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一百零三回 灾消玉陨七侠变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回 灾消玉陨七侠变萃 (第3/4页)

穷的人不再贫穷,让暴富者不再暴富,只是富裕,这个社会就没有隐患了,中产阶级,是没有矛盾的,除非他们仇富,那没有办法,致富要靠辛勤的双手来创造的。

    之所以要调节暴富者,因为在一个暴字上。能成为暴富者,不是官就是僚。官僚阶层,就是要调和的对象。是王权政治要关注的对象。自古不变,因为暴富之后,他们就有可能暴乱,原因是他们太富,太富让他们失去了自我,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是谁。

    天下之官者,诸侯君,及其诸侯国大臣。僚者,官之幕僚,官之附属品。官僚结合是敛财暴富的最佳结合,也是官僚政治利益化作风的结晶。

    可康王不用武力,不用刑法,不用治政手腕,来调节和遏制他们,用另类的方法来调和社会矛盾,这另类的东西是什么?

    另类只是手段,再另类的手段,也离不开货币钱粮。

    当然,只有以珠,玉,金、银、铜,五种价值系数高的硬通货来调节贵族的财富,才能保障贵族阶层的财富不受侵犯和掠夺。

    贫者的富裕,来自钱粮的多少。用钱粮来调节贫穷者的富裕。

    富者的钱粮富裕之后,追求的是珠、玉,金、银。铜钱是中间货币,铜钱中间有眼,叫钱眼。铜钱外圆内方,是王朝泉府制造。康王要他们掉到钱眼里,而不是蹬在粮仓里。调节他们手中多余的粮食,让他们财富转换成玉品,财富没有变,而粮食释放出来,给需要粮食的穷苦人家,救济救助。

    这也因为这个年代珠宝只能在上层流动,不能到百姓手中,这样就维护百姓的粮食总量,不会二次流入官僚手中,这样玉品也只能在官僚手中流动,和百姓无碍。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保护百姓的吃饭利益,抬高珠宝玉器的品味和身价,让贵族感到自己的身价倍增的感觉,让他们追求玉器的品位和身价,追求玉的品位和地位,需要粮食来置换交易。

    目的还是粮食。

    没有粮食何以战争?没有粮食何以增兵?你有再多的珠宝,总不能用珠宝来打仗吧!何况百姓中是禁止珠宝流通的。

    所以,粮食才是战争重要物资,粮食才是命本。只要调节诸侯的粮库,控制好诸侯的粮仓,和平共处就成为成康盛世的法宝。

    控粮,就是控兵。而控制好臣工官僚的粮仓,就是弱化官僚他们的势力范围,减少暴乱闹事的可能性。

    再说,他们的财富总值没有变,珠宝的价值,实际上远比粮食要保值升值的多,只不过这个时代赋予珠宝玉器的使命不同,粮食的用处也不同。

    由此看来,康王觉得七侠的使命就是要看好哪位诸侯君的粮仓的大小都少,然后用同等价值的珠宝玉器来置换他们的粮食,甚至是让他们占点小便宜,用同样的方法对粮仓丰满的诸侯实施玉品易粮贸易,来削弱他们的实力,这个年代,不是你有珠宝多少,而是你有储粮多少,有粮就有兵。可怕。康王图的是太平盛世。

    再说,天底下一千多个诸侯国,那年没有天灾人祸,只不过没有上报罢了,现在有七侠出动,只要有灾难的地方,就有他们。这样,朝廷的向心力,诸侯的依附性,没有粮食,王朝会救济的,穷苦人家,王朝会救济的,大灾大难王朝会救济的。康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要怕,有朝廷在,一切都会好的。

    康王把这些心思告诉了七侠们,康王说的很彻底,解释的很到位,康王怕他的计划被扭曲,康王继续说他的想法:

    “再给你们一个办法,如果这个诸侯君不爱珠宝,但他的粮食又储存的太多,怎么办?由你们代朕出面向他们借粮,借粮三至五年还请。这样就让他们削弱当年的实力。反正一句话,就是不管你采用什么办法,都要控制他们的粮仓太满。他们的粮仓至多保持五年储量。”

    “这些事,都是朕的私事,其实不然,都是国事,可为何要你们私下里去做呢?

    因为那些大臣们的嘴巴,朕不太信得过,这是绝密之事,怎可让外人传出去,你们说这些事要传出去,还能做的成吗?

    你们都是朕的御前侍卫,这只是一个朕的近臣的封号,你们和朕经营的也是国之大事,保国家太平,保社会太平,保穷人有饭吃的大事,保天下那些没人救助的最贫穷的最需要救济的人家的性命为己任。

    这是什么行为,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人间大美之事,这是以善做魂之举,这是保国安民英雄胆略,侠义肝胆柔肠之精神。所以朕封你们为玉宸宫带刀侍卫,玉侠七君子之雅号。你们以后就是朕的七萃之士,朕的‘玉宸宫带刀御前侍卫’。

    墨球任珠玉司司正,朕赐你们都是美玉之名,墨球,天球玉圭;常琬,琬玉圆璧;归琰,尖玉琰圭;白璠,邛玙,璠玙之美;莫玿,宗瑾,美玉玿瑾;七人都是王字边的美玉,也代表你们是王身边的宝玉级的拔萃人才。

    你们将代朕去置换贫富所需,也是助人为乐,救济救助那些需要救助而又没人救济的人家,制止哪些可能因富裕太强而好战的诸侯的不义想法。消灭那些官僚结合的利益群体的势力,让他们不要嚣张跋扈,暴乱出格,不要为所欲为。”康王激昂的说。

    “何为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不杀不伤之法,阻止不义行为,谓之侠。”康王解释道。

    “何谓侠踪,来无影,去无踪,谓之侠踪。”

    “侠者为客,客者客居,所以你们到任何地方不要常留眷恋,一旦眷恋,就出意外了,这是朕不想看到的,不管你们在外怎么漂,总谓是客,你们的家是玉宸宫,你们的行踪,代表王宗,王赋予你们的行踪。”康王强调。

    “行侠要的是仗义,仗义就是仗义疏财,仗义执言。仗义疏财,财从何处来,财从珠玉司来,珠玉司如何来?”康王说的透彻。

    “朕的玉宸宫的一千块大宗玉,先给你们使用,一年之内,你们要做到收五十个国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