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回 成王病愈周公逃楚 (第2/2页)
之事,还搞了个金匣匮(kui)中藏祝告,‘请太王、王季、文王,求自己代替武王去死。’父王只是生病而已,为何要祈祷要代替他去死?这不给父王心里上一个死的压力吗,病是看不好的压力吗?作为兄弟,良心何在?还怪我当年不理解他,不原谅他,说我不醒悟,这能原谅吗?这隔阂能平吗?我当年表示感动,只是奈于太王太后的提醒和教诲,时间还没有到,机会还不成熟,天下还不是我能控制的,低低头,等亲政吧,所以才有《金滕》之文感动的一幕。” 太王太后知道搜出祈祷文书,“王少未有识,jianian神命者乃旦也。”太王太后找成王谈话。 成王于镐京,在护卫的陪同下,来到丰邑的后宫。 “孙儿给太王太后请安。”成王施礼。 “孙儿,身体怎么样了,还有不舒服的感觉吗?”太王太后关切的问道。 “孙儿现在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相反,感觉良好。”成王回道。 “是因为查抄他的家府吗?还是他逃跑了,对你没有压力了。”太王太后说出了成王内心深处的爽心事情。 “祖母,也许两者有之吧。”成王没有虚伪的说道。 “老祖母怎么觉得危险就要来临!”太王太后反而说出现在更为严重的问题。 “怎么讲,祖母。”成王感到奇怪,危险从何而来。 “他现在跑到那里了?”太王太后问道。 “据说,逃到荆楚国去了。”成王回道。 “接下来,他会做些什么?”太王太后启迪性的问道。 “出动荆楚兵攻周。”成王愣了一下说道。 “还有呢?”太王太后继续追问。 “出动鲁兵攻朝廷。”成王考虑了一下说道。 “还有呢?”太王太后还是再问。 “派人暗杀朕。”成王犹豫片刻说道。 “还有呢?”太王太后一个劲儿的追问。 “策反大臣和诸侯。”成王思索说道。 “你既然知道这些,你准备怎么做?”太王太后问道。 “还望祖母赐教。”成王施礼说道,这是关乎到太王太后的儿子的事情,成王不敢乱说。 “要想不发动天下大战,最好的办法是把他和他们都控制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圈里。”太王太后说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祖母明示。”成王说道。 “你不是从他王府里抄出祷文吗,你以此为由,就对外称你是误会他了,诏他回来。”太王太后说出心里话,他要保住手心手背的rou,哪一方受伤,她都心痛,更不能相互残杀,太王太后要平局。 “诏安?”成王感到惊讶。 “诏他一人安,天下就安,你不觉得可行吗?”太王太后厉害。 “他回来会安吗?”成王担心的问。 “只要他愿意回来,就会安,因为他已经彻底败了,天下诸侯和群臣都已经知道他败逃了,谁还愿意跟随他?再说,你难道没有办法管制他?”太王太后说的一点不假。 “请祖母训示。”成王说道。 “你下诏,诏荆楚楚子熊狂之子熊绎,周公之子伯禽,卫康叔之子牟,齐侯姜尚之子彶等全来镐京仕王。等他们的父君殡天之后,继封他们为属地之君主。”这是人质之法。 “祖母高明,孙儿一定照办。那周公回来之后,怎么安排的好?”成王又问道。 “北地称臣。届时于洛邑就职,你去颁布王令,他感谢你还来不及呢。”太王太后肯定的说。 “可他上次已经诏告天下说‘洛邑是天下中心’,为朕自己日后在洛邑经营埋下伏笔。”成王说道。 “那你不会说洛邑是管理东部诸侯的中心,西部仍然有太保召公负责。他回来之后,担心你杀他还来不及,还有心思反你?祖母知道他,了解他,他是祖母的儿子,知子莫如母,他是母亲身上的痛。”太王太后深情的说。 “一切听祖母的旨意。”成王表示。 “还是孙儿听话,和祖母是一条心,顺着祖母。”太王太后听了这话,开心的拉着孙子的手说。 “孙儿是祖母一手养大的,也是祖母亲手扶植的,孙儿怎会不孝顺祖母。”成王说道。 “好,孙儿乖。”太王太后抚摸成王的手臂说道。 成王回到镐京后宫,思量半天之后,下诏称:“王得周公之祷告文辞,知误解周公之‘王少未有识,jianian神命者乃旦也。’实感歉意,先诏周公回京,官复太师原职,主管洛邑,监督殷民,及统管东方诸侯。” 周公得诏,思量再三,当然害怕被囚,不过,周公判断有太王太后保住,想必不会有事,最多回鲁地就国。于是应召,从楚回镐京。 “罪臣拜见陛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周公旦叩拜稽首。 “公叔平身,恕你无罪,谅你一片忠心,祈天保佑朕,朕感谢你,你现在去筹备洛邑授封之事吧。”成王平静的说道。 “罪臣诚惶诚恐,领王命,北地就臣位。”周公旦再次叩拜。 “安心去吧。”成王说道。 周公就此真正称臣,成王早就计划,只要他回来称臣,成王打算还是树他为大贤之臣。 不过周公从现在起,唯一能站住脚的就是称大贤,称长辈,称老臣,还是管用的。当然,周公也明白此道理,先立住脚再说吧。 一个月以后,周公旦看看自己在洛邑平安无事,恐成王长壮,算旧帐,于是开始显威,装大贤,以表成王德政之意,对原来殷民实施迁徙成周之令,成周在洛邑郊区之地,为防止殷商旧部大臣心怀不满,顽固不化,便于教化和管理监督,周公代替成王发布诰命,说明迁徙的原因和必要性,宣布了对殷旧民的政策和方向。从此殷商旧臣不再作乱,安心为民。这次讲话稿和告示,改写成《多士》文辞。被太史郜公收入历史典籍中,刻成甲骨文辞。 成王七年腊月二十四日,戊辰日,冬祭于洛邑新城,成王在御林军护送下,从镐京来到洛邑,参加洛邑建成大典。 大典之盛,不亚于武王开国大典之盛,成王威风祥麟,周公旦微风点水。周公旦对成王汇报说:“陛下,开始举行殷礼接见诸侯吧,在新邑举行祭祀,都已经安排好了,有条不絮,陛下在镐京下诏,让文武百官宗亲参加大祀,现在他们都已经就位,小臣叩首跪拜,请陛下上台祭祀。” 成王进入太室,酌酒敬神,用两头红牛祭祀文王、武王,用鬯(chang)酒祭祀天地,以灌祭不饮。然后到了郏鄏宫,九鼎之室,作《洛告》,成王下令宣布:“周公旦继续治理洛邑,留居洛邑,管理成周,宅兹中国。” “小臣跪拜叩首拜谢。”周公旦下跪叩拜。 冬祭还在继续举行。成王回镐京去了,此地已经归周公管理了,让他们去慢慢祭祀吧。 周公旦于成王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正式于洛邑称臣,就臣位。 王权归位,成王于镐京君临天下,文武百官,天下诸侯共主称臣仕周。 就在周王室周公旦与成王争锋大权之时,内乱必遭外患,东南淮夷觉得是个机会,于是决定再次大举叛乱反周,消息传到镐京,成王决定亲征,建立功勋,以示王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