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回 成周换防毕公受命 (第2/2页)
掉好战的性子。”周成公奉劝三弟说。 “看在爷爷的份上,小弟答应你,不会乱来。”三公子找个台阶下。 “你自己说的,不乱来的,乱来我揍死你,继续守灵。”周成公强调。隔壁的墨球听得一清二楚。 庚午后第三天,壬申,康王召回毕公,来到丰邑祖庙,正式册命太师为东方伯,入住成周,治理成周殷民。 礼仪之后,康王对毕公高受命说:“成周的事态基本成定局,隐患不大,君陈三公子欲动,已被周成公压下去了,戒备还要继续,现在太师正式入住成周,殷民自成王八年迁入成周以来,人世变迁,风俗转变,四方无忧,八方无患,朕因此感到安宁,毕公辅佐四代君王,盛德无量,朕现在任命公为成周之君,引领成周群臣,号令引领殷民,加固封疆守备,安定成周,继往开来,使成康盛世,一往无前。 殷人已经习惯奢靡,在盛世之中,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他们遵守礼法,不要忽视德义,华美的外表,要有一颗善良绅士之举,不要放荡不羁,凭仗强大,骄yin矜侉,最后,以恶自终。若能资富能顺,长治久安,实乃大幸。 周公当年治理成周,比较谨慎,君陈接着治理,能够使成周殷民和谐相处,现在,朕相信毕公前往治理成周,必能润*生,定能放开手脚,开放成周,成周太平稳定,昌盛繁荣,现在就看太师毕公的了。”康王提出对成周换主的看法和要求。 “老臣定会励精图治,再接再厉,给成周人民一个美好的未来,给陛下一个安定繁荣,繁荣兴旺的成周。”毕公表示道。 “好,太师还是赶快回成周上任去吧,那里占时还不太平,你要小心从事。”康王关照道。 “老臣这就告退前往,谢陛下。”毕公告辞,到成周上任去了。 一月后,周成公全家及随从一千多口人迁往岐山西北卷阿之地,这是原来周任之地,周公旦的采邑,就任周公封爵。 三月后撤销军武戒备,恢复常态。 君陈孝义兑献成周,毕公入主成周后,成为名符其实的东方伯。时间在康王十二年。 毕公上任成周君,第一件事情就是杜绝成周困难户,落个口碑也好,反正朝廷有救助司,毕公这个申请,一下子就要了五十万石粮食,没有办法,康王只好给,归琰说:“我一定要自己去发放救助粮,不然这功劳全给了毕公去了,康王一点也没有。” 康王说:“这个无所谓,反正是救济,给谁不是给,只要是真救济,不是假救济就行,粮食到老百姓口袋里就作数。” 归琰委屈的很,这一百多万石粮食,被毕公要去一半,伤心之至。 康王说:“不要紧,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成周的大富翁是出了名的,都是原来殷商高官显贵人家,都是难搞人家,老一辈基本走光了,这富二代守家立业,也是难事,成周难管,就难在他是殷商大富人家,这人一富,难免就傲慢无礼,个个奢华,朕想起少公主的办法,让少公主去一趟成周,包你赚回三倍的救济粮。” “当真,少公主有这么大本,那不是让少公主吃亏。”归琰说。 “朕不会让少公主吃亏的,朕想明白一个问题,你去陈国把少公主请来。”康王吩咐道。 “诺。”归琰应声而去。 话说毕公有了五十万石粮食,成周贫困人家,他代表性的去慰问几家,之后,大批发粮,口碑一下子起来了,圣君,大善人之类的词冒出一大堆,让毕公开心的笑了。 康王知道毕公确实下发五十万石粮食,也开心的笑了,成周稳定了,百姓的心,定了。 又话说王上当年派出的监国,开始发挥作用了,也该出手了,引子已经完成他的使命,大动作开始。 康王召回第二批监国十二人,进行封分,全部是伯爵。现在好了,这监国在所有人认为这是分封的前期跳板,这是好事,而诸侯也习惯了,认为这是王上对诸侯国的支持和重视。这两方面传播的都是好的一面,是正面人物,诸侯和被派出的监国子,都没有逆反心理和想法。 第二批分封结束之后,康王派出第三批监国子,这次规模经营了,派出六十名监国人员到前六十名的强国国家去监国。群臣欢呼,也意味着下一次封分就轮到自己了,也说明这六十个空位子要晋升了。群臣一片相贺声中,康王的十年布局,实现他的第一步计划,从内到外。到目前为止,还无人看出康王这是什么局,和平之局,局中局,局外局,连环局。而监国,辟雍大学宫,进士下乡遂和玉宸宫七侠,以及玉易粮等只是他博棋棋局中的棋子。 这个年代的博棋怎么下,没人知道,尽管后来演变成赌博术,当初这博可是学术界的头领,博正,是个大官。 既然这博是代表学术界的最高头领,那这博棋,当然也代表棋艺界的顶级水平,当年王季是九宫棋的高手,现在,康王姬钊是博棋的高手,他在十年前就布好监国之一子,他称监国子,监国子到各地去监国,其中有粮仓多少,兵营数量,灾情,救济,等等都要管。 这给他们监国的光环算是很足了,监国一个报告,上呈王上,就可下拨十万石以上的粮食,面子和里子足得不得了。谁家有监国,谁家就没有困难户,绝对达小康社会,谁不争着要监国?这只是监国的一个例子,好处多得去了。 有一点他们不知道,就是粮仓和兵营,也在监国职权范围之内,无人知晓,因为监国只要描一眼,就知道实情了,又不要他们去阻止或者干什么,监国也从来没有听说他们对粮仓和军营的汇报,带来什么不良影响,绝对没有。当然康王不会傻到就单独汇报这两个问题,而是一大堆基本调查问题中的两个关注问题。 康王得到及时汇报之后,用手中的杠杆进行及时调节。这是他局中的步骤,走哪一步,康王决定,局中的棋子相互之间不知道,玉宸宫七侠也只能猜到几分而已,看不透全局。 监国上任去了,补缺早已安排好,这六十多个位置全换了,加上上两次换的人,这朝廷中有一半是新人,老底的臣工,也在拼命表现,努力工作,下一次最好能走什么运,能被王上安排出去担任监国子,回来就封分为诸侯,独霸一方。这个梦,并不遥远,即使长得像蛤蟆,但吃天鹅rou的梦不能不做。 康王时代真正来临。康王整整用了十年才布好一局棋,下棋刚刚开始。 这棋局叫什么局? 这局棋原本叫“和平盛世局。”后面会不会变,还不知道,就连康王自己也不能保证自己会嬴。 因为天下诸侯,大臣,王亲贵族,还有幕僚等等汇集在一起,和他一人在下这局棋,博弈的最后谁输谁嬴,就真的成赌博了。 康王知道和群众站在一起的下场是一定会嬴。不管对手有多少高手如云汇集,但诸侯每个人背后没有天下两亿多人民,康王有。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一定能战胜对手。 康王身后尽管有上亿人民,但他的对手也是人民的一分子,康王也要照顾他们的利益,手心手背都是rou,何况他们也是帮康王和人民在下棋,康王一人两只手,一手在和他们博弈,一手在和人民下和棋。 就算那些坏人也是王的人民,王也有责任教育好他们,王不会丢下他们不管,有可能王会用脚来踢他们,但他绝不能不管。 这王的事搞不清楚,还是说其他的吧。这年秋天,毛公郑病危,康王令虢成公接替毛公太傅位子,成为三公之一。 秋天,毛公郑薨毙(hongbi),毛公郑长子继位,继在朝廷为官,人称毛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