唐叔虞受封的“君子无戏言”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也就不多说了。其实,“桐叶封弟”的故事,这个时候出现,是周公旦就势表明灭唐而封唐于成王之弟的一个公示天下的伎俩,表明周公旦没有摄政,成王说的话依然管用,君无戏言,王权还在成王手中。自己只是辅政大臣之意,以此来缓和此时周公旦摄政遭到天下人反对的局势。

    而唐国暴乱,追究责任,追究其原因,也就是小事一桩而已,原来是唐国人酗酒闹事造成的,不是成心想反,这也表明唐人内心里对周王室的统治不满,压在心底的石头被酒一催化,酒后失言,酒后闹事,导致渲染反周大波,最后导致失国。对此,摄政的周公旦害怕了,三监之乱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殷人的心里还存在怨恨和不满,甚至还有反周的浪潮。为警告殷民,杜绝殷民借酒闹事,酿成大乱,致使天下不稳,周公旦借机灭了唐国,又将唐国名号封给成王之弟,而且由成王所封,还有一个美丽的“桐叶封弟,君无戏言”的美好传说,以此堵住天下人的嘴巴。

    此处之所以说北唐国,因为南面汉水之地还有一个南唐国。

    周公旦还以北唐酗酒暴乱为由,以此为鉴,同时决定在殷民之地实施“戒酒令。”

    成王五年底,春节将至,周公旦担心殷民酒后闹事,下令戒酒,条令严禁如下:

    “宣布卫国全面戒酒,不许酗酒。违令者,斩杀。”

    “聚众饮酒者,绝不放纵,逮捕送京,我将杀掉他们,以示戒酒令。”这是周公旦原话。

    “对于殷商百官辅臣饮酒狂欢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我绝不姑息养jianian,处置这类人,就是如同杀戮,绝不赦免。要强行断绝国民饮酒。强制官员戒酒。”这也是周公旦原话。

    “只有祭祀时,方可饮酒。而且只许饮黄酒鬯(chang)酒,不许饮名贵的酒,如白酒秬酒之类好酒。不许大吃大喝,要扼杀吃喝之风,管制殷民酣乐于酒中。”

    戒酒令下达之后,周公旦大杀一批违令者,尽管如此,饮酒者还是不能禁绝。酒这东西,有瘾君子,也已经形成酒文化,无酒不成席,喜事饮酒,丧事也饮酒,祭祀,庆典也饮酒,招待客人不得不用酒,没有办法,已经形成世俗,如何能改掉周公旦所述的“恶习恶俗!”周公旦也只能是一时的安邦政策,不是长久压制殷民之法。你更不能搬出“文王之圣德”来压制殷人,殷人一提文王,就恨之入骨,你还老搬出文王来,还标榜文王限酒之法?遭吐槽啊。民心不可压,要适度,要顺,顺民心,民心顺,天下顺。

    这条戒酒令一下,那酒厂就倒了一大片,酒器厂倒了一大片,相关行业倒了一大片。卫国的经济面临危机。最起码落后于其他地域诸侯国,这些酒类相关行业彻底倒闭,破产,工人失业。关键是仅仅一个卫宋殷人实行戒酒令,而其它之地照喝不误,这就体现一个天下,两个指令,双重标准,不公啊不公。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反抗。压力越大,弹力越强。

    万般都是命,一切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这是硬道理。只要影响国家安定团结的一切行为,从严从禁。

    同一片蓝天,同在屋檐下,怎好两种制度,为何周人不戒酒?你们还是拿我们殷人不当一家人,我们还是外人,既然如此,我们另有想法,是正常的。有人这么想。

    周公旦的治国安民策略还是不可取,还是要变革,否则还会出乱子,拭目以待。

    时隔不久,宋国因为戒酒令,原来的大商的高官重臣显贵们开始不服戒酒令,开始闹事,这帮人有钱,旧势力还是有的,和那些殷民百姓酗酒闹事不一样,他们开始搞乡礼之俗,公开纠众喝酒,声张酒醴,宣传礼教,看上去无可厚非,乡礼自古有之,这是优良传统,你周公旦能能拿我怎样?他们开始叫板周公旦。

    周公旦欲将这帮人抓来杀之。太王太后发话了,“喝酒不闹事,光喝酒就杀头,这样执政是不是太暴,你真的准备让他们找到暴乱反周的由头?他们再次暴乱反周你怎么办?管控也是需要一个度的,喝酒罪不该杀头,警告一下,对这帮前朝士大夫加以适当管控,即可。”

    周公旦见母后发话,也只好另想他法,放弃杀戮。

    这时,成王面见太王太后,说:“天下大势趋于平稳,可以重建洛邑,重建管控东方诸侯的东方伯都,有力的管控东方殷民,圆父王武王一个梦想,同时在建立洛邑的同时,在洛邑的边上,单独建立一个小城,来安置前朝贵族士大夫,便于对其管控,加以诱导,加大宣教力度,改造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转心臣服我周。”

    太后觉得这个想法很好,给予肯定,笑道:“那个洛邑边上的小城,就叫成周吧,表明是成王所建,也表明这帮殷商贵族士大夫,通过成王的宣教开化成为周人。可是你要实现这个梦想,必需在你掌权之后。现在问题是你成王如何亲政!”

    “祖母,孙儿何时可以亲政?”成王问。

    “这个问题以后回答你吧,现在还不能确定具体时间,待祖母考虑周全之后再告诉你。”太王太后说道。

    “孙儿明白了。”成王说道。

    “亲政之前,必需在你举行成人礼之后,这事,祖母已经再cao办筹备了,放心,我的宝贝孙儿。”太王太后脸上露出一丝常人很难看出的艰辛微笑。

    “谢祖母辛劳。”成王拉着祖母的手说道。

    成王成人之礼,成王能否亲政,周公旦愿意交权吗?能够轻易交权吗?还会继续摄政吗?权力双方是如何博弈的,请看下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